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9月,粟裕结束了在苏联近一年的治病和疗养,回到了祖国。粟裕回国后,毛主席、周恩来等人都是非常高兴的,随后周恩来向他传达了中共中央让他去总参工作的决定。

在此期间,粟裕参加了建国两周年的天安门阅兵仪式。阅兵结束后,又举行了国庆节的狂欢之夜,天安门广场上的百姓载歌载舞,领导人则在城楼上谈笑风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周恩来、粟裕

毛主席正在和粟裕愉快地交谈着,毛主席笑着问他:“你是少数民族吧?是不是苗族?”粟裕摇了摇头,说:“我的故乡虽然少数民族很多,但我们家是汉族。”

毛主席听了粟裕的话,还是用怀疑的眼神看着他。要知道粟裕的档案中,民族一栏一直填写的都是汉族,而粟裕也经常对其他人说自己是汉族。

那么毛主席在见到粟裕之后,为何会问出这样的问题呢?这一切都要从粟裕年少时说起。

毛主席:粟裕将来是可以指挥四五十万军队的

粟裕1907年出生在湖南省会同县伏龙乡,1913年,父亲就将刚满6岁的粟裕送到私塾读书。粟裕的家庭在当时也是非常富有的,但他的身上却没有骄傲自满、看不起穷人的坏风气,反而十分喜欢和雇工以及穷人的孩子玩耍。

不过父亲对粟裕交往的人以及整天舞枪弄棒很是不满,所以他将粟裕送进私塾,希望能够通过私塾的管教将儿子培养成自己希望成为的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裕

1918年,为了躲避土匪的骚扰,粟裕一家迁到县城居住。粟裕先后进入粟氏私立初级国民学校、会同县立第一高级小学读书。1924年3月,粟裕又来到湖南常德,先是在湖南省立第二师范附属小学读书,毕业后又来到常德市平民中学读书。

粟裕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每天除了吃饭和睡觉,他几乎不离开自己的座位,拼命读书。由于粟裕学习太过刻苦,不到两个月,他就大病一场,咳嗽吐血、头发脱落,不过幸好粟裕比较年轻,在床上休养了一段时间,硬是挺了过来。

从这以后,粟裕开始重视体育锻炼,每天坚持长跑5000米,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他都能坚持下来。除此之外粟裕还积极参加体操、篮球等体育活动,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粟裕的身体也越来越强壮。

1925年春,湖南省立第二师范招生,粟裕得偿所愿考入该校。1926年11月,经邱育之介绍,粟裕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5月24日,粟裕来到湖北武昌,和当地的共产党组织取得联系,随后参加了由叶挺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24师教导队,担任学员班长。

在这里,粟裕聆听了周恩来、叶挺等人的报告,也接受了十分严格的军事训练,从此以后彻底走上了武装斗争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8年6月,蒋介石调集5个团的兵力,分成两路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起进攻。毛主席和朱德商量后决定,将红军主力部队集中在敌人进攻的必经之路新、老七溪岭。

当时担任第28团连长的粟裕受命率部控制老七溪岭,当粟裕赶到的时候,赣敌右路先头部队已经抢先占领了老七溪岭制高点。粟裕组织战士们从早上打到中午,实施了多次进攻,但非常可惜的是未能将阵地夺回。

经过半天激烈的战斗,敌我双方早已疲惫不堪,枪声一停下,敌军就全数倒下休息。本以为粟裕也会让战士们休息一会,没想到他却抓住这一时机,要求战士们发扬不怕疲惫、连续作战的作风,趁着敌人正在休息,防范意识比较松懈的机会,突然向他们发起进攻。

七溪岭地势险要,尽管如此粟裕也没有一丝害怕,他始终冲在最前方,并用最快的速度控制了制高点。然而粟裕回头却发现,能够跟上自己的只有9个人,其他人都因为体力不支没有跟上。

这一情况也令粟裕十分头疼,如果退下去的话,岂不是前功尽弃?如果冲上去的话,敌我双方的兵力悬殊太大,危险性是很大的。在如此紧要关头,粟裕没有犹豫,他立即将9人分成两组,让6个人负责掩护和接应后续跟上的战士们,自己则带领3名战士向敌人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粟裕和战士们翻越山坳,才发现有100多名敌人聚集在一起。粟裕当即冲上去大喊:“放下武器,你们被俘虏了!”而在制高点的司号员也是十分机灵,在山顶上吹起了冲锋号,战士们则挥舞着手中的红旗,彰显红军冲锋的气势。

