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月15日-18日,第十二届中国工业生物技术创新论坛暨生物制造产业大会在天津举行。

本届大会以“合成生物,驱动生物制造”为主题,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主办,汇聚产学研各界嘉宾500余人。

大会设置九大分论坛,来自全国近40个单位的80位代表性专家学者和企业精英将作精彩主题报告,介绍各自在生物制造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突破,并进行深入学术交流与研讨。

在“化学品绿色生物合成”分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吕雪峰发表《反式乌头酸微生物绿色制造与多场景应用》的专题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式乌头酸是一种六碳不饱和三元羧酸,可用于新型杀线虫生物农药和新一代生物基增塑剂,入选了美国能源部遴选的30种具有应用潜力的生物基平台化合物。

但由于反式乌头酸植物提取和化学合成工艺复杂低效、转化率低以及不可避免的副产物,严重限制了下游应用,迄今尚未成功大规模商业化,目前只有少部分被用作昂贵的化学试剂。

来自中科院青岛能源所的研究团队以低pH耐受的丝状真菌土曲霉菌株作为底盘细胞,通过内源合成途径理性设计和人工模块异源重构,构建了高效合成反式乌头酸的微生物细胞工厂,首次实现了反式乌头酸的微生物绿色制造与生产示范,发酵85小时产量达到106 g/L,糖酸转化率0.60 g/g。

这项成果实现了反式乌头酸酯的绿色高效合成,解决了原料可及性问题成为其下游应用技术开发的关键限制性因素,为低成本大规模量产开辟了道路。

青岛能源所已与山东鲁抗医药达成技术转让合作,依托山东鲁抗医药十吨级中试发酵平台,完成反式乌头酸的发酵工艺放大与工程示范,建立了国际首条反式乌头酸微生物绿色制造生产示范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鲁抗医药“反式乌头酸酯-增塑剂产业化千吨项目”将于今年建成,成功产业化后,将替代全球 1/10 的市场份额,产值有望超过100亿元。

5月6日,在“反式乌头酸微生物绿色制造技术”科技成果鉴定会上,北京化工大学谭天伟院士、上海交通大学邓子新院士、浙江工业大学郑裕国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姚斌院士等9人一致认为该技术创新性强,指标先进,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The En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