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发|首席商业智慧
  • 作者|首席商业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引言:B1、B2层成为了香饽饽。

都说民以食为天,口腹之欲,人生大事也。中国人民对于美食的热情总是那么直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来到商场里,大家可以直观地感受到B1、B2楼层是最多人流,也是最有烟火气息的。

去年开始,就兴起了一种“逛商场”的模式——只逛不买,奉行的是“既愉悦了身心,又守护了荷包”的美好法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腾讯谷雨在去年9月收集了话题#现在逛商场只逛不买了##全国逛街统一流程#相关微博下的6400多条评论,把年轻人逛商场的目的总结为几大类型。

其中,占比最高的37.6%就是饮食类,吃饱喝足逛商场,主打的就是一个增加客流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逛商场能赚到我钱的只有餐饮业”、“有点钱全炫肚子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能想到,曾经被各商业地产嫌弃的美食广场,如今却重新焕发活力,甚至成为了商场里的流量担当。

说起国内最为知名的平价美食广场,大食代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品牌。

只可惜,大时代没能抵挡住时代的滚滚潮流,如今被地产和消费者双双抛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当下,美食广场这个业态又重新翻红了,只能叹时也,命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食广场,扛起商圈流量大旗

放在以前,餐饮这个业态只是在商场里作为零售业的补充,并且零星分布在各个角落,高高在上的商场是瞧不上的。

然而,没想到的是,如今这个曾是旮沓的小配角却成为了商场里的“主角”。

逢节假日和周末,商场里排队最多的就是餐饮行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甚至为了吃上一顿网红餐厅,不惜排队等待一两个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不少“没落商场”,都是靠餐饮重新“支棱”起来的。

比如位于深圳上梅林中康路的卓悦汇,开在被称为“CBD后花园”的梅林片区,开业的时候可谓是“意气风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以98%的开业率,160多个品牌首进梅林的姿态,在当地掀起了一股热潮,2016年开业当天更是迎来了20万的客流量。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含着金汤匙出世的商场,前几年却进入了销售增长瓶颈期,排名也在深圳的商圈里下滑了好几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业的时候,卓悦汇就很注重餐饮这部分,于是在当时就有媒体分析是由于卓悦汇餐饮比重过大导致的业绩一直停滞不前。

毕竟,餐饮在那个时候还不是香饽饽,大家都觉得商场就是逛街的,吃只是“顺便”的事。

结果没想到,卓悦汇这个被认为是“劣势”的业态,如今却转变为了它的优势。

如今,卓悦汇的品牌调整也越来越侧重于餐饮,而且在主力餐饮上引进了更多的网红品牌完善其餐饮矩阵,主打年轻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年轻人爱的茶饮品牌“阿嫲手作”、网红火锅“怂火锅”,以及网红炒货“薛记炒货”……

卓悦汇B1、B2层的小梅林美食广场,以单价20-30元的小食快餐和茶饮为主,可以看到里边客流量不少,不少品牌门店的外摆区都坐满了人,甚至有很多是背着双肩包的港客,更是成为了周边白领们的午餐食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卓悦汇还发挥了其餐饮的优势,将大众点评的好评落地到必吃榜的榜单,吸引消费者来打卡。

据最新披露,2023年卓悦汇年度业绩吸金25亿,客流达2500万人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独有偶,餐饮首店的入驻更是能够为商场带来话题度和流量。

去年8月份,霸王茶姬旗舰店在北京合生汇开业,这是品牌在北京的首店,霸王茶姬的“北京第一杯”,在开业当天便上演了京城茶饮圈久违的一杯难求,排队近2000杯,等4-5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见,餐饮几乎已经成为了商场最有效的引流手段了。

这样的情况不是个例,如今大部分商圈餐饮配套比例都在不断提升。

根据虎嗅的报道,2024年商场中餐饮业态的占比已经从10%-20%左右同比提高至30%以上。

商场甚至不惜“自降身价”,推出减租金、推补贴等一系列的政策吸引有实力、有流量的连锁餐饮品牌入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风光无限的商场,“购物中心”已经是徒有虚名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并非是期望中的购物主力军,而是吃货大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型商场,唯一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只有他们的口腹之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月薪两万,都逛不起商场?

