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7岁的杨登科没能收到中专的通知书,错失了跳出农门的机会。

可他不知道的是,一个名叫黄世权的人冒名顶替了原本属于他的上学名额,成功逆袭。

从此黄世权成为了“杨登科”,后来又改名为“黄登科”,还当上了副镇长,前途一片光明。

而真正的杨登科却错失了端“铁饭碗”的机会,虽然苦读三年考上大专,终因档案不全失去了工作机会,妻离子散,穷困潦倒。

黄世权是怎么顶替杨登科的上学名额的?杨登科被掉包的青春又该如何弥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登科

消失的录取通知书让他成了“黑户”

1982年,出生在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白豹镇杨洼沟门村组的杨登科自小就好学,是兄弟姐妹里成绩最好的。

1999年,初中毕业的杨登科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只报考了一所名为延安市农业学校的中专,连高中的没报。

在当时的农村,考上中专是“跳出农门”的捷径。

那时候,读中专的花费较少,有的学校还有生活费发放,在校期间就能过上轻松的生活。

不仅如此,毕业后还包分配,大多都能进入国企或是乡镇岗位,是所有农民出身的学子都梦寐以求的。

尽管九十年代末,许多地方都相继取消了包分配,但中专生还有其他工作岗位可以选择,依旧是个好出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里有七个孩子,杨登科就想着考上中专,给家里减轻负担,毕业后能有个好工作,带着家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如果考上了,就会收到录取通知书,没有收到的话,那就是不合格。

杨登科就在家里等了又等,等着其他小伙伴陆陆续续收到了中专或高中的录取通知书后,他家的信箱依旧空空如也。

“不可能啊,怎么会呢?”杨登科每天翻三次信箱,但现实却让他不得不相信。

眼看着就要开学了,失魂落魄的他只能去读高中,但因为当时他没有报考高中,分数也不够,还多出了1800元的借读费。

高中的知识和初中比起来困难多了,杨登科学得很吃力,最后考上了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全日制大专,也算给家人一个交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拿着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杨登科兴奋地来到了驻地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工作人员帮他办理时却有些疑惑:“你的户口已经迁走了啊。”

杨登科一愣,原来早在1999年8月份,自己的户口就被迁走了。

他十分疑惑,自己什么时候转过户口了?

他还怀疑是不是工作人员弄错了,但对方仔细检查了几遍后,确认他的户口已经被迁走。

当时还涉世未深的他不知道户口被这样随意迁走有着怎样的利害关系,只一心想着赶紧把户口补录了好去上学。

经人提醒后,他到村里开来了自己是“黑户”的证明,到驻地派出所重新建立户口档案,身份证的尾号也从0434改成了0436。

本以为以后就能顺风顺水的,在大学毕业的时候他又再次被当头棒喝。

这一次杨登科还找到了那份消失的录取通知书的线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5年7月,刚毕业的杨登科带着户口和大学学籍档案,回到了原籍吴起县,等待分配工作。

在县人事局提交档案时,他才知道自己缺少初中档案,没办法接收。

工作人员惊讶又鄙夷:“杨登科不是早就工作了吗?你这个冒牌货是哪来的?”

杨登科自己也懵了,细细询问过后才知道,原来在1999年,他确实考上了中专,但有人悄悄顶替了他的名额,还转走了他的户口和初中档案,成为了另一个“杨登科”!

想起当年的事情,杨登科就一脸苦笑:“我都没办法证明我自己的身份了。”

档案如果没被接收,就没办法工作。杨登科跑前跑后,嘴皮子都磨破了,最后找到了时任人事局的局长,把自己的情况如实告诉他,恳请他能帮帮忙。

局长听说了他的经历后也十分惊讶,在认真核对了杨登科的大学档案和相关证件后,这才把他的档案接收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档案是被接收了,可自己被转走的初中档案却找不回来,不齐全的档案让杨登科成为了“问题人员”,分配工作时也成为了被挑剩下的那部分。

最终,他错过了分配工作的最后机会,至今没有固定的工作,年近40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妻子也离他而去。

想到自己的学籍被顶替,户口被转走,档案也被转走,杨登科就不甘心,也咽不下这口气。

“你拿走(录取通知书)上学,就相当于替我上学,我逼迫上高中,上大学,多上几年学,农村本来就穷,你回来直接参加工作了,我现在还四处流浪,没工作,啥都没有,四处打工,从此他把我的命运,直接给我改变了。”

那么,顶替了杨登科学籍的黄世权,过得怎么样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登科初中的合影

3000元买的录取通知书?

