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陈毅到上海一家面馆吃饭,正吃着,一老农走了进来点了一碗阳春面,陈毅见状当即勃然大怒,喊道:“去把你们老板叫过来!”
1949年,上海解放之后,陈毅元帅成为了上海人民政府的首任市长。
当时上海的问题有很多,涉及到方方面面,而且可以预见的是,上海在未来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中肯定要起到“火车头”的作用,所以陈毅市长任重而道远。
陈毅知道,自己要想真正改变上海的现状,那就应该到基层去走一走,看一看,与基层民众面对面地对话,了解他们目前需要什么,未来想要什么,于是,陈毅在上海任职期间,经常轻装简行,深入基层。
有一天,陈毅又一次以一个普通市民的身份走上了上海街头,身边没有别人,只跟着他的秘书。
两个人在城市里转了半天,马上就快到饭点了,恰好陈毅看见不远的地方有家面馆,人来人往,看着生意不错的样子,于是陈毅市长笑着和秘书说道:“走,咱们也去看一看现在老百姓吃的怎么样。”
两人刚跨过门槛,店小二对两人稍作打量之后马上笑容满面迎上来,问道:“两位吃点什么?”
陈毅看了看挂在墙上的菜单,说道:“来两碗阳春面吧。”
店小二马上冲着厨房的方向大喊:“一十,阳春面两碗。”喊完之后就热情引导陈毅两人入座,在这个过程中还不断向陈毅他们夸自家的阳春面是多么多么好吃,几十年的老招牌了,手艺如何如何正宗等等。
店小二下去之后,陈毅还在连连赞叹这家店的服务热情周到。
很快面就端上回来了,陈毅看见不仅面的分量给的很足,就连肉都是铺得满满一层,于是更加高兴了,笑着对秘书说道:“看来如今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提高不少嘛。”说完两人就开始大快朵颐。
没一会,面馆里又进来一个老人,看起来面黄肌瘦,穿得也不是多么干净整洁,陈毅看见之后,就想邀请老人过来一起坐,也好了解一下如今农村地区老百姓的生活情况。
然而,让他诧异的是,这次店小二却没有主动迎上去,就像没有看见老人一样。
老人在门口手足无措地站了一会儿,似是害怕给店里添麻烦,拣了张靠墙角的桌子坐下了,店小二这时候仍然没有过去问老人要吃什么。
老人等了好久,看店小二一直没有过去的意思,才壮着胆子说道:“我要一碗招牌面。”
这时候店小二才用很不耐烦的语气冲厨房喊道:“十一,阳春面一碗。”
这时候陈毅已经发现事情不对劲了,但他还是决定静观其变,想看看事情最终会是什么样子。
没过多久,老人的面端上来了,陈毅发现不仅肉片少得可怜,面的分量也没他们碗里的多。
陈毅看到这里生气了,把店小二叫过来,质问他:“为什么同样是阳春面,老人碗里的分量差那么多?你喊的为什么也不一样?”
店小二虽然不懂他们为什么要这么问,但还是认认真真回答道:“城里人来了喊一十,农村人来了喊十一,这是我们这里的规矩。”
陈毅终于怒不可遏了,让店小二把老板喊来。
老板来了之后,陈毅就苦口婆心地教育他:“现在都进入新时代了,怎么还搞封建社会那一套?区分什么城里人和农村人,要人人平等!”
老板一开始也懵了,心想这谁啊,怎么多管闲事。
秘书看出了老板的心思,于是主动点破了陈毅上海市长的身份。
老板和店小二知道后,连连向陈毅道歉。
陈毅说道:“你们不应该向我道歉,而是应该向老人道歉。”
于是老板和店小二又连连向老人道歉,并给他上了一份和陈毅他们一模一样的阳春面,向陈毅保证以后坚决改正,永不再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