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诗词世界,共享诗意人生

自隋朝创立科考以来,历代状元有姓名可考者,自唐高祖武德五年的孙伏伽起,到清光绪三十年的刘春霖终,共有592人。

这592个状元中,亦各有千秋。

这其中有摔交摔出来的状元,有驸马状元,皇子状元,亦有短命状元。

历史上的状元千奇百怪,不胜枚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中国历史上唯一可考的驸马状元——郑颢

民间就常把驸马和状元这两个字放在一起,好像成为了状元就能当驸马。其实,中国历代可考的驸马的只有一个郑颢状元。

郑颢是唐代会昌三年的状元。中状元之前他是订了婚的,中状元之后计划娶青梅竹马的卢家的千金小姐。

但这个年轻英俊的状元被皇帝看中了,要把自己心爱的女儿万寿公主嫁给他。

郑颢偏偏不爱公主,要娶与他有婚约的卢家小姐。

唐宣宗让宰相白敏中劝说他,白敏中花了很多口舌,又用了很多威胁和引诱,最后逼他娶了万寿公主。

郑颢和万寿公主两人婚后生活并不幸福,后来郑颢多次弹劾白敏中,幸好唐宣宗自知自己理亏,为白敏中压下了弹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脸皮最厚的状元——裴思谦

唐文宗年间,宦官仇士良掌管朝廷。

裴思谦当时只是个普通的秀才,但他很会巴结权贵,很快就和仇士良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一年,裴思谦向仇士良要了一个职位,讨了个帖子,然后去见了当年的主考官高锴。

高锴是个清官,把他赶了出去。

裴思谦生气了,声称明年自己非状元不做。

第二年,裴思谦又把仇士良的帖子交给考官高锴,对他说:“仇先生有信,推荐裴思谦为状元。”

高锴早已忘记了裴思谦。他说:“状元已经被有才华之人当上了。状元以外的,可以按照仇公的意愿来处理。”

裴思谦无耻地说:“裴秀才非状元不做!”

高锴知道再得罪仇士良不好,就说:“这种情况下,我要见裴秀才。”

裴思谦说:“卑职即是。”

高锴别无选择,只能让他当了这个状元。

裴思谦自己要想名利,还必须是个状元,脸皮颇厚,状元中无人能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最自信的状元——胡旦

宋太宗元年,有个读书人到山东某县游玩。

县令得知这位读书人颇有文采,便设宴款待。

县令的公子很看不起这个读书人,问他擅长什么,读书人说擅长作诗。

公子便让他念了一首,读书人念了一首,最后一句是:“挑尽寒灯梦不成。”

公子笑着说:“这是个瞌睡汉。”

这位读书人非常生气,这位读书人就是吕孟正。

第二年,吕孟正科考中了状元。他写信给那位公子说:“那个瞌睡汉现在是状元郎啦。”

公子读了他的信,冷笑了一句:“待吾明年如果以第二名及第,便输你一筹。”

第二年,新的状元郎便是这位县令的公子——胡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最受人推崇的状元——康海

明孝宗时,28岁的康海进京参加会试。

他发誓要夺得第一名,可惜的是,第一名还是被鲁铎夺去了,他仅仅得了第四名。

康海不服气,对众人说:“会试时让了鲁铎,殿试时决不再让他人!”

殿试时,康海果然发挥出色,一举夺魁。

其文章令主考官拍案叫绝。

送皇上审阅时,孝宗也赞不绝口,声称:“我大明一百五十年来,无此佳作,此卷变今绝古!”

遂朱批康海为状元。

当初会试时康海不服鲁铎的气,这次自然有人不服他的气,第二名孙清便是一个。

他对众人说自己的文章比康海的强多了。待到他看到康海及第时的文章,叹服。

跑到康海家里,对着他拜了半天,称自己甘愿为徒。

皇上、首辅和同年的赞誉,使康海名扬天下,朝野景慕,争一睹其风采。

能与康海家沾上点边的,都引以为自豪。康海的祖父曾在南京做过官,南京人便声称:“康状元乃南京风水所出。

”康海的文章如此令人推崇,可惜的是,我们无法看到那篇变今绝古的奇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富有传奇色彩的状元——史大成

史大成是清朝浙江出的第一位状元。

在他中状元之前,浙江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

浙江的状元在大清“始于史,终于钟。”

