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足协官方发布裁判评议第十一期,针对近期出现的申诉判罚进行了评议。在此次申诉的八个判例中,出现了两次错漏判,其中包括大连英博对阵云南玉昆中的争议判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大连英博的进球漏判,足协官方给出的结论为:中甲联赛第14轮,大连英博VS云南玉昆,比赛第49分钟,大连英博进攻中远射,球击中云南玉昆球门横梁后落地弹出。裁判员临场决定为未进球,比赛继续。对于此判例,评议组成员一致认为:大连英博射门后,球在击中横梁反弹至地面时,已经整体越过了球门线,应为进球得分。裁判组临场做出的未进球的决定错误,漏判进球。另外,评议组指出:在本判例中,大连英博进攻中在罚球区外起脚远射,球击中球门横梁弹下,触地后弹出,在此特定情形下,在未使用球门线技术或视频助理裁判的比赛中,助理裁判员尤其是裁判员几乎不可能及时到达能够准确判断球是否越过球门线的位置,是一次难度极大的判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结论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认定进球有效,此次判罚为百分之一百的漏判。然而第二部分的陈述则引起了球迷们的极度不满。足协表示,在没有VAR和门线裁判的情况下,判断是否进球是一次“难度极大”的判罚。如此言论,完全是为主裁判马宁和第二助理裁判杭晓川进行开脱。如此言论,完全是为了保住中国第一裁判的颜面。如此言论,完全是和稀泥,甚至让裁判组避免内部处罚的目的。试问,如果再次出现类似的争议判罚,还要用“难度极大”来形容吗?那我们要主裁判和助理裁判的目的是什么?何不全场引用var,取消裁判,岂不是更加的公正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可是足协的结论看似承认了漏判,实则是妥妥的端水大师。最终的受害者依旧是遭遇漏判的大连英博队,而漏判的当事人马宁和杭晓川却因为“难度极大”,而基本不会受到惩罚,这样的公告还有何意义?全场大部分球迷都能看清的事实,唯独两个决定判罚的人看不清。在这样一场重要的比赛中,在这样一场特意安排裁判的比赛中,在这样一场或许决定冲超走势的比赛中,出现这样严重的漏判,社会影响非常恶劣,对联赛的走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裁判成为了比赛的主角,影响了比赛的最终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最终的结论来看,足协似乎已经原谅了大连球迷,或许足协也有话说,我们都承认错误了,还想怎么样?最终的结果,大连球迷也只能吞下苦果,没有任何办法。足协只是用“难度极大”来掩饰比赛的漏判,如果下次再出现这样的漏判,应该还是“难度极大”。希望中国足协能够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去避免这样的情况再度发生。希望大连英博是本赛季第一个门线冤案的受害者,也是最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