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曾国藩心学实战》是一个系列,没有晦涩难懂的理论,全是曾国藩心学在官场、人际交往中的具体运用,是普通人快速成长的操作手册。方法简单,易操作,建议从第一章看起。

曾国藩第二次出山的时候,都有什么改变?胡林翼的评价能说明一切:

渐趋圆熟之风,无复刚方之气。

这不是曾国藩向现实低头,而是真正迎接挑战的开始。按照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来解释,是曾国藩更能“顺应环境”了,这是一条为人处世的生存法则。

那么,曾国藩到底悟到了什么?让他在仕途上如鱼得水,获得大家的支持和帮助呢?我们可以从曾国藩总结的这段话中,看出玄机:

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这是曾国藩将心学思想运用到实践中后,总结出了自己的思想。“顺应环境”太过于宽泛,尤其是在仕途上,就必须和不同的人物打交道,如何打交道?心学思想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方法,曾国藩悟出了“诚”、“拙”的思想,填补了心学思想中的不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曾国藩第二次出山时,在仕途上畅通无阻的法宝。

我们与人交往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坦诚相见,虚伪、狡猾的人比比皆是,正是因为很多人善于伪装自己,才让我们无法准确地判断一个人的品行。

揣摩他人的内心,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揣摩别人的心思,是将焦点放在他人的身上,自己是无法做主的。心学思想本就认为“心即理”,自己才是人生的主宰,曾国藩提出的这种思想,正是从自己的内心出发,以“我”为中心,再去与别人交往、周旋、斗争。

曾国藩悟出“诚拙”思想后,威力到底有多大?

曾国藩首次出山时,就将其运用到对他成见很大的咸丰皇帝的身上,我们来看看效果:

曾国藩接到咸丰皇帝圣旨的时间,是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六月三日,而曾国藩从家里出发的时间是七日,行动是很迅速的,没有丝毫推诿和不情愿。

曾国藩第二次出山,首先要获得支持的人物就是咸丰皇帝,如果他处理不好和咸丰皇帝的关系,回到军中,依旧会受到很多掣肘。

那么,如何才能消除咸丰皇帝对自己的成见,获得他的支持呢?曾国藩自然是通过奏折的方式,向他汇报自己的想法。

在途中,曾国藩上了一道名叫《恭报启程日期折》的奏折,在这份奏折中,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没有提出任何要求,他在奏折中说道:

臣才质凡陋,频年饱历忧虞,待罪行间,过多功寡。伏蒙皇上鸿慈,曲加矜宥,唯有殚竭愚忱,慎勉襄事,以求稍纾育旰忧勤。

这段话中,充分体现了“诚拙”的威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是曾国藩在向咸丰皇帝自我检讨,认为自己是“待罪”之人,有很多过失,因为皇上大度,没有为难他。

二是向咸丰皇帝表达了自己的忠心。对咸丰皇帝这样的统治者来说,他最希望下属能服从他的命令,对他忠心耿耿,竭尽全力为朝廷办事。因此,曾国藩说自己将竭尽全力办事。

曾国藩的整个奏折,都围绕“诚拙”来写,他是真诚向咸丰皇帝表露自己的心声,是真心悔过。另外,他也承认自己“才质凡陋”,必须要在皇上的英明指导下,才能完成皇上交办的任务。

曾国藩的方法,到底产生了什么效果,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咸丰皇帝的心情:感动。

有咸丰皇帝在曾国藩的奏折上的朱批为证:

汝此次奉命即行,足证关心大局,忠勇可尚。俟抵营后,迅将如何布置进剿机宜,由驿驰奏可也。

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咸丰皇帝还是感觉到非常欣慰的,这给了曾国藩极大的鼓励。

曾国藩思想上的转变,给他带来了很多便利,在一定程度上,虽然咸丰皇帝对他的忠诚还存在一定的怀疑,但态度明显有了好转,也正是如此,才让曾国藩出任两江总督,让他管理大清王朝最重要的版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国藩第二次出山,之所以能在仕途上如鱼得水,这一切,都是“诚拙”思想带来的好处。

下一章,我们将正式讲解曾国藩如何利用悟出的“诚拙”思想,在人际交往、宦海沉浮,以及打败政治对手中发挥威力。敬请关注。

本专栏重点参考资料:《曾国藩全集》、《曾国藩年谱》、《清史稿》、《曾国藩传》、《曾国藩大传》等。(图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