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2年尼克松历史性的访华以来,中美关系实现了从冷战的对峙到和解与合作的历史性转变。

在这一过程中,亨利·基辛格博士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不仅是中美高级别对话的常客,也是冷战时期外交政策的设计者和执行者,尤其在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中,他的角色尤为关键。

基辛格一生与毛主席有五次会晤,每一次都是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进行的深入对话。这些会面通常持续数小时,充满了实质性的交流与相互理解的探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辛格在他的回忆录中多次提到这些历史性的瞬间,表达了对毛主席人格魅力的深刻敬佩。他描述毛主席不仅政治智慧非凡,还具有一种难以言表的魅力和影响力。基辛格特别指出,毛主席身上似乎拥有一种超凡脱俗的力量,一种几乎可以感觉到的压倒性魄力。

基辛格首次访华躲避毛泽东

1971年7月,基辛格作为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特使,承担了首次秘密访问中国的重大任务。这场行动不仅可能改变冷战的格局,也预示着结束中美长达数十年的隔阂。

他对行程表面上是在亚洲进行一系列正常的国事访问,但这每一站的访问都是为了隐藏他们的最终目的,暗中访问中国。

基辛格一行人从西贡到曼谷,再到新德里,等到达巴基斯坦后,他就会找个理由停留在巴基斯坦。因为此前美国一直通过巴基斯坦与中国改善关系,而基辛格此次也会在巴基斯坦秘密踏上前往中国的飞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巧的是,还没有到达巴基斯坦,基辛格的身体却率先犯起了胃病。为了计划顺利进行,基辛格强忍痛苦,前往巴基斯坦。

在巴基斯坦,基辛格应邀参加了一个便宴。宴会上,他的胃病再次发作,这时他不再忍耐,捂着肚子,表现出了剧烈的不适,以此作为由头,他成功留在巴基斯坦休养。

幸运的是,当时南亚正流行痢疾,他的病症并未引起其他宾客的特别注意。

在这场“病痛”的掩护下,基辛格在离北京四千公里的巴基斯坦军用机场,他戴上了宽檐帽和墨镜,彻底伪装自己,准备这一跨越历史的一步。

1971年7月9日中午,基辛格乘坐的专机降落在北京南苑军用机场。当飞机舱门缓缓打开时,基辛格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踏上中国领土的美国高级官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辛格抵达北京后,被安排下榻于历史悠久的钓鱼台国宾馆5号楼。

安顿下来不久,周恩来总理便前来访问。两位政治家在那宽敞的会议室内碰面,此时的基辛格心中既充满了期待也有所顾虑。周恩来总理的到来,给了基辛格一种深刻的国际外交的体验,两人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交换了各自对于未来中美关系的看法。

虽然基辛格先一步来到了中国,但却没有面见中国最高领导人毛主席,当时每一个国家政要来中国,都以收到毛主席的接见为最高礼遇,为什么基辛格不提出面见毛主席的要求呢?

其实这是基辛格在深思熟虑后做出的选择,他很清楚美国总统尼克松是希望成为第一个见到毛主席的美国官员的。所以即使在他提出见毛主席,毛主席就会见他的情况下,他还是按捺住了自己的愿望,将成为第一个见到毛主席的美国官员的机会留给尼克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不久,他就迎来了第一次见毛主席的机会。

第一次见到毛主席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的历史性访问给冰封已久的中美关系带来了转机。

在这个日子,首都机场的迎接场景充满了庄重与期待。周恩来亲自迎接尼克松总统及其随行的美国国务卿基辛格。

午宴过后,尼克松与基辛格被告知毛主席将在中南海接见他们。这是基辛格首次与毛主席会晤。在周恩来的陪同下,他们乘坐红旗轿车,穿过北京的大街小巷,最终来到了中南海毛主席的书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的书房不同于普通的国家领导人办公室,它更像是一位学者的隐居之地。四周墙边的书架上摆满了书籍和文稿,桌上、地上同样堆着书籍,充满了浓厚的学术氛围。进入房间的瞬间,毛主席便从沙发上站起来迎接来宾,尽管他的健康已大不如前,但他依旧保持着东方礼仪的传统,表示出对客人的尊重。

毛主席与尼克松和基辛格热情握手,但这时他的身体已经不太好了,他因为支气管炎和肺气肿而频繁咳嗽,但他的目光仍旧敏锐,在与两人的交谈中,他直言不讳地提到自己的言语已不那么利索。

当他与基辛格握手时,久久地注视着对方,认可地点头说自己听过基辛格的名声。基辛格也回应自己很高兴见到主席。

接着,毛主席用调侃的口吻提出要与基辛格探讨哲学问题,此时的基辛格已经从语言中领略到毛主席的个人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话中,尼克松提到此次访华可能会引起一些反对声音,毛主席点头同意,并举例中国国内的情况,告诉他们有时会失败,也总有重新开始的机会。

