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市融媒体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近年来,我市坚持“决心下够、规划先行、长短结合、注重基础、讲究科学、廉洁高效”的工作思路,全力推进阳化河流域治理。今年上半年,沱江支流——阳化河简阳段水域已连续六个月达到地表III类水水质,符合治理目标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站在施家镇红日大桥上远眺,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阳化河如同一条玉带绕在绵延的丘陵之间。郁郁葱葱的农田,碧绿清澈的河水相映成趣,不时有水禽在河面嬉水觅食,一派恬静舒适的田园景象。

“漂浮物现在少多了,天蓝水清,环境和空气都好。”阳化河治理三年的成果,让从小生长在河边的两位捞漂工人杨贵付和汤永安有着直观的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治理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治理前

回想起三年前的阳化河,施家镇干部苏建波作为全程参与治理的见证者,为我们描述了当时的景象,“那时的阳化河,由于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水面上布满了浮萍、水葫芦、水白菜等水生植物。”然而,在经过这两年不懈的治理工作后,这些曾经泛滥且危害河道环境的植物已经消失无踪,阳化河重新焕发出绿水青山的生机与美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提升阳化河地表水质的等级,施家镇根据全市整体安排,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性措施。加强河长制管理,明确河长责任,制作并完善《施家镇阳化河水质达标攻坚作战图》,对阳化河及其支流制定了《水环境保护方案》,实施黑臭河渠截污和病害管网整治项目,解决雨污混流和污水溢流问题,开展水产养殖排查,指导养殖户进行尾水治理,确保达标排放。同时,动员民间护河队伍,引导群众参与河湖保护。这些措施有效改善了阳化河水质,促进了水质环境向好的转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质的改善,也为施家镇整体环境质量提升提供了助力。曾经的脏乱样貌变成绿水环绕,也让河畔成为了周边群众休闲、散步、亲水的绝佳选择。同时,也促进了施家镇农业生产方式从过去的粗放农业生产方式往集约化转变,农药、化肥的用量明显减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简阳市高位推动,集聚合力,四川省、成都市相关领导多次来简调研督导阳化河治理工作,组建阳化河流域水质达标工作专班,形成了上下齐心、齐抓共管、履职尽责的强大合力。据市生态环境局介绍,我市联合省环科院、成都市环科院等专家团队,深入分析阳化河流域生态环境容量、污染来源、污染因子、水质变化趋势等情况,科学编制“1+1+1+N”阳化河流域综合治理方案,建立1张水生态治理攻坚任务清单、1张工程项目清单、1张加密监测点位表和13张责任清单,加密监测频次,提升水质预警监测能力,确保问题早发现、早处置。阳化河各项污染物指标逐年下降,地表水III类目标已经实现。

记者 | 樊九思 宋林

编辑 | 郑玥岚

责编 | 胡禹

审核 | 段晓燕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有涉及版权、新闻线索等事宜请联系028—272220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击在看 会有更多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