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前,欧盟委员会对外公布一个消息:将会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实施临时关税,最高加征38.1%的额外关税。不仅如此,欧盟还放出狠话,声称如果中方不能与之通过谈判的方式解决方案。那么,这个临时加征的关税将会从今年的7月4日开始实施。显然,欧盟有意将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彻底排除在欧洲市场之外。

当然,从欧盟的说法上来看,就是这事儿还没有成为板上钉钉的事情,还有谈判的余地。换句话来说,只要中国给出的条件能让欧盟满意,或者作出的让步能直戳欧盟“心窝”的话,这个事情就可以是一个“误会”。不过,面对这种明晃晃的威胁,中方也绝对不会由着欧盟乱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针对欧盟掀起的关税风云,中方直接将其定性为“政治操弄”。我国商务部发言人直接指出,欧方所谓的裁决认定缺乏事实和法律基础,罔顾中国电动汽车发展优势来自开放竞争的客观事实,罔顾世贸组织规则,人为捏造并夸大所谓的“补贴”项目,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在损害中企利益的同时,也扰乱了欧盟的汽车产业链。

不仅如此,在揭穿欧盟的真实嘴脸后,我方商务部也表示会继续跟进这件事情,并且会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值得一提的是,在欧盟提出这项反制措施后,不光遭到了中国的不满,也遭到了欧洲多个国家的公开反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国、匈牙利、挪威等国家纷纷站在中国这边。德国制造商第一时间站出来反对这项措施,匈牙利则表示不同意欧盟这个决定。至于挪威,更是直接站在欧盟的对立面,表示不会加入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实行关税的行为。由此可见,欧盟这项决定并非深入人心。

那么,关于欧盟的进口关税,是针对整个集团的,包括中国的合资企业产品。而上汽集团被课以最高税率,一方面是由于对欧出口最多,另一方面是因为上汽集团是被调查集团中唯一一个公开拒绝向欧盟调查机构提供电芯关键成分配方的中国汽车集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我认为,欧盟“杀疯了”,对华掀起关税风云,对中国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挑战是让中国的电动汽车的国际市场压缩,机遇则是能加快中国电动汽车的产业升级。事实上,关于中欧之间的竞争结局,其实早有定数,中国不会输。早在2013年的时候,欧盟对中国光伏进行了反倾销调查,套路就和这次针对中国电动汽车差不多。可结果呢?欧洲光伏企业全军覆没。据说96%的光伏依赖进口,大部分从中国而来,一小部分大概是马来西亚,而马来西亚很多光伏也是中资企业建的厂。

还是奉劝欧盟,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情,还是少干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