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记者 钱海盈)6月19日,民政部组织开展第十二个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主题是“携手相助 让救助更有温度”,活动主会场设在江苏省苏州市救助管理站。全国1557家救助管理机构全部对外开放,举办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救助管理工作、关爱流浪乞讨人员的良好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会场围绕“大爱无疆展宏愿”“情暖江苏显担当”“救在苏城聚温情”三个篇章,生动展现了全国民政系统上下联动、多向发力,推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成果。

活动中,江苏省救助管理职业技能实训基地揭牌,《江苏省救助管理机构干部职工培训大纲》发布。来自不同领域、各行各业的社会力量代表走上舞台,亲身讲述与救助管理机构通力协作、同心救助的爱心故事;职业技能竞答环节既宣传介绍救助管理政策,也为同行之间交流切磋、精进技艺提供平台。

活动当天,民政部在全国同步启动“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要求各地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密切关注天气情况,建立多部门协同的极端天气预警和快速响应机制;加大对临时遇困群众的救助,加强街面联合巡查,扩大救助服务网络覆盖范围;加强科技在救助服务工作中的应用,利用科技赋能提升救助寻亲等环节的服务水平;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助服务工作,拓宽救助服务途径和方式,为求助群众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救助服务;加强工作指导的力度,依托108个区域性救助服务中心统筹救助资源,探索救助服务的新模式新机制。

据悉,2023年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共救助流浪乞讨等各类临时遇困人员70.6万人次,帮助7948名受助人员寻亲成功,为3025名长期滞留人员办理落户手续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有效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和人身安全。

近年来,江苏各级民政部门始终把流浪乞讨人员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不断巩固深化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行动,积极创新探索工作体制机制,率先部署实施救助管理区域中心建设,成立省级救助寻亲服务工作室,研究救助管理机构标准体系建设,规范救助管理机构干部职工培训制度,系统抓好巡查发现、照料服务、寻亲服务、落户安置、源头治理、安全管理等各项工作。“十四五”以来,全省共救助7.04万人次,成功寻亲1330人,落户安置83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