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6月19日讯(记者 庄家丽 通讯员 曹志豪)6月19日,第十二个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暨“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启动仪式在淄博市救助管理站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自淄博市民政局、淄博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和流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区县民政部门、媒体、社会监督员和社会公益组织等5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上,淄博市救助管理站负责人邓介峰介绍了全市救助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他表示,近年来,在市民政局党组的领导下,淄博市救助管理站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工作思路,落实“无偿、自愿、临时、开放”的救助原则,做好“淄博救助·城市温度”品牌建设,持续提升有温度、有厚度、有速度的救助服务,全力推进淄博民政救助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去年,救助管理站共接待救助服务对象481人次,护送返乡86人次,充分发挥了临时救助的职能作用,有效维护了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今年以来,截至目前共救助157人次,护送返乡24人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淄博市民政局党组成员、三级调研杨朝晖在讲话中表示,近年来,市民政局积极打造“淄助你·淄博救助 城市温度”党建品牌,持续提升救助管理工作规范化程度,积极联合各有关部门和有效社会力量,聚力将市救助管理站打造成救助服务能力更强、水平更高的中心站,辐射带动全市救助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

在市及区县各有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各区县民政部门、媒体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下,市民政局围绕“救一人危困,助万家团圆”的服务理念,不断推动救助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在救助管理体系建设方面持续畅通与区县、镇办、村居的沟通渠道,不断完善市县镇村“四级联动”救助管理网络。在救助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思想,与各区县民政部门密切协作,推动在受助人员甄别、发现和护送等方面建立健全高效沟通渠道,织紧救助网络线条。在救助工作具体开展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与镇办、村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照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受助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推动更迅速的实质性解决受助人员的需求,织密救助网络交叉点,织起一张更加细致的救助管理网络。

下一步,各部门之间将切实落实职责、加强部门协作,通力合作配合做好淄博市救助管理工作,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更加专业化和规范化的服务,齐心协力为淄博市“3510”发展目标和“强富美优”城市愿景贡献温暖的力量。

责任编辑:刘宗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