杨登科在上大学期间,有一次遇到了初中老师。

“老师遇到我说,‘都说你在铁边城乡政府上班,都当上干部了。老师还专程去看了一趟,结果发现不是你。’”

自从得知了自己的学籍被顶替之后,咽不下这口气的杨登科就开始在暗地里调查,经过两年的打听,终于找到了那个冒名顶替者。

距离杨登科8公里外的陕甘交界处——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紫坊畔乡黄庄村的黄世权。

当杨登科找上门来时,黄世权也十分错愕,似乎没想过时隔多年,这件事居然会暴露。

经过一番交谈后,才揭开了当年发生的一切。

1999年,杨登科考中专的时候,黄世权也报了中专。

只是杨登科考上了,黄世权没考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登科

就在黄世权的家人着急的时候,他的父亲却突然说上学的事情有着落了。

原来,杨登科的父亲杨志安和黄世权的父亲黄耀明有亲戚关系。

黄耀明声称当年杨志安亲口说过儿子考上了延安农校,但不想去上,而且户口也要出让。

刚好黄世权没考上,黄耀明就动了心,想出钱买下杨登科的录取通知书和户口。

但杨志安却说都是亲戚,没有要钱,还是黄耀明主动给了1000元。

后来黄世权已经到学校上学了,杨家人又觉得1000元给少了,还想再拿点,黄耀明又给了2000元。

也就是说,黄家人用3000元买下了杨登科的中专录取通知书,还迁走了他的户口,转走了他的初中档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世权承认了冒名顶替的事情,但他说自己当时毫不知情,只是家里人让他去报道,他就去了。

一开始黄世权还很紧张,担心自己会被认出来,可直到他毕业都没有问题,于是他彻底放下心来。

中专毕业后,黄世权于2003年8月把户口从延安市南市派出所迁出,在2004年3月,随工作分配落户到了吴起县的城镇派出所。

黄世权原本的户口已经注销,未载明“死亡”。

从1999年开始,黄世权就用“杨登科”这个名字上学,直到2006年6月才申请改姓黄,理由是幼年被过继给了舅舅家顶门。

申请通过后,黄世权名正言顺地成为了“黄登科”,他的身份证尾号也由034变为014。

黄登科毕业后就职于吴起县铁边城乡,工作了4年后调到吴起县吴起镇,还升职为了副镇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的黄登科有着稳定的工作,身边有妻儿相伴,过着令人艳羡的生活。

但该来的总是会来的,当初做下的错事,总有一天要去偿还。

就在黄登科享受着美好生活,盘算着未来发展时,杨登科的出现彻底扰乱了他的生活。

12年的维权路

当杨登科从黄登科那里知道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提出了质疑。

黄世权的父亲说杨志安把录取通知书和户口卖给他们的,杨登科却连半个字都不相信。

“他说我爸把我的录取通知书和户口卖了1000元。我上吴起中学交了1800元借读费。我爸不会做这样的赔本买卖吧?更不会让自己儿子没有了户口。”

虽然后来说还加了2000元,但杨登科还是不相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登科也去和家人求证过,都说没有“卖过通知书”,后来父亲杨志安于2016年去世了,当年的“知情人”就只剩下了黄世权的父亲一人。

面对着黄家人的说辞,杨登科坚决不同意,认为他们就是欺负自己的父亲已经去世,所以才这样编造。

“2016年,我父亲去世前,曾叮嘱我,小心黄家给咱家泼脏水。你告人家这件事,黄家上门都闹了好几次了。”杨登科及其家人表示,为了证明这份清白,也要把事情闹个明白。

气不过的杨登科自2006年开始就一直不间断地向县、市有关部门反映自己中专录取通知书、户口和学籍档案被盗用的系列问题,但多年过去,却一直没有处理结果。

他也曾和黄登科坐在一起见面想要和平解决,杨登科没有要求经济补偿,只需要把原来的户口和初中档案还给他。

但两人一直没能说到一起,最终不了了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当年的教室外,杨登科指出了自己的座位

自那以后,黄家人开始了装聋作哑,只要杨登科去,家里就没人,要不就不开门,单位里也一直说不在。

杨登科干脆实名举报黄登科,连续多年举报都无果,甚至受到了威胁。

“还有人托我姐夫高俊海给我做工作,说是给20000元私了,别乱告了。但是,我没答应。”

在他看来,任何补偿都弥补不了上学名额被顶替,以及户口和档案被迁走的损失。

在黄家人眼里不过是一份录取通知书,是一张薄薄的纸而已;可对杨登科来说,自己失去的,是一整个青春,甚至改变了他的命运!

