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执行质效

创新工作举措

扎兰屯市人民法院

用实际行动诠释司法为民初心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执行工作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把“纸上权益”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真金白银”,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看得到摸得着的公平正义,是扎兰屯市法院干警不变的初心使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务集约 推进执行规范化

通过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结合人员配备、办案流程等工作实际,建立“1+n”模式即“执行指挥中心+执行实施组、信访接待组、现场调查组等小组”,形成协作高效、管理科学的组织架构,由执行指挥中心负责执行事务集约化调度,推进执行工作向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目标迈进。通过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强化事项督办、委托执行、上报下达等功能模块的运用,加大对执行指标数据的分析研判,充分激发执行指挥中心最强“大脑”功能,2024年以来办理事项委托197项,执行案件平均用时同比减少2.77天。

推动案件繁简分流,简案快执,针对足额冻结、难度不大的简易案件,由快执团队流程化开展扣划、交付、约谈、结案等事务性工作,通过集约化分工提升简易案件执行效率。繁案精执,将复杂案件移交普执团队,结合被查控财产、被执行人还款意愿等情况逐案制定执行方案。

成立“终本清仓”工作领导小组,设置“两终”案件常态化接待室,及时对当事人反映的问题进行释明,并不断优化管理模式,及时对“两终”案件展开“回头看”,实现“两终”案件精准、动态、可控管理,进一步推动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将近三年终本案件恢复案件强制执行到位标的额3090万元,进一步推动终本案件实质性化解。

部门联动 构建执行新格局

构建执行联动长效机制。与政法委、公安局、司法局联合签署《关于推进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执行联动格局建设建立执行联动“司法共同体”的实施意见》,召开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开展专项协作,就联合破解“查人找物”难题,打击规避执行行为,拒执犯罪案件办理思路、具体举措等方面强化沟通协调,共同提高各环节的效率质量,形成工作合力。与税务、不动产等部门签署合作协议,积极拓展部门联动对接与信息共享,基本实现对被执行人的主要财产的网络查控。强化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与发改、征信机构共建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机制,强化对失信被执行人的信用惩戒力度,持续保持打击拒执犯罪的高压态势。

探索实施执行财产一体化处置模式。构建以网拍系统平台为依托,财产处置组、执行实施团队、第三方辅助机构互相协调配合的执行财产一体化处置机制,实现执行案件财产处置工作的集约化、规范化、信息化,保障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严格依照规定对案涉财产进行拍卖,通过整合资源、竞争性确定司法网拍机构、明确评估拍卖工作期限等方式缩短办案周期,提升执行质效。2024年以来,经淘宝、京东等网络平台拍卖财产成交额494.1万元。

提质增效 兑现胜诉权益

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既做到依法强制执行,又最大限度地维护被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在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同时,维护执行权威和司法公信力,把强制力聚焦到规避执行、逃避执行、抗拒执行行为的依法打击和惩处上来。充分发挥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作用,2024年以来依法对被执行人实施限制消费499人次,纳入失信名单55人次,执行到位现金4701万余元,调解双方达成和解协议241件,并督促相关当事人按期履行。多次召开问题资产清收工作推进座谈、约谈会,通过督促被执行人主动缴纳案款。

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化做实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企业信用修复等惠企利商举措,畅通商事解纷便民通道,降低当事人诉讼成本。在涉企执行案件中,助力小微私营企业解难脱困重返生机,积极提供信用修复渠道,为失信企业提供重整旗鼓的再生机会。能动司法,主动问需,通过组织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等方式,畅通企业司法需求反映和处理渠道,深入了解民营企业对法院工作的期待和需求,2024年以来执行完毕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典型案件54件,执行到位标的2648万元。

来源:扎兰屯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