这次会晤对基辛格而言犹如一场“瓦格纳歌剧的序曲”,他逐渐理解到毛主席的话中有多重含义,像是紫禁城的庭院,层层递进,深不可测。

毛主席以一种近乎玩笑的方式结束了会晤,他谈到自己过去的激进言论,提醒基辛格不要过于认真地看待那些挂在中国墙上几十年的口号。

基辛格也从此次会晤中得知中国是要以互不侵犯的态度与美国建交的。此后基辛格又为中美关系再次与毛主席相见。

解决两国的外交问题

1973年,基辛格再一次来到中国,此次正值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基辛格将有关情况告知我国,再次与毛主席见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和基辛格在钓中南海就多个棘手的国际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当话题转向了长期悬而未决的台湾问题时,毛主席明确的表示要解决中美外交关系,美方应该断绝与台湾的关系。

毛主席坐在宽大的椅子上,面对着美国的国务卿基辛格,他十分坚定而直接的表示:我们必须明确区分美国与我们的关系,和我们与台湾的关系。

他继续解释,只要美国能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中美之间就有可能彻底解决外交关系的问题,就像之前与日本的关系正常化一样。毛主席清楚地知道,这一步虽然复杂,却是必须迈出的。

台湾问题已经成为中美关系发展中的一块绊脚石,自从15年前的大使级会谈开始,这个问题就一直未能得到解决。尽管1972年的上海公报为双方提供了一定的共识基础,宣布“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并承诺逐步撤出美军,但实际的外交进程仍然缓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的态度既坦诚又宽容,他告诉基辛格,世界上的事不应看得太死,台湾虽然重要,但不应成为双方关系发展的绊脚石。他甚至半开玩笑地说,台湾就是那么一个岛,一千几百万人,暂时没有台湾也可以,一百年以后再来。但对于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他希望不要等那么久。

基辛格听后对毛主席说,他认为美国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进程将会比毛泽东设想的快得多。

他解释说,尽管美国国内形势使得立即断绝与台湾的外交关系具有一定的困难,他已经向总理表明希望在1976年之前完成这一过程。

毛主席回应说,具体的时间表由美国决定,中国方面不会催促。他的态度显示了一种战略的耐心和对更广泛国际关系的考虑,同时也表明了对香港和澳门问题的慢处理策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辛格深知在台湾问题上取得进展的重要性,他明白未能解决此问题会使美国在国际上处于不利地位。他强调,双方在台湾问题上有着清晰的谅解,并且美国将信守承诺。他补充道,中美之间的联络处正在进行有益的工作,以促进这一过程。

毛主席最终强调,与台湾的关系问题不应被过度放大,整个国际问题是重要问题。他的这番话,将两国的外交关系放在了更大的国际政治格局中,提醒基辛格考虑更宽广的战略视野。

压倒一切的魄力

1975年10月21日,基辛格在邓小平等中方官员的陪同下,缓步进入了中南海。

当基辛格再次步入毛主席的接见室时,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沉重感。他面对的是一位曾经雄才大略、如今却疾病缠身的老人。毛主席虽然坐着,却显得颇为疲惫,但从他坚毅的眼神中,人们仍能感受到昔日那位一手掌控天下的领袖的锐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话刚开始,毛主席并没有掩饰自己的身体状态,他坦然的对基辛格说:“你知道我浑身都是病。我很快就会上天堂了。”这种直率和坦诚,是毛泽东对自己生命终点的清晰认知,也反映了他超乎常人的气度和从容。

虽然身体每况愈下,毛主席的思维仍旧锐利、深邃。这时他谈话已经变得很困难了,需要唐闻生和王海容不断地核实,有时甚至需毛主席自己用笔写下来,确保表达的准确性。

但在关于中美关系及台湾问题的讨论中,毛主席依旧用有力的手势强调了自己的立场,反复提及1972年《上海公报》的内容:“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在基辛格尝试展现出双方平等互利的姿态时,毛主席毫不迟疑地指出了其中的矛盾:“如果双方都无所求于对方,你到北京来干什么?如果双方都无所求的话,那么为什么我们要接待你和你们的总统?”这既是对基辛格立场的质疑,也是毛主席在外交策略上直接而坚定的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会谈中,毛主席运用了“燕子低飞,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比喻,形容当时的国际形势及基辛格的角色,暗示着虽然国际局势不稳,但中美两国的合作是必要且迫切的。他对基辛格在中美关系中的努力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访华“跑出了名”,这不仅是对基辛格个人努力的认可,也是对中美关系未来可能带来的积极变化的预期。

基辛格被毛主席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他对毛主席的判断力和决断力印象深刻,认为没有任何一个政治领袖能像毛主席那样展现出强烈的意志力和战略视野。

他感叹道:他身上发出一种几乎可以感觉到的压倒一切的魄力。毛泽东的确能让人体会到力量、权力和意志的共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