敌人被粟裕的气势给吓倒了,他们不知道红军来了多少人马,也不知道身后有多少人马在等着自己,于是乖乖放下武器投降。粟裕命令俘虏将枪机卸下,背着枪下山。

就这样,粟裕带着3名战士俘虏了100多名敌人,而粟裕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也很快在红军中传开了。

如果说人才有两种,一种是少年得志,风光无限;一种是大器晚成,后来居上,那么显而易见,粟裕属于后者。

粟裕虽然赶上了男儿向往的铁血时代,跟随朱德上了井冈山,也见到了毛主席。但一来他当时只是一个小小的班长,二来他没有过硬的文凭,毛主席虽然有识人的才能,但他也不能一眼就看到粟裕的能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对粟裕有印象是在1929年6月,当时毛主席在红四军七大上落选,黯然失色地离开了前委书记的岗位,随后来到福建永定的天子洞养病。

那么该由谁保护毛主席呢?在长期艰苦频繁的作战中,粟裕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因此朱德决定派粟裕率领一个连的兵力去保护毛主席。

尽管毛主席的心情不是太好,但在这段时间内,他对粟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还很欣赏粟裕的细心和周到。除此之外毛主席认为安全有了保障,毕竟此时蒋介石的部队正在附近。

粟裕是一位非常老实的人,除了每天例行的探望和问候外,再也没有过多的举动,他也因此没能过多引起毛主席的关注。不过大家都知道,毛主席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在他患难时帮助过自己的人,毛主席是不会忘记的。

1930年年底,粟裕走进了高级指挥员的行列,担任红64师的师长。64师的装备虽然有些简陋,但却和红军主力林彪的红四军一样,直属红一方面军指挥,归朱德和毛主席直接领导,粟裕和毛主席的接触也因此多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后,确定了毛主席在红军以及党中央的地位。毛主席的地位确定后,他开始怀念起从前跟随过自己的同志。粟裕也是毛主席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的一个,他曾多次派人打探粟裕的情况,希望他能活着。

然而毛主席得到的报告却是:粟裕很有可能已经牺牲了。毛主席知道后难免有些伤心,随后说:“要奋斗就是会有牺牲,死人也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1937年5月,陕北召开了苏区代表会议,张闻天致开幕词的时候,首先宣布了在战斗中牺牲的同志们。粟裕被张闻天安排在了以李大钊为首的烈士名单中,成为第34位,这也是毛主席的意思。

然而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粟裕竟然没有牺牲。7个月后,新四军副参谋长周子昆得知粟裕还活着的消息后,连忙向毛主席汇报:“粟裕还在!”毛主席听后十分高兴,欣喜之情自不待言。

1945年6月,粟裕连续三次取得天目山大捷,干净利落地报了皖南事变的一箭之仇。也正是因为这次战役,令毛主席对粟裕刮目相看,他曾对在场的周恩来等人说:“粟裕同志将来是可以指挥四五十万军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

毛主席:淮海战役中,粟裕立了第一功

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正式爆发。在蒋介石集合兵力围攻中原军区部队的同时,他还调集重兵朝华中解放区进攻。

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粟裕和谭震林指挥华东野战军第一、六师和第七、十纵队共3万余人,在苏中和国民党军12万余人作战。敌我双方兵力悬殊如此之大,但在粟裕看来,这完全不是问题。

经过激烈的战斗后,我军连续取得了宣泰、海安、邵伯等七次战斗的胜利,共歼灭敌军5.3万余人,这也是自解放战争一来第一场大规模作战的胜利。

粟裕在如此劣势的情况下还能取得连续七次战斗的胜利,这是令所有人都十分意外的,当然也创造了一个奇迹。

其实七战七捷并不是粟裕事前就安排好的,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按照军委的指示:“先打几个胜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中战役结束后,毛主席曾对粟裕领导的七战七捷做出了高度评价:“我军主力只有15个团,但他们确实很充实,很有战斗力的!粟裕同志的指挥非常正确,既灵活,又勇敢,这也是能够取得战斗胜利的重要原因。”

