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在1955年一共有1048人被授予少将以上的军衔,但是仅有一位女性被授予将军军衔,即李贞少将,然而熟悉近代史的朋友或许知道,在解放军历史上还有一位女性,他的资历和职务比李贞还要高,但是在1955年却没有被授予军衔,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位比李贞资历和职务都要高的女将军张琴秋。

张琴秋,1904年出生在浙江省桐乡县一个小康家庭,青少年时期曾先后在振华女校、杭州女子师范学校、上海爱国女校读书。在上海读书期间,张琴秋认识了她的小学同学孔德沚的丈夫沈雁冰(茅盾先生),接着她又认识了茅盾先生的弟弟沈泽民,也就是他未来的丈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琴秋

早在1921年,沈泽民就已经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沈泽民的帮助下,张琴秋考入了南京美术专科学校,但是由于她家庭困难便辍学回到振华女校担任代课教师,而沈泽民在这个时候被党派到南京发展党组织,期间两人经常鸿雁传书,信中他们会经常交流自己的想法,渐渐的两人的心也越来越近,1925年11月,两人举行了新式的婚礼,正式结为夫妇。

同年,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张琴秋与张闻天、王稼祥、伍修权等人被派到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1930年莫斯科中山大学停办后,张琴秋与沈泽民在周总理的精心安排下回到国内。

1931年,沈泽民被任命为鄂豫皖分局常委兼鄂豫皖省委书记,张琴秋跟随丈夫一起来到了鄂豫皖苏区,到鄂豫皖苏区后,张琴秋被任命为彭杨军事政治学校政治部主任,她每天清晨第一个来到操场,和学员一起“摸爬滚打”,不顾风吹雨淋,丝毫没有领导架子,平易近人的态度受到了学员们的热烈欢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征途中的张琴秋(右二)

1932年秋,张琴秋调任73师政治部主任,开始了游击作战的生活,而她的丈夫沈泽民便留在鄂豫皖苏区,而这一次分别也成了他们夫妇两人的永别,不到一年的时间,沈泽民便去世了。

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四方面军开始转移,在小河口会议上,张琴秋被任命为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成为红四方面军的主要领导之一,后来那些赫赫有名的四方面军将军们(许世友、洪学智、陈锡联、韩先楚等人)在这时都是她的下属。红四方面军在川陕大巴山区立足稳固后,张国焘又开始秋后算账,他罢免了张琴秋的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一职,贬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红江县县委书记。

1935年,张琴秋担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1936年7月中共中央西北局成立后,张琴秋又当选为西北局委员,在此之前,张琴秋与红四方面军政委陈昌浩结婚,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段婚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琴秋

红四方面军一部组成西路军西征后,张琴秋又调任西路军组织部长,此时已身怀六甲的她又要肩负起繁重的干部调配工作。临泽守卫战失败后,西路军急忙撤离,而张琴秋恰巧在此危急时刻分娩,在战场上的这个特殊环境中,婴儿没能存活下来,而这次分娩也给张琴秋留下了严重的妇科病,使她此后再没有能够生育。更加不幸的是,张琴秋在突围中被马家军俘虏了。

抗战爆发后,经周总理与国民党的多次交涉,张琴秋等被俘人员被解救出来,而她迫不及待地请求组织分配给她工作。在中央党校经过短暂的学习后,张琴秋被安排到中国女子大学任教育长,她以丰富的经验培养教育了一大批女性学员。

西路军失败后,陈昌浩回到了家乡,而张琴秋留在了延安,由于历史的原因,两人后来的夫妻关系名存实亡,后经组织同意两人解除了婚姻关系。1943年经中共中央组织部批准,张琴秋与苏井观结为夫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琴秋

新中国成立后,张琴秋离开了军队,担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早在苏联留学期间,她就短暂地从事过纺织工作,所以这份工作她并不陌生。1964年,她的丈夫苏井观去世后,张琴秋的生活和工作也相继陷入困境,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她又受到林彪一伙人的迫害,最终坠楼自尽而亡。,终年64岁。

粉碎四人帮以后,张琴秋的冤情也得以平反昭雪,1979年6月23日,党中央为张琴秋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李先念、王震、余秋里、陈锡联、胡耀邦、徐向前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了追悼会,徐向前元帅亲自主持了追悼会。经党中央审定的悼词给予了她很高的评价。

小结:

这位红军时期的女将军,虽然出身小康之家,但一生颇为坎坷。新中国成立后又转到政府任职,所以在1955年大授衔时自然也就没有军衔了。虽然没有被授衔,但她的英雄事迹足以名垂青史,老百姓亲切地称呼她为“没有授衔的红军女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