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92%

青岛高新区创新活力不断释放,高新技术企业562家,已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

作为青岛市重点打造的创新创业高地,青岛高新区正坚持“实体立区、产业强区”,依托青岛市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园、青岛市精密仪器仪表产业园两大市级新兴产业专业园区,加速构建“1+2+1”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打造全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火炬”和“引擎”。

从创新层面看,青岛高新区创新活力不断释放,高新技术企业达562家,目前已成功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瞪羚企业3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92%,市级及以上技术创新中心达126家。

从产业层面看,依托康复大学,青岛高新区正加快培育以康养为特色的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集群,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国内竞争力的“中国康湾”。青岛市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园已集聚康复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中医药科学院等院所平台,新引进阿斯利康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国药科技城及智造园、海尔大健康高端医疗装备总部和威高集团数字低碳总部等项目,聚集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相关企业近1000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捷机器人公司自主研发的龙门机器人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青岛高新区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聚力构建“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队培育体系。近日,青岛高新区78家企业上榜市民营经济局公布的2024年创新型中小企业名单。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青岛艾普智能仪器有限公司联合汽车电机行业头部企业潜心研发,成功推出国内首款电机性能分析系统,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我们采用快速平台模块更换的方式,可快速兼容多种被测试电机。改用高精度定位方法,实现了工装快速更换及同心度要求。”公司技术中心技术人员于文明介绍说。目前艾普智能对关键技术的掌握已实现了汽车PMSM、BLDC性能测试国产化替代。

竞逐新赛道、争做“第一人”的不仅仅是艾普智能。深耕机械制造领域20年,力鼎智能装备(青岛)集团有限公司凭借“扁线电机中试线”项目上榜2023年度山东省首台(套)技术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及产品名单;道莅智远科技(青岛)有限公司给风机植入国产“大脑”,联合打造国内单体最大的风电机组电控系统国产化替代项目;聚焦国产高端分析仪器“卡脖子”难题,杰德(青岛)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离子源。

两大市级新兴产业专业园区“起势”

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青岛通过打造新兴产业专业园区,让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成为链动未来的强引擎。其中,位于青岛高新区的市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园和市精密仪器仪表产业园,正加速“起势”。

眼下,阿斯利康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等医疗健康项目正加速建设。目前,青岛市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园已聚集了青岛市二分之一的“链主”企业,以及海尔生物、易邦生物等近1000家市场主体。

围绕康复大学,青岛高新区还打造了康复产业孵化器(R+Space),这是青岛首家康复领域专业孵化载体。孵化器持续引进海内外高科技成果和高层次人才团队,打造产业集群。

近日,位于康复产业孵化器的青岛安融生物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主导开发的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项目有了很大进展,项目在研的“干细胞与组织工程材料相结合的细胞药物”刚刚完成相关动物实验,即将开展临床应用研究。“截至目前,孵化器共引进科技创业项目50余个,其中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项目6个,高校创业项目10余个,从外地引进的健新医疗、源生生物等一批高科技、高成长性项目落地,帮助6家企业获得投融资超6000万元,辅导企业获得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一等奖等大赛奖项10余项。”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康复产业孵化器负责人滕云枫介绍,孵化器入选第一批青岛市科技创新产业园,并获批山东省首批科技企业孵化链条试点建设单位。未来三至五年,将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康复专业孵化器、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康复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精密仪器仪表产业也是青岛面向未来重点布局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截至2024年3月,青岛市精密仪器仪表产业园集聚上下游重点企业近30家,包括海克斯康及微电机检测系统连续5年国内排名第一的艾普智能等,助力青岛市仪器仪表集群入选首批山东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

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走进海克斯康智慧产业园,车棚顶上铺设的光伏板引人注目。

“光伏车棚项目于2021年10月中旬启用。截至目前,已发电282.6万度,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499吨。”海克斯康商务运营事业群总经理詹亚南说。锚定绿色低碳发展路径,2022年9月,海克斯康智慧产业园获得全国仪器仪表行业第一张国际碳中和认证证书,升级为“零碳园区”,2023年11月又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

作为首批全国“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和首批“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试点”,青岛高新区已累计培育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术(青岛)有限公司、埃地沃兹真空泵制造(青岛)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如今,青岛海纳能源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工业润滑油电吸附净化设备在青岛力克川液压机械有限公司车间顺利运行。“我们对净化油的指标检测数据结果非常满意。”力克川液压环保负责人王长征说。经测算,使用该设备后,力克川液压产生的废液压油约90%实现可回收再利用,新润滑油采购成本节省70%,危废量(废润滑油、废液压油)减少90%以上,一年可减少40吨左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坚定走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青岛高新区将以产业低碳化、低碳产业化为发展方向,以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为核心,有序组织产业园区以及园区企业节能减排、绿色发展、零碳负碳等相关“双碳”项目实施,着力打造创新产业集聚、创新要素活跃、创新人才密集、创新生态优化的绿色低碳示范区。

循“新”出发、向“新”而行、创“新”求进。下一步,青岛高新区将牢牢把握“高”和“新”的发展定位,深入实施产业建群强链、项目招引落地、企业培优育强、科技引领赋能、深化改革创新等“十大工程”,突出科技创新引领,强化重点产业支撑,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