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拒守凤翔 李茂贞)
凤翔军阀李茂贞劫持大唐皇帝昭宗李晔,想要挟天子号令诸侯,朱温一看不行啊,我还没号令上呢,你先号令上了,你不是人呐,我必须得把皇帝从你手里给抢回来啊。
于是,这朱温率领大军就开始攻打凤翔。
凤翔,今天的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
说春秋时期,秦国的国君秦穆公有个女儿,喜欢吹笛子,她笛声动听,吹啊吹啊,引来一位叫做萧史的隐士,两人志趣相投,慢慢的就相爱了,那是胶漆难离,鸳俦凤侣,结成了夫妻,最后两个人的爱情竟然感动了上天,上天就派下一只凤凰,背着他们走了。
因为这个典故,到唐朝的时候,此地就被叫做凤翔。
昭宗李晔倒是恨不得有只凤凰来把他救走,但是可惜,李茂贞把他攥着紧紧的,他是片刻也不得脱身。
而且,朱温来打李茂贞,李茂贞还搞坚守不战这一套,因为毕竟朱温是长途跋涉,领军而来,只要不和朱温打,让朱温的军队把粮食吃光了,朱温就得回去。
朱温很无奈,可是他也没办法,但就在这个时候,朱温手下一个叫做高季兴的将领主动请缨,说我有办法,指定能把李茂贞给勾引出来。
高季兴有什么好办法呢?其实他的办法也谈不上多好,但是十分经典,十分有效,简单来说就是四个字:
散布谣言。
高季兴的麾下,有个叫做马景的人,高季兴安排马景带着一队人,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凤翔城下转悠,然后高声叫喊,散布朱温大军已经退兵的消息,还说朱温的先头部队已经撤走,马上就要全撤掉了。
我们知道,这古代的一支军队啊,一般分成了前军,中军和后军。
朱温的军队面对凤翔,攻打凤翔的时候,最前边的就是前军,中间的就是中军,最后边的就是后军,但是朱温撤退的话,他就不可能调转方向往回走,而是中军不变,前军则成了后军,后军反而成了前军,说白了就是在一条直线上退回去。
马景在城下嚷嚷着朱温退军了,且先头部队已经退去,那本质上就是在说朱温的后军退了,所以李茂贞是看不到朱温的后军到底退没退的。
不过李茂贞吧,作战能力一般,缺乏临敌经验,马景又在城下吆喝的飞起,他竟然就轻而易举的相信了朱温真的退兵了。
他不仅相信朱温已经退兵了,还认为既然朱温退兵了,那就说明朱温属于是没粮食没后勤,他撑不住了才走的,这个时候的朱温必然空虚,战斗力不济,李茂贞认为这是好机会,当即打开城门,打算追击朱温。
但是当李茂贞打开城门的那一刻,他才发现,自己,当上了。
这朱温的大军压根就没走,都守在门外呢,就等着自己把城门打开呢,自己这刚把门打开,朱温大军一哄而入,凤翔城是不攻自破。
当然后来朱温还是和李茂贞讲和了,因为毕竟李茂贞手里有昭宗这个筹码,这是后事,但是我们不得不说,高季兴在这场攻城战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散谣惑敌,高季兴这算是露了一把脸,也因为这一仗,高季兴拥有了跻身朱温武人集团权力核心位置的资格。
高季兴后来帮朱温打过青州,管理过宿州和颍州,但是他真正的发迹,要从朱温拿下湖北荆襄之地开始说起。
朱温打荆襄的时候,割据荆襄的军阀是两兄弟,大哥赵匡凝,老弟赵匡明。
我们知道五代十国时期蛮横粗暴的军阀有很多,比比皆是,大部分都是没有文化只知道打仗的大老粗,但是军阀赵匡凝有所不同,他这个人,文武兼修,在文学文化这一块上很有研究,可以说是颇知诗书。
这个赵匡凝啊,原本属于秦宗权派系,是跟着秦宗权混的,秦宗权倒了之后,赵匡凝就投奔了朱温,后来慢慢的就开始负责打理荆襄事务。
这读过书的人呐,和没读过书的人呢,还真是有点不同。
您看赵匡凝虽然投奔了朱温,但是很显然他和朱温的心并不一边齐,朱温的想法是越干越大,最后能取唐朝而代之,他要做皇帝,但是赵匡凝因为受到了儒家文化或者其它文化的教育,他内心是比较忠君事父的。
就比如说吧,当时天下大乱,各地都有军阀割据,这军阀所控制的藩镇,往往乾纲独断,他们不再听命于朝廷,那自然也就不会再向朝廷纳贡和输送赋税了,只有赵匡凝,他还是老老实实的照旧向朝廷贡赋,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忠心。
不是喊口号,不是逢场作戏,那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啊。
这个行为让作者想起一句话,那就是,给你花钱不代表爱你,可是连钱都舍不得给你花的,那一定不爱你。
后来朱温杀掉了唐昭宗之后,赵匡凝的内心更是无法承受,他拉着来宣布昭宗死讯的使者的手,声泪俱下的说:
我们赵家深受大唐皇帝的厚恩,从来不敢妄自有什么别的想法和志向。
这句话,是一句表明立场的话,说白了赵匡凝就从来没诚心跟着朱温干过。
这话传到朱温的耳朵里,朱温一品,他很不是滋味,觉得赵匡凝吧,既然他不忠诚于自己,那早晚是个隐患,因此就派兵去攻打赵匡凝了。
朱温势大而赵匡凝势小,他无法抵挡,只好放弃荆襄,逃到了淮南,投奔了杨行密。
史书上说,赵匡凝是乘着一叶小舟度过滔滔江河水到淮南去的,不知道在那咆哮的水浪声中,赵匡凝在想些什么呢?