1948年1月27日,毛主席给粟裕发去电报,让他率领三个纵队南下,吸引国民党军队20到30个旅回防江南,以此减轻刘邓大军在大别山的压力。

粟裕经过三个多月的慎重考虑,还是觉得此时去江南的好处并不多,如果留在江淮地区还可以协助二野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这样也会产生对全局不可估量的影响。

于是粟裕在1948年4月18日给毛主席发了一封电报,陈述自己不愿去江南的理由。毛主席收到电报后,当即让陈毅陪同粟裕前往城南庄汇报情况,而当时的中央五大书记听了粟裕的汇报后,都觉得很有道理,最终毛主席采取了粟裕的意见。

向毛主席立了军令状的粟裕,用大无畏的精神和高超的指挥艺术,指挥了十分著名的豫东战役,成功歼灭敌军9万余人。粟裕不仅向毛主席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还成功扭转了中原地区的局面,将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我军的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8年11月,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由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等人组成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统筹和指挥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共60万人,并于11月6日发动淮海战役。

战役从11月6日发起,到次年1月10日结束,历时65天,我军获得胜利,成功消灭国民党军55.5万余人。至此,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国民党统治集团也逐渐陷入土崩瓦解的状态。

参加淮海战役的全体指挥员,人人都有一份专属于自己的功劳,但毛主席对粟裕的功劳,单独有一个评价。

有一次,毛主席问卫士长李银桥:“淮海战役已经结束了,你认为在这场战役当中,谁的功劳是最大的?”

李银桥想了一会,然后说:“我看华野粟裕的功劳是最大的!”毛主席点点头,十分赞同地说:“是啊,淮海战役中,粟裕可是立了第一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和粟裕

在七届二中全会期间,毛主席和陈毅谈话的时候,也曾说过:“淮海战役中,粟裕应立第一功!”

那么毛主席为何会说粟裕是立了第一功呢?其实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淮海战役是由粟裕建议举行的;
第二、从整个淮海战役全过程来看,粟裕所分担的任务是最重的;
第三、粟裕充当了淮海战役主要指挥员的角色。

因此,毛主席才会说粟裕在淮海战役中应该立第一功,这是言之有理、恰如其分的。毛主席这样说不仅是对粟裕的夸赞,也是对其一生战功的高度评价。

毛主席对粟裕是十分器重的,凡是有重要的任务,毛主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粟裕。渡江战役胜利后,还有一个解放台湾的问题在等待解决,那么该由谁来负责解放台湾呢?

毛主席思来想去,还是觉得粟裕最为合适,不过很可惜的是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情况发生改变,这一计划也被迫中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朝鲜战争爆发,当战火快要烧到鸭绿江边的时候,对于志愿军司令员的人选,毛主席也想到了粟裕。但后来粟裕因为身体不是太好,毛主席才放弃了这一想法。

毛主席问粟裕:你是少数民族吗?

粟裕戎马一生,在枪林弹雨中曾六次负伤。1933年5月,在江西东部的一次战斗中,粟裕的左臂负伤。由于当时医疗条件比较差,没能及时治疗,这也导致粟裕的左臂萎缩残疾,左手五指也伸不直。

1934年9月,在转战皖、赣边区的战斗中,粟裕被敌军的一颗子弹打中右臂。由于子弹的位置比较深,再加上医疗条件有限,因此这颗子弹一直没能被取出。

新中国成立后,粟裕到统帅部工作,毛主席知道他这一情况后,特意嘱咐其住院实施手术,这才将折磨了他17年的子弹给取出。

由于战争的高度紧张,粟裕长期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头疼病等,有时候经常会头晕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毛主席特批粟裕到青岛检查、治疗和休养。粟裕在青岛休息一段时间后,身体还是不见好转,毛主席只好让他前往苏联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裕一家

