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日本,一位看起来貌美优雅的女士跪坐在地上,对着面前百十人说道:“来吧,你们可以随便剪下我身上任何一处地方的衣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出这个特殊要求的女士名叫小野洋子,是一名有名的行为艺术家。小野洋子出生于1933年,家境十分的优渥,父母皆是日本的贵族。
小野洋子从小就要按照父母的要求学习贵族的礼仪和文化。或许是因为长期处于这种压抑之下,小野洋子的心中渐渐产生了反叛的心理,她并没有向父母所期望的那样成为一个标准的贵族淑女,而是终日沉迷于一些猎奇的文化当中。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也正是小野洋子刚刚成年的时候,欧美国家出现了一种十分前卫的新型艺术形态。
在这种艺术形态之下,艺术家们要通过策划一个活动或是一种行为来表达自己的理念和文化内核,这种艺术形态后来也被我们称之为行为艺术。
在那个年代,这种新型的艺术形态一出现,就立马受到了各国艺术家的青睐。受到这种艺术潮流的影响,小野洋子也决定投身到行为艺术当中去,而她本人后来也成为了世界范围内较为出名的行为艺术家之一。
32岁的那一年,小野洋子进行了一场名为《切片》的行为艺术。在这场活动中,小野洋子需要跪坐在地,任凭观众们剪下她衣服的一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场有关人性的测验,这些观众们无需对自己的行为承担任何的后果。
行为艺术听起来是一种很酷很前卫的艺术形式,但实际却十分的危险,小野洋子的心里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在准备活动之前,她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建设,想着即使对方要拆掉她的一根肋骨,她也要笑着面对。
可现实真的会如小野洋子设想的一样简单吗?
在活动开始时,小野洋子穿着一身黑色正装跪坐在了舞台的中央,而她面前摆放的则是一把锋利的剪刀。之后,她开始随机邀请台下的观众上前剪下她的衣物,位置和大小都由观众决定。
一开始上台的是一位女性观众,她十分拘谨地剪下了小野洋子袖子上的一块布料。随后又陆续上来了几名观众,他们也只是十分保守的剪掉了小野洋子裙摆或衣袖的布料。
直到后来,有一位英国的男性观众走到了台上,他毫不客气的用手中的剪刀将小野洋子的外套剪开,随后又将小野洋子穿在外套里的白色背心全部剪下,临走的时候还将小野洋子内衣的两根肩带也剪断了。
为了不让自己走光,小野洋子不得不用手按住了内衣,而她此刻再也维持不了微笑的表情,神情变得有些绝望。而这名男性下台之后,台下的许多观众仿佛受到了他的鼓舞一般,都不再保守,上台时剪起洋子的衣物毫不客气。

最后,小野洋子全身的衣物都被剪成了碎片,她也一丝不挂地哭着走下了舞台。
在十几年后,一位意大利的艺术家也做了类似的测试。艺术家玛丽娜先将自己彻底麻醉,而麻醉的药效可以持续六个小时之久。
在这六个小时中,玛丽娜需要配合地坐在一把椅子上,接受观众从面前的桌上拿起道具对她的身体做出任何一种举动。而桌子上的道具种类十分繁多,从鲜花水果到锯子铁链。
一开始,人们的动作都还很温和,但在发现玛丽娜真的不会动的时候,便有人用图钉扎进了玛丽娜的身体里,有人用玫瑰花刺进了她的腹部,还有人用小刀划破了玛丽娜的皮肤。
而在此之后,更是有人直接拿起了桌上的手枪对准了玛丽娜。最后,玛丽娜从麻醉的药效中恢复了理智,但此时的她身上满是被人们伤害的伤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名勇敢的行为艺术家,用自己的身体试探到了人性的边缘,让我们见识到了人性的丑恶。这也证明,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的律法和约束,即使是在文明社会,穷凶极恶的罪行也依旧在大行其道。
更加值得人们深思的是,小野洋子的行为艺术结束后,她要求所有的观众将手中的衣服碎片送给自己身边最爱的人。
如果说,剪下小野洋子的衣物代表着一种暴力,那么那些衣服的碎片就是恶的证据。试问,谁能够接受自己最爱的人最阴暗的一面呢?谁又愿意将自己最恶毒的一面展示给最爱的人看呢?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这个社会有时看上去才有着一种十分虚伪的美好。

如今,已经八十多岁的小野洋子依旧坚持着探索人性,用一场又一场的行为艺术揭示人性最深处的一面。
有人认为她所做的一切毫无意义,揭露人性本恶却又无力改变,只会给社会带来更多的痛苦。可洋子却认为,唯有正视“恶”,才能拥有对抗“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