杨行密知人善用,对赵匡凝十分敬重,可是后来的杨氏皇帝对赵匡凝就不怎么样,杨行密的儿子杨渥当权的时候,有一次杨渥摆宴,赵匡凝列席其中,这杨渥吧,他喜欢吃青梅,有点上瘾的那种,一口气吃了很多,赵匡凝在旁边看着,他就有点担心,于是劝杨渥说,这东西吧,您不能多吃,吃多了容易发小儿热。
其实,青梅是一种比较寒凉的食物,如果吃多了,一般来说倒是容易肠胃功能紊乱,很容易腹泻,要说发热一般不会,古人缺乏对食品营养和对身体不良反应的知识,赵匡凝虽然说的不一定对,但他这句话是好话,因为什么东西你吃多了,那对身体都不好,但是坏就坏在,他说青梅吃多了不是普通的发热,而是发小儿热,那在杨渥听来,赵匡凝就是把他给当成了小孩子来看待。
杨渥是南吴的君王啊,赵匡凝却把他当成小孩,这让杨渥很不痛快,于是对他就疏远了起来,后来南吴政权被徐温所窃取,徐温干脆就把赵匡凝给杀掉了。
而赵匡凝的弟弟赵匡明,选择了赵匡凝不同的逃亡路线,赵匡凝逃到了淮南,而赵匡明则入蜀投靠了王建,王建在五代十国的开国皇帝里就算是能力比较不错的了,因此对赵匡明也算是加以重用,赵匡明在前蜀朝廷做官一直做到工部尚书,多年之后病故。
一对乱世中的兄弟,死生不复见,走向了不同的结局。
军阀尚且如此,普通百姓又当如何呢?
赵氏兄弟的逃亡,给了高季兴踏上一个新的人生阶梯的机会,因为对朱温来说,湖北地区总要有个人来给他管理,朱温思来想去,这个重担就落到了高季兴的头上,因此高季兴再度升职,去负责管理荆州。
荆州,我们又叫做江陵,在湖北的中南部,长江的中游地区,处在汉江平原的核心地带。
这里是楚文化发祥地,也是著名到不能再著名的三国古战场的发生地,当年东吴和刘备因为荆州这个地方不知道发生了多少事情,这里实在是一块兵家必争之地,高季兴得到了荆州,他应该开心才是。
但是,他到了荆州之后,却有点开心不起来。
这片曾经繁华的土地,在烽火硝烟中变得满目疮痍,只有断壁残垣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
家园被毁,百姓离散,州郡里已经是荒芜人烟,道路两旁只剩下烧焦的树木。
空气中弥漫着战争的硝烟和血腥味,让人心生恐惧和绝望。
这个时候,高季兴站了出来,他着手修建毁坏的城郭,大力招抚流亡的百姓,努力发展失衡的民生,因此荆州的发展慢慢的就开始回温了。
高季兴在荆州站稳脚跟的同时,也伴随着朱温代唐建梁,五代十国正式拉开了它的帷幕。
这一时间段,高季兴始终是臣服于朱温的,但是他也已经有了一点割据军阀的样子了,尤其是他这段时间在荆州得到了两个十分重要的人才,一个叫做王保义,一个叫做梁震,这两个人,对未来高季兴的割据,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看着逐渐恢复生机的荆州城,高季兴终于开心点了。
他的确是应该开心一点的,毕竟从李让府上的家奴到节度荆州,这么幸运的人,并不多见。
当年坚艰辛苦难的岁月一晃而过,到如今,整个天下似乎都在他高季兴的面前展开了。
高季兴坚信,人定胜天,凭借他自己的努力,他一定可以闯出更大的天地,成就更大的事业,区区荆襄十郡,只不过是他小小的起点。
可是他不知道,有时候一眼看到头的人生,不一定是终点,就像他做家奴的时候,不会想到自己能成为乱世枭雄之一,和天下英豪掰手腕。
可有时候,那些你以为灿烂辉煌的未来,其实在此刻就抵达了巅峰,就像高季兴不知道,终其一生,他和他的子孙后代们,都再也跨不过这奔流不息的长江了...
这就是命运,没想要的全得到,苦哀求的打水漂,您说,又能找谁去说理呢?
参考资料:
《旧唐书·卷二十上》
《旧五代史·高季兴传》
《新五代史·南平世家》
宋嗣军.五代时期南平立国原因浅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
张跃飞.五代荆南政权割据原因再探//《唐史论丛》第二十一辑.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5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