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江阴市博物馆,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宝物比比皆是。作为镇馆之宝的明代嵌宝石凤凰金头银簪,由一片金叶整体锤压而成,通体镶嵌19颗红蓝宝石,不仅为博物馆增添一抹璀璨色彩,也让观众领略到中华历史文脉的厚重绵长。

近年来,在江苏省博物馆大馆林立的环境下,区县博物馆不断突破自身、崭露头角。前不久,江阴市博物馆上榜第五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该馆作为综合性博物馆,于1988年8月18日正式建成开放,36年来,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创新进取的姿态,持续提升硬件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在追求文化事业卓越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定步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承江南文脉

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

“祁头山遗址马家浜文化、南楼遗址崧泽文化的陶器,高城墩遗址良渚文化的玉器,佘城遗址商周文化的陶器和青铜器等,是江阴7000年人文史、5000年文明史和3800年筑城史的充分体现。宋元时期夏港新开河宋墓出土的瓷器、漆器,孙四娘子墓出土的经卷、带木俑供桌、供椅都是全国数得上的珍宝。明代夏氏家族墓出土的金银器,明代陆仲庸、承天秀家族墓出土的服饰也都充满浓郁的时代风格和江南地方文化特色。”江阴市博物馆馆长翁雪花向江南时报记者介绍,馆内丰富珍贵的文物藏品充分展现了江阴乃至江南悠久的历史文化。

除了器具饰物,博物馆还收藏了陶白先生捐赠的书画文房文物,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三兄弟后人捐赠的手稿、乐器、名人题赠、信札等,为研究和还原中国新文化运动、了解民国时期历史文化名人生平等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而大量反映自然、生态、科普的动物标本和矿石标本也为观众提供了了解自然科学的窗口。

明 嵌宝石凤凰金头银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 嵌宝石凤凰金头银簪

在诸多馆藏中,金银器尤为引人注目,其工艺精湛、设计巧妙,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北宋莲花簪、南宋桥梁式鎏金银钗、元代福禄寿三星银果盒、元代银酒具等器型富有创造性,体现了宋元时期金银器多种加工技法的特征。桃形楼阁人物金簪、嵌宝石凤凰金头银簪、蝴蝶牡丹金头嵌宝石银簪等则充分体现了明代金银饰的特点,为研究和了解明代金银器提供了可贵的实物资料。”翁雪花表示,近年实施的多个预防性保护项目,让江阴市博物馆的库房软硬件均得到较大提升,为各类文物提供了更加良好、稳定的保存环境。2023年,该馆有机文物库获得江苏省博物馆“优秀库房”称号。

弘江阴文化

匠心打造原创展陈活动

江阴市博物馆在做好文物资源保护的同时,立足馆内藏品,有效开发和利用文物资源。该馆根据地方特色、聚焦社会热点,打造内涵丰富、高端多元的原创展览服务体系,通过深化长三角中小型博物馆联盟的交流合作,实现展览资源的深度共享与互惠共荣。

让“小”馆有“大”展,深入挖掘藏品的历史价值,讲好地域文化故事,是该馆的突破口之一。翁雪花告诉记者,“花醉芳华——幸福像花儿一样”“时光海海 摆渡良渚”“发现中医之美”“食草记——传统中医文化展”“江河与共——古代动物造型与人文艺术展”等都是江阴市博物馆极具代表性的原创展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食草记——传统中医文化展”是以《本草纲目》为引,将馆内中医药相关藏品与江阴市城西中心小学孩子们笔下的“本草纲目”相结合,融入江阴特色中医流派与经典药方打造的原创性展览。“我们注重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挖掘阐发,以江阴本地优质资源为抓手,联合龙砂医学传承研究院与天华国防教育馆,以学生作品为补充,整合多方社会组织资源开设展览。同时,通过宣传视频和动画从多角度、多平台宣扬中医文化,让更多观众了解江阴中医药文化,走进这座‘中医之乡’。”翁雪花介绍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河与共——古代动物造型与人文艺术展’则是以‘和合共生’为主题,展示了玉器、青铜器、金银器、瓷器等动物造型的文物以及动物题材艺术,既有寻常可见的家畜,也有幻想中的神兽,勾勒出我们祖先与动物共生的生活画卷,反映了人与动物关系的演变。此展览入选了2024全国100家博物馆100个热门展览。”翁雪花表示,江阴市博物馆注重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观众体验,展教一体进行临展策划,形成“一展览·多活动”模式,帮助观众更深入地品味展览内涵。

探文明之光

创新引领品牌服务项目

卓越的创新展览、多元化的公共教育活动,让江阴市博物馆深受公众的喜爱。该馆精心策划并推出“艺术课堂”“行走的江博”“江博志愿者之家”“暑期夏令营”“校博联动”“博悟联盟”等一系列品牌服务活动,将博物馆打造成文物收藏的重要阵地、文博展示的特色长廊、学术研究的权威平台和社会教育的活跃课堂。近三年,江阴市博物馆年均接待参观人数超过30万人次,策划组织各类社教活动、讲座及论坛300多场,多个案例获得省级推荐,展现了博物馆的专业水准和社会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文旅融合方面,“锁航要塞”军事文化研学旅游项目入选2022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徽忆’校园博物馆+”宣传推广活动联动江阴市融媒体中心,开创广播宣传、全民参与的新局面,入选江苏省第二季“博物知旅”主题活动优秀案例,荣获全国广播界活动最高奖项——第七届广播超级碗创新提升奖。

在品牌创新方面,该馆推出“行走的江博”项目活动,以党建为引领,将博物馆文化服务主动延伸至江阴全域范围。通过博物馆社教专员、“江博橙”志愿者及共建单位专业师资的共同努力,该项目已走进40余所学校、20余个社区,输送各类主题活动71场,为城乡社会文化宣传注入新活力。

“江阴人文荟萃、特色鲜明,博物馆正是这座城市灵魂的体现者,不仅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更启示着未来的无限可能。荣获国家一级博物馆的殊荣,既是对博物馆过往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未来发展的鞭策。”翁雪花表示,江阴市博物馆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准,以更高的标准、更开放的视野,为公众提供更为优质、专业的文化体验和精神享受。

江南时报记者 钱月明 通讯员 徐颖莹

图片由江阴市博物馆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