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中国航展现已闭幕,而在为期六天的展览中,共有来自47个国家和地区的1022家企业参展,最终一共签订了总值约2856亿元人民币合作协议,成交各种型号飞机1195架。
也正是在这届规模庞大的航展上,俄罗斯军事技术合作局副局长米哈伊尔·巴比奇公开表示,莫斯科准备向中方提议联合生产最现代化的武器和军事装备,完成军用产品方面的互利科研试验设计工作,将中俄合作进程推向更高水平的先进合作形式。
实事求是地讲,巴比奇这一表态和俄方的行动紧密联系。本届航展除开主办方中国外,就属俄罗斯表现的积极,连国之重器苏-57战斗机都开来亮相,来华访问的绍伊古也特意延长了行程出席在现场。这一系列举动并非无的放矢,结合巴比奇所说的话,俄方或许是想借这次航展拉近与中国的关系,以求联合生产武器、降低国防压力。
中方的回应目前尚未见诸报道,但欧盟的回应来的很快。据观察者网最新报道,一名欧盟高级官员称,欧盟将向中方施压,要求就“一家中企正生产用于俄乌冲突的军用无人机”这一报道做出回应。这位欧盟官员还表示,如果“中俄之间在军事装备上的直接合作”,那么“这将产生后果”。至于是什么后果,这位欧盟官员没提。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盟以及北约在中俄军事合作一事上非常敏感,在没有任何证据的背景下多次指责中方“军援”俄罗斯,就算中方多次解释也是如此。它们能拿出证据来那也不是不行,关键迄今为止上述指责均建立在捕风捉影的背景下,这就更加剧了中方在相关问题上的不满。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曾对类似指责有过明确回应,强调中方从不拱火浇油、借机渔利,更不会向冲突任何一方提供武器,这一立场一贯明确。同时中国企业按照世贸规则和市场原则,同包括俄乌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展正常的经贸合作合情合理,轮不到个别国家指手画脚。中方将继续采取坚决有力措施,维护自身正当合法权利。
结合林剑这番话来看,俄方提出的与中国联合生产武器的建议,中方预计是不会答应的。一来,一旦答应这个合作,就相当于落人口实,今后欧美国家再指责中国“军援”俄罗斯就有了现实的证据。这是原则性的问题,中方不会为了一些蝇头小利就放弃自己一直坚持的原则。
二来,俄罗斯与中国联合生产武器,谁来占据主导地位呢?又要生产些什么武器呢?这两个问题牵扯到中俄现实利益,中方在做决定时不能不慎重。而且从本届航展来看,中方在无人武器方面的技术储备堪称雄厚,无人机、机器狼等实战可堪一用的装备,目前还未在俄方那里见到过,目前中方并没有哪些军工领域需要求着俄罗斯联合生产的。
所以俄方提出联合生产武器这件事,既面临着来自欧美的阻力,也令中方有所担忧,预计是比较难以落地的。诚然,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报道显示,中方似乎对俄罗斯航空器、雷达和防空系统感兴趣。但感兴趣和愿意联合生产毕竟还是两回事,有合作前景不代表一定要展开合作。
总而言之,王毅外长日前与绍伊古会晤期间,再度指明了中方对中俄关系的看法,强调两国应该打造出相邻大国关系的新范式。这种新范式肯定不是建立在军事结盟上的,俄方需要搞清楚这一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