1950年12月,粟裕在妻子楚青的陪同下抵达莫斯科。经过一个月的初步检查,粟裕被诊断为长期过度紧张疲劳及受伤次数较多导致的病症。

在高加索进行两个月的物理治疗后,粟裕的情况好了不少,随后返回莫斯科。令人没想到的是,粟裕刚回到莫斯科,又发作严重的腹痛,这也是粟裕在战争年代多次发作的病痛。

后来经过检查后认为是慢性阑尾炎,需要开刀做手术。然而当医生开刀后却发现不是阑尾炎,而是整个肠子错位,且互相扭结在一起,有的地方已经阻塞得很细了。

手术进行了将近6个小时的时间,这才将粟裕的肠子恢复到基本正常的位置。后来医生认为这是战争中翻滚、摔打和跌撞过频导致的内部伤害。

腹部手术完成后,粟裕脑神经疾病又复发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才得以好转,肠胃也比之前也好上许多。

1951年8月,粟裕的身体基本痊愈,9月粟裕从苏联回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恩来和粟裕

某天周恩来和朱德一起来看望粟裕,三人寒暄过后,周恩来对粟裕说:“中央决定调你去总参工作,还派我们两个过来和你谈谈,向你传达这个命令,希望你能尽快到职。”

粟裕听了周恩来的话十分意外,他回国后想过不少关于工作的事情,但唯独没有想过去总参工作。粟裕认为国家正面临由战争向建设的重大改变,军队的任务也正经历着历史性的转变。

在这一过渡时期,粟裕希望能够有机会系统地总结一下过去战争的经验,并探索和研究未来战争的问题。粟裕希望自己能够去部队或者学校,因此他听了周恩来的话才会如此意外。

粟裕说:“我的水平有限,总参的工作恐怕难以胜任,不知能否考虑其他同志?我到下面抓抓部队工作或者是搞学校工作都是可以的。”

周恩来和朱德却摇了摇头,继续说:“你来总参工作是毛主席点的将,我们也认为你可以胜任,你还是服从决定吧!”

粟裕听了两人的话,只好说:“既然组织已经决定了,那我只有服从命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在1951年国庆大典

在粟裕上任之前,他还参加了新中国成立两周年的国庆大典。当毛主席和粟裕等人在天安门城楼上闲聊的时候,毛主席突然问粟裕:“你是少数民族吧?是不是苗族的?”

粟裕虽然疑惑毛主席为何这样问,但还是如实回答:“主席,我是汉族的,不是少数民族。”

毛主席听了粟裕的话一脸疑惑,还用怀疑的眼神看着粟裕。要知道在粟裕的资料上,民族一栏上一直都填写的是汉族,而粟裕也多次对其他人说自己是汉族,那么毛主席在得到粟裕的回答后,为何还用怀疑的眼神看着他呢?

其实粟裕将军的故乡湖南会同县,是一个汉族和少数民族都居住的地方,而侗族人口则占全县人口的45.8%。侗族的历史比较悠久,他们的祖先在先秦以前的文献中也被称为是“黔首”。新中国成立后,这支历史悠久的民族才被改称为“侗族”。

粟裕当时说自己是汉族,其实是他在童年时期,家里的老人曾说过:“此地粟姓居民都是汉族。”因此粟裕一直以为自己是汉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粟裕的家人为何会这样说呢?原来在旧社会,少数民族经常受到欺负,尤其是这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所以很多少数民族的人都说自己是汉族,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被欺压。

不过这种现象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已经不复存在了,现在是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1986年1月,会同县人民政府根据当地侗族的要求,经过长期的调查,最终确定会同县粟姓居民的祖先是侗族人。按照当时的政策,会同县当地的粟姓后裔全部恢复为侗族,当然也包括粟裕一家。

毛主席这样问,也是想了解粟裕,从这里足以看出毛主席对粟裕的关心。在毛主席的心中,22年的征战生涯,经历的大仗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了,但只有淮海战役可以和二战时期的国外大战役有得一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1年9月,毛主席在接见蒙哥马利元帅的时候,对方曾称赞毛主席是高明的军事家,用兵如神,特别是在淮海战役中。毛主席谦虚地说:“在我的战友当中,有一个名叫粟裕的是很会打仗的,淮海战役就是他指挥的,他还是我的老乡呢!”

2006年7月,原华东野战军作战参谋秦叔谨在出席《粟裕年谱》出版座谈会的时候,也谈到20世纪60年代英国蒙哥马利元帅来访时,毛主席曾夸赞过粟裕。毛主席这句话,是对粟裕戎马一生的高度褒奖。

有最高统帅的这一嘉奖,粟裕这位井冈山老人虽然没有获得元帅军衔,但也足以快慰平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