殿试时,他的试卷被主考官拟为第三,皇上御览时,十分推崇他的书法,说:“此人楷书工整,必定是个正人君子。”

于是钦定他为状元。

巧合的是,浙江所出的最后一个状元叫钟骏声,惊人地验证了“始于史,终于钟”的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相扑扑出的状元——王嗣宗

宋太祖赵匡胤十六年,太祖亲访讲武殿殿,进行殿试。

考生王嗣宗、陈识率先完成试卷并一起提交,他们的试卷都很优秀。

谁是第一?太祖无法抉择。

最终,太祖让两人进行角力(即相扑),胜者即为状元。

王嗣宗与陈识在大殿交锋,陈实倒地,王嗣宗获得当年的状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身份最高的状元——赵楷

宋徽宗三子赵楷在重和元年秘密参加了科举考试。

因为他过人的文采,一路无敌,进了科举的殿试。

他在殿试中发挥得更好,获得了状元头衔。

榜单公布后,赵楷将实情告诉了徽宗。

徽宗高兴,但又怕天下文人八卦,便提拔当年的第二名(榜眼)王昂为状元。

据说清朝康熙帝也偷偷参加科举,获得了第三名(探花),但终究不是状元。

因此,赵楷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身份最高的状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最悲惨的状元——陈安

明朝朱元璋年间,福建闽县人陈安在洪武三十年中了榜首,成为明朝第六位状元。

巧合的是,这次的进士都是南方人。

更巧合的是,三位主考官也是南方人。

榜单公布时,北方学子不满。他们控告考官偏袒同乡,并谴责北方学子。

朱元璋大怒,命令张信、陈安等12人复审。

这时,又有人报告说,张信和陈安打算将北方考生不太优秀的试卷提交给皇上审核。

这本来就是莫须有的罪名,但朱元璋大怒,下令将陈安的功名革除,判定陈安车裂之罪。

陈安只担任状元不到20天,就死于非命,结局极其悲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九、能吃的状元——李蟠

李蟠是康熙年间丁丑科的状元。他身材高大,特别能吃,加之思路、写字都很慢。

所以在殿试时揣了36个馒头。意思是,今天无论如何,赖也要赖在考场里把文章写完,怕到时挨饿,所以要带足干粮。

果然,天黑了,考生们都交了卷,李蟠才刚刚开了个头,监考官过来催他交卷。

他急得满头大汗,声泪俱下地央求主考官:“学生毕生之业,在此一举。请千万不要催逼,容我慢慢写完。”

监考官见他可怜,就发给他几支蜡烛。这时他带的36个馒头早已吃完,又厚着脸皮要了几个馒头,挑灯夜战。一直写到深夜才交卷。

康熙帝知道这件事后,不但不怪罪他,反而认为这是一位难得的苦学之士,竟破例让他当上了头名状元。

与他同榜的探花做诗一首调戏李蟠:“望重彭城郡,名高进土科。仪容好绛勃,刀笔似萧何。木下还生子,虫边还出番。一般难学处,三十六饽饽。”

自此,“饽饽状元”李蟠传遍士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最侥幸的状元——毕沅

毕沅中状元前是军机处的一个小官,在那年的4月25日夜,他与同僚储重光、童凤三人在军机处值班。

此三人都顺利通过了会试,准备参加于4月26日举行的殿试。

储、童二人想回寓所准备明天的殿试,便对毕沅说:“我俩书法好,有望夺魁。你书法不行,就别做非分之想了,替我俩代劳吧。”

清朝殿试的确有偏重书法的现象,而毕沅的书法又的确不行,就答应了。

当夜,陕甘总督关于新疆屯田事宜的奏折转到军机处,毕沅详加研读。

没想到第二天殿试考时务策,题目正是关于新疆屯田事宜的。

毕沅胸有成竹,挥笔立就。

开榜结果,毕沅高中状元,储重光中了榜眼,童凤则列二甲第六。

储、童二人得知那晚的事后,无不嗟叹。

常在后台收到粉丝留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吾阅者也。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诗意文化出品图书《满堂花醉三千客:古代文人的诗词人生》《哈哈哈!如果大宋词人有朋友圈》全网热销中,欢迎购买。加入诗词世界粉丝群,可以添加诗意君微信shicishijie0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