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4年7月的到来,我国中东部地区的正迎来令人瞩目的天气变化——今天下午可以看到梅雨带在逐渐“竖起来”,以洞庭湖为中心东侧雨带已经北抬到湖北安徽,西侧细长的雨带正逼近广西北部,这是一个气旋正在形成的表现。明天主雨带将贯穿从广西到江苏之间广大地区,湖南依然是暴雨重点,广西湖北也是雨势强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江浙沪本周连续高温确定

在刚刚过去的6月,持续赖在我国南方的梅雨是近些年难得一见的典型梅雨,但这典型的梅雨带也着实威力凶猛,例如湖南,长沙历史最久的国家站刷新了最多月雨量纪录(640.3毫米),原纪录为著名的1998年长江流域大洪水时录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随着时间进入7月,我国中东部地区的梅雨形势即将发生转变,根据中央气象台的预报,7月2日开始,浙江杭州等地将出现连续的35度及以上高温天气。而这种高温天气似乎在本周内看不到尽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副热带高压的北抬无疑是本次高温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最新的气象数据,副高中心脊线将从台湾、福建、广东一路北抬,直至浙江、江西、湖南一线。这个过程将于7月3日前后完成,长江下游地区将迎来一段长时间的高温天气,尤其是长三角地区。这一带的居民将面临连续的酷热高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今年梅雨彻底结束?

高温来袭,不仅仅是单纯的高温数字让人不安,更重要的是这种高温伴随着高湿度。据超级计算机模拟显示,在江浙沪多地高温之际,湿度也将保持在较高水平,像是上海市区,7月4日出现高温的下午,同一时刻相对湿度还将超过60%。这意味着,江浙沪将面临的是一种体感非常难受的湿热高温。这种湿热的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尤为明显,容易引发中暑等健康问题,大家需多加防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年的梅雨季节,江浙沪地区总是离不开连绵不断的降雨。今年的梅雨季节,似乎也没有例外。然而,在副高北抬的过程中,长江下游地区的梅雨似乎即将画上句号。根据中央气象台的预测,7月1日至2日,长江中下游地区将持续强降雨,但从7月3日开始,降雨将明显减弱,4日至8日进入降雨间歇期。这是否意味着梅雨季节的结束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警惕二段梅

答案或许并不那么简单。虽然本次副高北抬带来的高温天气看似是梅雨季节的终结,但超级计算机的模拟结果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模拟显示,7月11日前后,随着西风带冷涡的南下打击,东亚副热带高压将出现一次崩溃,代表副热带高压范围的5880线将直接退回到广东福建一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季风主雨带的位置和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密切相关,这一过程的出现,意味着北抬的雨带可能会因此再次南落,南方可能迎来二段梅,即梅雨季节的第二阶段。这种情况在气象学上并不少见,通常与副热带高压的崩溃有关。中央气象台目前预报认为,10日前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将再度出现强降水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副热带高压的崩溃,是二段梅形成的重要原因。目前已有多个数值模式预测指出,7月10日前后,副热带高压将发生崩溃,南方地区可能再次迎来强降雨过程。这一现象,对于江浙沪地区的居民来说,可能带来不小的影响。特别是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高温天气之后,突然转为强降雨,这种天气的急剧变化,对日常生活和生产都会带来不小的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倒黄梅这种现象虽然并不少见,但在部分年份,它是特大洪水的导火索——
1998年7月6日起,阴云密布的武汉终于放晴,雨带向北褪去。设在吴家山的国家气象站,连续9天测到35度以上高温,最高达37.7度;市区大部连续一星期滴雨未下。很明显,梅雨已经结束,长江中下游特有的“伏旱”正在发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刚经历过洪水的长江武汉关,也开始吃下定心丸。7月7日起,武汉关水位持续下降;连降11天后,7月17日的长江水面,已降到今天的警戒水位以下。看起来,1998年的洪水是个急性子,虽然第一波洪峰异常凶猛,但总体后劲不足,似乎远不能和1954相比。然而此时,控制长江流域的副热带高压已萌生退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般年份,副高随季节起舞,暮春时抵达广东沿海,初夏时登上福建台湾,盛夏时控制长江流域,甚至远上华北东北,然后再后退。但1998不同,在1997-1998年超强厄尔尼诺的背景下,让副高南撤更加容易。7月15日起,副高撤退的信号就延绵不绝,它一会儿北上,一会儿南下,总体在小碎步后退;到了7月18日起,中西伯利亚冷涡南下到我国东北,停了下来。它一边旋转,一边不断抛下冷空气。在连续骚扰之下,疲弱不堪的副高主体终于坚持不住,7月20日一路小跑撤回太平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月20日夜间,积雨云在武汉鹦鹉洲附近腾空而起,像爆米花一样迅速扩大,到7月21日白天已太空可见。潮湿的气流在武汉上空搅动,急剧爬升十几公里,巨量水汽化为倾盆暴雨落下;而在气流上升过程中,地面形成了低气压,吸引更多潮湿气流加入,武汉的暴雨就这样一发不可收拾,几乎下了两天两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武汉同时,黄石也降下特大暴雨,重庆、四川、湖南冒出越来越多的、星星点点的暴雨云团,它们逐渐连结扩大,梅雨带再次于长江上空形成,臭名昭著的“倒黄梅”开始。长江干流水位应声而涨,更大的洪峰纷至沓来,武汉关水位一飞冲天,直奔历史最高纪录而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汉7.21特大暴雨是98抗洪中的标志性天气事件,甚至可以说是转折点。在这场暴雨后,长江全流域大洪水正式发生。武汉7.21暴雨告诉我们,洪水是凶猛的,也是狡猾的,更是极度考验耐力的。在气候异常年,暴雨减弱或暂时停歇时,千万不能放松警惕;在夏天还没过完,季风还没离开长江流域时,都要时时注意。尤其是今年在雨带北抬数日后就已经出现再次南落的态势,就更加需要警惕了,对于这种复杂多变的天气,大家需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做好相应的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的7月,对于江浙沪地区的居民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个月。从梅雨转为多日的晴热高温天气,到可能出现的二段梅,天气的变化不仅考验着我们的应对能力,更提醒我们关注气候变化的影响。在这段时间里,保持警惕,随时关注天气变化,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是我们应对复杂天气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