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
“刘大爷,你这脚怎么回事啊?我上次嘱咐你的血糖控制方法是不是没坚持?”张医生皱着眉头看着刘大爷的右脚,那脚面浮肿得像个发面馒头,趾头上还多了一块暗紫色的斑。
刘大爷挠了挠头,满脸无辜:“医生,我可是天天按您的话来呢!糖少吃,饭也少添,还天天在公园溜达,怎么这脚突然就不对劲了呢?”
“很多人以为高血糖只看脸色、量血糖仪就行,殊不知脚部的变化其实是最早能‘报警’的地方。尤其是像您这种血糖时高时低的人,脚上的小变化往往就是大问题的前奏。”
刘大爷听得一愣,赶紧脱下鞋子又看看自己的脚:“哎哟,张医生,那您快说说,我这脚到底咋回事?”
张医生拿了只圆珠笔,边指着刘大爷的脚,边娓娓道来:“高血糖对血管和神经的伤害,最先就表现在脚上。”
咱们的脚远离心脏,血液循环本来就慢,再加上糖尿病患者血糖高,血液黏稠得像糖浆一样,血流速度更慢,养分供不上去,毒素排不下来,就容易出问题了。
刘大爷一脸懵:“可是脚不是好好的嘛,怎么会成‘报警器’呢?”
张医生用圆珠笔点了点刘大爷的脚趾,说:“您别急,我来跟您讲三个最常见的信号。第一个,就是浮肿。这脚一肿,多数人都以为是累的,其实不然。像您这脚面肿得厉害,又软又按不下去,可能是血糖控制不好的缘故。”
刘大爷瞪大眼:“我这浮肿还能和血糖有关?那我以前脚不肿啊!”
“您现在的肿胀说明血液循环变差了。血糖高会让血管壁变硬变窄,就像水管里卡了垃圾,水流不畅了,脚自然就‘泡’起来了。”
刘大爷赶紧又挪了挪脚,忍不住问:“那除了肿,还有啥信号啊?”
“这就是第二个信号——颜色异常。咱们正常人的脚,皮肤是粉红或者稍白的颜色,可一旦血糖高,血管堵了,供氧不足,脚的颜色就会变成紫红、深褐甚至黑色。您这块暗紫色的斑点,说明这部分的血液循环已经出问题了。”
刘大爷赶紧问:“溃疡是不是就烂脚了?”
“刘大爷啊,这可不是小事!糖尿病患者的脚一旦有伤口,愈合速度慢得让人着急,细菌一进来,那就像拆了篱笆的羊,防都防不住,最后严重了可能要截肢。这脚颜色要是有异常变化,咱可得马上到医院检查。”
刘大爷一听,脑门上冷汗都快滴下来了,赶紧问:“哎哟,那可怎么办啊!张医生,脚上还能看出啥别的问题?”
张医生叹了口气,把目光落在刘大爷的脚底:“还有个特别容易被忽视的迹象,那就是感觉异常。高血糖伤神经,尤其是影响感觉神经。您是不是觉得脚底经常麻麻的?或者像有蚂蚁在爬,又或者干脆连个针扎都没知觉了?”
“最近我睡觉的时候,总觉得脚底板痒痒麻麻的,有时候疼得像踩了小石子,可摸又没啥。”
张医生点了点头,语气里多了几分严肃:“对,这就是典型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信号。高血糖让脚部的血管供不上血,神经就‘挨饿’了,久而久之神经纤维退化,脚部的感觉就越来越迟钝。”
有的人到后期,脚被割破了都不知道,直到伤口发炎才发现,那个时候再治就麻烦大了。
刘大爷吓得瞪圆了眼睛:“张医生,照您这么说,我这是不是没救了?还能不能治好啊?”
“虽然这说明您的血糖控制得不够好,但问题还不是不可挽回。最重要的就是从现在开始把血糖稳住,另外加强对脚部的护理。”
刘大爷赶紧追问:“那脚平时应该怎么护理?”
张医生微微一笑:“护理脚是有讲究的。每天要用温水泡脚,水温别太烫,感觉异常的人很容易烫伤自己;选一双宽松透气的鞋子,别让脚趾头憋着;还有,天天检查脚底,看有没有裂口、小伤口,一旦发现,别犹豫,立刻来医院。”
刘大爷这才松了口气:“好好好,我回去就开始改,按您说的来!可我这血糖要是降不下来,这问题不还是会越来越严重吗?”
张医生点点头,语重心长地说:“降血糖是第一步,关键在于饮食控制。只要把血糖稳住,脚的问题就能控制得住,咱也能避免更大的麻烦。”
好在您现在发现得早,最关键的是赶紧把血糖控制住,同时还要注意护理脚部。第一,每天用温水泡泡脚,但记住水温不能太高,防止烫伤。
第二,选一双舒服的鞋子,别穿太紧的,防止压迫血管;第三,勤检查脚底有没有伤口、裂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关于血糖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
[1]丛媛.应用食物升糖指数为糖尿患者做饮食指导,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 ,2010-11-25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