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场俄乌冲突,世界之未有大变局。尽管美国在明面上坐收渔翁之利,但是从长远来看,却为自己埋下了一个巨大隐患。在美国强力制裁之下,俄罗斯已经被逼绝境,无奈之下只能背水一战。日前,美国财政部加大了对俄罗斯的制裁,声称会打击任何与被制裁俄罗斯实体合作的外国机构。作为反击,俄罗斯在美国宣布这项举措后的一个小时就实施反制裁:莫斯科交易所暂停使用美元和欧元进行交易。

事实上,美国这项制裁给俄罗斯带来的影响不小。据悉,今年5月份,美元和欧元在莫斯科交易所的交易量占总量的51.57%。如此一来,莫斯科交易所不得不寻找替代货币了。个人认为,纵观全世界,人民币是不二人选。据悉,同样是今年五月份,人民币在俄罗斯外汇市场的份额占比为53.6%,已经达到了“半壁江山”的局面。如此一来,莫斯科通过紧握人民币的方式,来撬动美元霸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从远期的趋势来看,全球的“去美元化”趋势在加强,美元崩溃似乎已经不再遥远。根据《参考消息》援引《今日印度》周刊网站报道称,沙特决定不再与美国续签已有数十年历史的石油美元协议。事实上,俄乌冲突之后,对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有限。相反,世界主要分为两个阵营。

一个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扩大版,这个集团以美国为首,本质上还是维护美元霸权的。另外一个则是以“欧佩克+”为主,这个集团没有明确的领头国家,但是这个集团不再像过去那样支持美国石油霸权。而沙特,就属于第二个集团阵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美国的国家信用已经被自己玩完了。不少国家都发现,美国对盟友的背刺又快又狠。而沙特和美国之间的裂缝,在俄乌冲突爆发后进一步扩大。欧佩克成员国更是发现,美国要牺牲他们的利益来维护美国的利益,便开始“罢工”。所以,有关于欧佩克成员国不配合美国在石油市场上变动的相关新闻层出不穷。例如:欧佩克成员国宣布减产石油。

说到这儿,有人会有疑问,沙特为什么有胆子挑战美国石油霸权,难道不怕被美国收拾吗?个人认为,与其说是主动出击,倒不如说是出于被动反击,出于自我利益的保障。其实,当年,沙特和美国签订“石油美元”协议时,多少有被胁迫的意思。直白点来说,就是所谓的“石油换安全”。而随着俄乌冲突爆发,俄罗斯和欧洲经济“断联”,爆发了石油危机,美国通过攫取石油红利,甚至说操控石油市场的方式来稳固霸权。但“美国优先”的原则,让美国盟友再次看清美国的真面目。此外,拜登与沙特王室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大。这也是美国与沙特之间渐行渐远的原因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说美元霸权不会在短时间内崩溃,但毋庸置疑,世界已经掀起反美浪潮。美元霸权的崩溃,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