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不少读者问我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这个药有没有安全隐患,恰好又在朋友圈看到李清晨医生吐槽这款儿科“神药”,所以今天决定展开说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医生吐槽的《儿科“神药”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到底该怎么用?》这篇文章来自公众号“中国药店”,而该公众号隶属于由卫生部主管的《中国药店》杂志。虽然是官方杂志,但我们还是应该本着科学求真、不迷信权威的态度,对该“神药”一探究竟。

首先,“神药”这个称号是哪里来的?

官方媒体鼓吹“神药”本身就是一种非常不严谨的行为,按照基本常识,当我们看到某种药物被冠以“神药”称号时,非但不应轻易相信,反而应加倍警惕——“神药”的称号是哪里来的?是行业共识,还是营销话术?

其次,该药是否有符合科学定义的药理学研究?

按照这篇文章的介绍,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的“药理”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实用医药基础》(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的定义: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药物作用机制的一门科学,主要包括药效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两个方面。前者是阐明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原理,后者阐明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等过程,及药物效应和血药浓度随时间消长的规律。”

显然,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的所谓药理学,依然沿用了传统的阴阳五行那套理论,并不符合科学定义。

第三,这个药有临床试验数据吗?

按照该药说明书的介绍,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曾“于1999年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行400例临床试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遗憾的是,我查询了该药物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的临床试验记录,没有找到任何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曾经在以往的多篇文章中介绍过,在2015年之前,国内药监局对于药物的监管并没有那么严格,因此临床试验记录难以查询,也就不足为奇。

但奇怪的是,既然该药曾经进行过400例以上的临床试验,那么为什么其【不良反应】【禁忌】与【注意事项】均为“尚不明确”呢?

第四,该药是否存在毒副作用及安全风险?

读者需知,如果某种药物的【不良反应】标注为“尚不明确”,并不等同于该药物对人体没有不良反应,而是——制药厂也不知道。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药物的成分进行分析。

根据药物说明书,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的药物成分包括连翘,淡豆豉,薄荷,荆芥,栀子,大黄,青蒿,赤芍,槟榔,厚朴,黄芩,半夏、柴胡、甘草。

下面是其中可能存在安全风险的成分:

荆芥: 有肾毒性。

大黄: 可能会干扰胆红素代谢途径,导致黄疸。可能会引起肝细胞退行性变化、前列腺上皮肥大或增生。

槟榔: 属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1类致癌物,在土耳其、新加坡、阿联酋、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被认定为毒品,并被众多欧美国家禁售。有肾毒性

厚朴: 有肾毒性。

柴胡 有肾毒性,其主要成分柴胡皂苷可能导致肾上腺肥大、胸腺萎缩,使人体免疫功能降低。

由此可见,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的十几种成分中,有接近一半具备安全隐患。

所以,我们真的有必要冒着这些风险,给孩子服用这款疗效存疑、连临床试验记录都查询不到的“神药”吗?

我的意见和李清晨医生相同:

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