其实商场把曾经看不上眼的餐饮业态当成了“救命稻草”,也是被逼无奈的。

毕竟在互联网经济下,受电商等新业态的冲击,实体零售生存空间逼仄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了。

一波一波的倒闭潮中,商场和百货中心就占据了“半壁江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隔一段时间就会听到哪个商场倒下了,或者是哪个百货中心关闭了。

据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统计,2023年全国范围内有21家百货商场停业闭店,关店的都是曾经风靡一时的老百货店了,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长。

倒闭关店的、命悬一线的、苦苦挣扎的......这都是当前的现状,商场太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段时间,微博更是有一个话题上了热搜,#你有多长时间没有逛过商场了#,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共鸣和热烈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都是途经,进去借厕所,避雨,或者兜近路。”

很显然,越来越多的人不爱逛商场已是不争的事实了,商场里火爆的门店除了餐馆、奶茶店外就是电影院,零售类的几乎都是门可罗雀。

“我经常逛,毕竟我要一圈圈地转上去,转到五楼买杯咖啡或者奶茶,再一圈圈地转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的商场,逛累了找个地方歇会,吃点东西。

现在的商场,吃饱喝足了去散散步,消化一下。

不得不承认,如今消费者逛商场的方式,早已发生了变化。

这也导致了商场的定位开始随之变化,说实话,很多商场是越来越像“大型食堂”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且渐渐地,商场从“卖货属性”逐渐转向了“社交属性”。

尤其是去网红餐厅打卡、拍照,更是成为了当下年轻人的社交标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消费者有如此的转变,还是由于大家消费更加理性了,毕竟在大环境下,人们对于未来的收入预期都很悲观,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手头里有钱才是最具安全感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在这波反向消费潮下,商场一贯的高端人设优势不再,毕竟动辄几千一件的衣服,还是会让人的心情从头凉到底。

也不怪会有 #月薪两万不敢在商场买衣服# 这样的话题热搜了,消费者是活得越来越清醒和透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零售巨头也来掘金“餐饮”

事实上,餐饮这块“肥肉”,不只是商场盯上了,就连商超也打起了餐饮的主意。

永辉超市就在福州的门店就推出了极具性价比的独立快餐店——永辉食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食堂采用“现炒现做”自助模式,拥有20多个SKU,包括荤菜、半荤菜、素菜和汤羹类等。

价格方面十分亲民,素菜每份1-3元,半荤菜每份6元,荤菜则在8-16元之间。算下来,一荤一素加米饭也只需要15元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永辉推出的这个食堂,由于物美价廉而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

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以前福州这家永辉都没什么人,自从开设了食堂后,一到饭点就满人,吃完饭后顺便逛超市的人也多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最近的盒马也在广州全市门店推出了“平价快餐”服务。

自选快餐三荤一素19.8元、梅州腌面客亲腌面9元、潮汕牛肉汤粉22.8元、梅州腌面搭配枸杞叶三及第汤18.9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盒马的小食堂就餐区也十分热闹,在就餐的时间同样是人满为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场餐饮化收割“穷鬼”

纵观每个商场火爆的B1、B2楼层,其实可以发现主要都是以平价美食为主的,人均消费大多在40元以下。

说到底,还是目前的消费者更需要平价的餐饮,不管是几层,其实本质就是性价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理性消费的心态盛行,让线下消费风向直接转变了。

如今的餐饮界,最火的词莫过于“穷鬼套餐”了。

不管是高端餐饮,还是连锁餐饮品牌巨头,都用这个词收获了一波波的流量,收割了一批批“穷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麦当劳13.9元的“1+1随心配”、9.9元的咖啡、德克士9.9元任选2件、最低4元一杯的喜茶、3元的米村拌饭,各餐饮品牌不断下探价格,同时也在不断刷新大家对“吃顿饱饭”的价格期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见,其实商场将平价餐饮引进来,无非就是看中了它们的流量,这是在顺势而为下做出的灵活选择。

只能说,想要打开消费者的钱包,真的不容易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您会在商场里买衣服吗?对于当下这种“只逛不买”的逛街方式,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首席商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