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三岁的洋洋平时由爷爷奶奶照顾,因为父母工作繁忙。爷爷奶奶洋洋非常疼爱,洋洋想买什么,他们都满足;即使洋洋做错了事,也舍不得责罚,最多只是轻轻训斥几句。偶尔洋洋的爸爸妈妈会轻拍几下教训,爷爷奶奶也总是护着不让打。

有一天,爷爷带洋洋去超市,把洋洋放在购物车里,推到水果摊前。爷爷忙着挑选其他水果,洋洋就坐在购物车里,伸手够到了旁边的葡萄。当爷爷快挑完水果时,店员突然喊道:“小朋友,不要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爷爷抬头一看,原来洋洋已经捏爆了好几串葡萄,手上全是葡萄汁。爷爷连忙掏出纸巾给洋洋擦手,却没有责骂洋洋,只是念叨着孩子又淘气了。

然后,他继续挑选水果,洋洋再次伸手去抓葡萄。这次店员看到后非常生气,过来阻止,大声呵斥:“小朋友,不要再动了!”

洋洋被吓得收回手,随即大哭起来。爷爷心疼得不得了,赶紧过来安慰洋洋,还怒斥店员:“不就是捏了几串葡萄吗?孩子这么小,不懂事,你至于这样吗?吓坏了孩子,你赔得起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店员听了爷爷的话,气得眼泪都快出来了,说道:“葡萄再便宜,也不是你家的。这么大的人,怎么就不知道管管孩子呢?”

爷爷听了,更是气愤:“我管孩子,用得着你插手吗?就几个葡萄,你一个年轻人这么不尊重老人,行,我全买了。”

店员不再争执,把所有葡萄打包给爷爷。爷爷气冲冲地拿去称重,然后把葡萄给了洋洋,让他继续捏爆,仿佛在挑战一样。

一旁的顾客看见这场景,纷纷议论,觉得这老人实在没有公德心,但爷爷置若罔闻,就自认自己是对的,昂首挺胸地走出了超市

爷爷奶奶疼爱孙子本无可厚非,但如果没有原则和尺度,只会宠坏孩子。

孩子在这种溺爱下,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长大后可能会变得蛮横。然而,有些父母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式实际上是在溺爱孩子。

02

生活中,溺爱孩子通常有这三种表现

满足孩子的每一个要求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应该被宠爱,孩子想做什么就让他们去做,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即使孩子的要求超出了父母的实际承受能力,父母一旦看到孩子哭闹,往往立马妥协。

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会认为只要自己哭闹就能得到一切,甚至在父母无法满足他们的愿望时,会恶言相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对家长的责骂不恐惧

过度溺爱的孩子在犯错时,对父母的责骂毫无畏惧。他们认为父母的责骂不痛不痒,反而在心里觉得自己是对的。这种缺乏敬畏的心理,会让孩子在做事时没有分寸,容易做出有违常理的事情。

面对孩子的哭闹,束手无策

有些家长面对孩子哭闹时,特别容易心软。一两次的妥协尚可,但如果经常性地妥协,孩子会习得这种方法来威胁父母。最终,父母不得不事事顺从,导致孩子越来越难以管教。

03

那么,如何避免对孩子的溺爱呢?

设立明确的规矩

家庭中应该有明确的规矩,让孩子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这些规矩可以包括作息时间、作业完成情况、家务分工等方面。

当孩子违反规矩时,家长应该给予适当的惩罚,如减少玩耍时间或者暂时收回电子设备,而不是一味地放纵。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能够逐渐理解规矩的重要性,并学会自我约束,养成良好的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做事情,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可以从小事做起,如让孩子自己穿衣服、整理书包,逐渐增加难度,比如让他们独立完成家庭作业、学会做简单的家务

通过这样的过程,孩子在生活中学会承担责任,面对困难时也会更加有信心。这样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还为将来独立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适度满足孩子的需求

对于孩子的需求,家长应该适度满足。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关爱和支持,比如在学习方面提供必要的辅导,或在娱乐方面给予适度的陪伴。

过分的满足会让孩子变得贪婪,而不加满足则会让孩子失去信心。因此,家长需要掌握好度,在满足孩子基本需求的同时,也让他们学会珍惜和感恩。

以身作则

家长应该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在日常生活中,家长的行为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家长如果在公共场合讲礼貌、遵守交通规则,孩子也会模仿这样的行为。

因此,家长应该注重自身行为的规范,以正面的形象影响孩子。通过言传身教,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果妈寄语

溺爱孩子不仅会影响他们的性格发展,还会对他们的未来产生不利影响。家长应该正确认识到溺爱的危害,采取科学的育儿方法,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设立明确的规矩,并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爱孩子,而不是溺爱孩子。

©图源网络|侵删

作者简介:果妈,家庭教育指导师,专注分享育儿知识、亲子教育经验、婚姻家庭感悟,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