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镇孟李庄村村民正在抗旱浇水。记者 韩 丰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平镇孟李庄村村民正在抗旱浇水。记者 韩 丰 摄
中峰乡沈庄村全自动灌溉系统在灌溉。记者 张壮伟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峰乡沈庄村全自动灌溉系统在灌溉。记者 张壮伟 摄

春争日,夏争时,五黄六月争回耧。当前,夏邑县夏收已经结束,进入“三夏”大忙中的“忙种”。可连日来的持续高温少雨天气,给秋粮播种带来了严峻考验。为不误农时、有效应对干旱天气,夏邑县迅速行动、主动作为,立即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组织群众利用各种水源和水利设施,积极开展抗旱自救,全力做好抗旱保苗工作。

夏邑县所有县处级领导下沉分包乡镇指导抗旱保秋工作,24个乡镇和一个郭庄农贸区,以及水利、农业农村、气象、电力等部门,发挥各自职能,深入一线全力配合抗旱保秋工作。

夏邑县结合实际,制订抗旱保秋工作方案,印发了主要秋作物抗旱保秋技术意见,利用宣传车、大喇叭、微信群等媒介,向群众宣传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和防旱抗旱等相关知识,引导群众克服“靠天等雨”的心理,树立边种边浇的科学耕作观念。组织农技、植保、种子技术服务、种子管理站成立4个技术服务组,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群众避开炎热天气时段进行灌溉、追肥、防病治虫等农事操作。

“二虎,你先去河西张东东家的地头等着,一会儿该浇他家的地了。他家人都在外面,咱搭把手帮他浇一下……”6月15日,在夏邑县杨集镇李庄村的田地里,该村党支部书记韩书莲正组织干部群众进行灌溉。

“俺村一共有1400多亩耕地,其中1250亩已经种上了,还剩下100余亩,预计明天全部种完。庄稼不等人啊!” 韩书莲说。

连日来,为保障抗旱工作正常有序开展、不误农时,杨集镇动员引导全镇干部克服靠天等雨思想,协调利用好一切水源及机械设备,争分夺秒解决基础设施陈旧老化、水源不充足等突出问题,切实帮助农民造墒抢种、浇水保苗

“出水了!出水了!”6月15日,在骆集乡骆庄村东地头上,一眼故障机电配套深水井,经过该村农技维修员李杰的一番捣鼓后,成功修复出水。

骆集乡通过召开动员会、广播会,借助各村里的微信群广泛宣传抗旱抢种的重要性,号召群众克服靠天等雨思想,组织镇、村两级党员干部及志愿者共计300余人成立85支抗旱帮扶队,深入各村实地了解旱情,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抗旱;组织农技专业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为群众提供种植技术指导;联合农业、供电等部门,全方位为群众抗旱生产提供服务;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为群众提供准确气象信息……

“今天早上5点钟我就起来了,看到下雨了,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可雨一直下不大,到8点左右,我就装上管子,又开始浇水了。”6月16日中午,王集乡集西村孙大刚说,“种地还有补贴,庄稼人种不好庄稼,对不起国家。”

据气象部门统计,在6月16日03时至15时,夏邑县出现阵雨、雷阵雨,局地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天气,全县平均降水量5.5mm,预计未来3天仍无有效降水,且伴有持续高温天气,旱情将进一步加重,不利于秋作物播种出苗生长。为尽快完成夏播工作,从6月12日起,王集乡就开始动员群众利用坑塘、河道、机井等水源和水利设施,全力以赴做好抗旱抢种各项工作,确保一播全苗,促苗早发快长。

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年老体弱、缺少劳力等特殊农户,王集乡各村组建了志愿服务队,帮其下水泵、铺水管、喷水浇灌,及时解决群众心中的急难愁盼问题。

“目前,我乡每日投入运转的抽水机、发电机、水泵等抽水设备有1200余台(部),日出动劳力2500余人。全乡共有4.7万余亩种植面积,已灌溉播种玉米、大豆等秋作物4.6万余亩,基本已经灌溉播种完毕,为确保秋粮稳产增效奠定了基础。”王集乡组织委员祝红涵说。

截至6月17日,夏邑全县计划播种面积118.9万亩,已抗旱抢种秋粮面积115.9万亩(其中玉米108.3万亩、大豆4.1万亩、红薯2.5万亩、杂粮1万亩),为秋粮丰收打下坚定的基础。

“农田灌溉得力,农业增产有方。打好抗旱主动仗,就要高度重视水资源利用工作,我们在应灌尽灌的基础上,精打细算,巧做灌溉的‘水文章’,全力保障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切实守护好粮食安全的‘命脉’,为农业增产丰收提供有力保障。”夏邑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

记者:韩 丰 张壮伟

来源:商丘日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