维权的路上,杨登科走得很艰难,父亲的去世,妻子的离开都让他痛不欲生,但他都咬牙坚持着,誓必要一个说法。

2018年,距离发现真相已经12年之久,杨登科终于迎来了转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告上法庭后,没有赢家

在多年实名举报无果的情况下,杨登科向媒体求助和网上发帖,希望能够得到帮助。

媒体曝光后,这件事迅速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关注,吴起县监委也迅速介入此事。

经查证,确认了黄登科存在隐瞒个人重大问题,严重违反组织纪律,为掩盖冒名顶替上学找工作,以虚假理由申请变更姓名等问题。

最终,经吴起县委常务委员会批准,对黄登科开除公职处分。

杨登科对于《关于黄登科开除公职处分的决定》内的个别内容并不认可。

他认为不存在黄登科父亲“买”走他的户籍及学籍信息这件事,但因为他的父亲已经去世,杨登科也拿不出证据来反驳,只能作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黄登科开除公职处分的决定》

2019年,杨登科将黄登科、原延安市农业学校等告上了法庭,要求黄登科停止冒用身份及学籍信息行为,恢复名誉,消除影响,恢复自己初中档案及中考档案,并赔偿共计183万余元。

2020年2月25日,陕西省吴起县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杨登科败诉。

法院审理认为,黄登科的父亲以3000元和杨登科的父亲买下了录取通知书,买卖双方均有过错。
黄登科毕业后并不是国家直接分配工作,而是通过考试聘用的,和给杨登科造成损失这件事不存在因果关系。
由于黄登科已被开除公职且更改姓名(即恢复原名),不再侵害杨登科的合法权益。
对杨登科诉请相关部门归还并恢复相关档案,因系杨父和黄父过错行为导致,且返还档案属于行政行为,不属于法院受理范畴,故对杨登科主张的相关诉求不予支持。

拿着判决书,杨登科十分迷茫,他坚决否认父亲曾有非法买卖学籍的行为,却又拿不出关键性的证据。

至于还要不要上诉,他自己也说不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登科被黄登科冒名顶替的事情让很多人都感到愤怒,而在吴起县早就成为了公开的秘密。

大家都很为杨登科感到憋屈,也为黄登科学历造假的行为十分愤怒。

“对于普通人家的孩子来说,中高考是一个,也可能是唯一能够改变命运的机会,就这么窃取了别人的人生,良心何在?”

黄登科自己却也苦不堪言,他坚称自己对买卖学籍的事情毫不知情。

而且他认为自己虽然盗用了杨登科的姓名和学历,但后来的工作单位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的,这总不能说也是从杨登科那偷来的吧?

“我当时毕业后并不是包分配的,打工一年多,后来才通过考试进入乡镇的。”

黄家人甚至觉得杨登科就是看黄登科当上了领导之后眼红、嫉妒,这才想着法的找黄家人的麻烦。

黄登科很是痛苦:“兢兢业业工作十几年,到头来什么都没了,这件事也把我的一生毁了。”

自从公职被开除后,黄登科就离开了工作的地方,就此销声匿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觉得被毁了一生的还有杨登科。

有时候他会想,如果自己拿到了那份中专的通知书,初中档案也没有被转走,那么是否他就能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妻子是不是就不会离他而去了?

每当想到这些,已经40岁的杨登科就辗转反侧,醒来脸上全是泪。

“这个事情对我的生活影响很大,再加上现在经济条件也有限,目前仍在考虑寻找新证据,考虑是否上诉”。杨登科说。

一份录取通知书,让两个少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拐点。

有人说生活是自己过出来的,就算是杨登科的上学名额没有被顶替,他的生活也可能会穷困潦倒。

话虽如此,但我们不应该去批评一个受害者,关注点应该在黄家人冒名顶替、学历造假上。

我们无法去命令和规定一个人应该怎样生活,但我们必须维护一个道德底线,维护公序良俗,阻止他人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件事情里,没有赢家,黄登科失去了公职,失去了光明的前途,而杨登科还没找回档案,生活依旧潦倒。

但好日子都是经营出来的,希望杨登科以后能够在其他领域里大展宏图,也希望他的事情能够得到一个圆满的结局。#图文万粉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