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青年

| 有用 | 有趣 | 有态度 |

「青年专属的微信公众号」

为持续推动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深入实施“我们村的年轻人”领头雁培养计划,发掘、储备、选树一批有情怀、有经验、有能力的乡村青年“领头雁”队伍,共青团泸州市委推出“我们村的年轻人”系列报道,讲述年轻人在乡村创新创业、参与乡村振兴的生动故事。

今天让我们走近

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太和村养殖能手于小兵

一起倾听他与乡村振兴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于小兵

于小兵,男,31岁,中共党员,于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任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太和村村民委员会协理员,2017年1月至今任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太和村村民委员会文书。

提升工作能力,积蓄奋发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于小兵办公)

于小兵出生于大渡口镇太和村的一个农村家庭,自小由爷爷奶奶带大的他,养成了独立坚毅、不畏艰难、善良孝顺的性格。2012年,于小兵高中毕业辍学后选择到沿海城市打拼。在浙江工作的两年,于小兵一边踏实工作,不断学习进步,积累工作经验,一边了解前沿信息,打开视野,开阔眼界。

2015年,于小兵回到纳溪,找到归属感的他沉下心来,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夫妻俩一边开店一边摆摊,创业初期收入不算很多,但他不怕苦,能吃苦,会吃苦,逐渐熟悉本土创业环境,积累创业经验。2016年,于小兵回到太和村担任脱贫攻坚专干,“一个周熟悉所有的贫困户,一个月熟悉全村的基本工作”,这是第一书记给他的考验,也是他农村工作的开端。夜以继日的迎检工作,很好地锻炼了他的工作能力。

打好群众基础,汇聚人民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于小兵走访空巢老人)

2016年底,太和村迎来新一轮换届工作,在父老乡亲的支持下,在村两委的信任下,于小兵被选举为村委委员,并担任文书一职。太和村是一个岩区村,年轻劳动力大多在外务工,在家的多是老弱妇孺,关爱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坚持挨家挨户走访,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帮扶困、残村民成了于小兵的工作日常。在一次次的实地走访中,于小兵和村民们交了心,进一步熟悉了村里的一草一木,学习了村民们的养殖经验,也看到了村民们对于扩大养殖规模、形成养殖产业的强烈诉求。

2019年,于小兵决定开启自己的产业发展之路——林下鸡养殖,在太和村3社戴家坡建立养鸡场养殖窑鸡并开办领星生态家庭农场。以绿色、安全、营养、健康为核心宗旨,以带动全村产业发展为己任,始终坚持保障产品品质,带动周边农户发展。截至2024年4月,共计出栏林下鸡6万余只,绿皮鸡蛋1万余斤。

厚植为民之心,携手共赴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于小兵的养鸡场

“自己富不算富,大家都富才算富。”这是于小兵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如今,于小兵的养鸡场养殖窑鸡、五黑鸡等,年出栏15000只,价格15-20元/斤,年销售额达110万元。看着养鸡场的效益越来越好,初获成功的他想要把这份成功也分享给村民们。

在经过深入调研和深思熟虑后,于小兵逐步将原来的“个人承包+雇佣劳动力”模式向“养殖场+农户”的“集约式”“一体化”发展模式转变。这样一来,在降低自身成本的同时,建立“联农”“带农”机制,带动20余户村民加入林下鸡养殖,实现产值80余万元,带领村民们共同走向致富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 | 纳溪青年

编辑丨戴妍

校审 | 朱露

初审 | 朱露

值班编委丨曹真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