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在预测当今经济发展趋势时说:“随着信息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

这一见解对于现阶段的乡村振兴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下,乡村不再是封闭的孤岛,互联网的普及为乡村与外界架起了沟通的桥梁。特别是短视频、直播等传播方式的兴起,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如何利用这些“新农具”吸引“注意力”,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课题。

王哥庄街道西山村的案例,给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过去,西山村虽然拥有优质的农产品和美丽的自然风光,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推广手段,村里的好品、好景一度深陷“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窘境。随着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斐通过短视频等方式,将村民们的日常生活,以及村子里的美丽风光、特色农品等展现给外界,西山村逐渐被更多人“看见”。

包括西山村在内的王哥庄街道众多村子在村党支部书记带动下,借助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吸引外界注意力的做法,或许可为更多面临类似窘境的乡村提供借鉴。

让更多乡村更好地被“看见”,需要各村基层党组织书记这些“领头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推动乡村振兴,不一定是每位村基层党组织书记的标配,但学会运用互联网思维,确实对促进乡村振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领头雁”们必须主动适应新趋势,不断提升自身驾驭互联网经济新业态的能力,在进行大胆而有益尝试的同时,引导和激励村民们一起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多元实践中来,为乡村全面振兴增添新活力。

真诚是促进合作和获得他人信任的关键。操着一口流利的“崂普”,真看、真吃、真感受……在王哥庄街道各村党支部书记的短视频作品或直播中,我们发现,不同于其他直播间趋于叫卖式的表达方式,这些村书记们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但他们用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真实的体验,将村子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了观众,这种朴实风格更能够打动人心,吸引更多关注。

还要挖掘好自身的特色与文化。简单地复制粘贴他人成功经验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每个村庄都有其独特的资源和优势,发掘并展示这些独特性才是成功的秘钥。例如,黄山村独具特色的海蜇宴、大寨田、百年老街等,通过讲述村庄的历史故事、展示传统工艺、分享节庆活动等方式,可有效提升村子的曝光率。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激活乡村振兴的“新引擎”,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推动乡村振兴并非没有挑战,直播翻车、无人问津者大有人在。如何制作有吸引力的内容、如何保持用户黏性、如何确保产品品质与服务等问题,考验着每一位村基层党组织书记的智慧,因此必须脚踏实地、耐得住寂寞,让这一乡村振兴的新途径真正发挥作用。

未来,我们期待更多乡村因地制宜,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不仅仅作为观光旅游的目的地,更能成为文化传承、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诗和远方”。我们更希望,乡村不只是被动地“被看见”,更能积极地“展现自我”,在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浪潮中,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来源:青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