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项立刚每每标榜自己是“产业界”的,常常说自己是一个“产业一线的观察者”,而他给自己起的账号名称就是“项立刚科技观察”,很高大上的样子。
但是,项立刚所谓的“科技观察”,经常在“做早饭时想”一些天马行空的东西,然后发一些“振聋发聩”的言论,比如说“中国科技实力已经超过美国”等。
还有一点,就是项立刚常常贬低甚至否定科学界,就在前几天,中科院成立75周年,项立刚发长文炮轰中科院,说中科院不出成绩、只是发论文、要钱积极。
对于项立刚攻击中科院,我前面发文批判过,指出过项立刚自相矛盾的荒谬,这里不再多说。下面要介绍另一个人对项立刚的批判,我觉得批判还是比较深刻的,真可谓一针见血,而且还挺有意思。
这个人账号名称就能压过项立刚,项立刚叫“科技观察”,人家叫“科技战略洞察”。“洞察”显然比“观察”更厉害。当然,更关键的是职业。此人平台审核通过的认证是“科技公司高级工程师”。
这位高级工程师说,现在“项立刚大师有了更好的机会”,这个原因嘛,大家都知道。高级工程师指出,“这哥们每隔一段时间就跳出来毫无根据地挑拨产业界和科学界的矛盾”,这确实是一针见血。
高级工程师说,产业界大佬除了项立刚,没有人整天“搞臭科学界”。这话一语中的,我觉得公众应该加以注意。看看项立刚对科学界的攻击,尤其是在中科院成立75周年的时候那篇文章,极其恶劣!
我认为,但凡有点正常认知的人都会相信,“我国的重大科学进步,不论是航空航天还是核能,甚至是通信”,都离不开科学家的努力。所以,项立刚攻击中科院,是想“搞臭科学界”?意欲何为?
写到这里,我想起一位网友的留言,如上。说来惭愧,我以前确实对中科院与工程院分工不清楚,承蒙上面这位网友赐教,这才懂,也这才知道,项立刚以中科院没能解决卡脖子为由攻击中科院,原来是一种无知的表现。
项立刚指责中科院“向理论和基础领域转向”,却不知这本来就是中科院的专业。项立刚指责中科院“要钱积极,解决问题办法不多”,却不知道“解决问题”应该是工程院来干的。项立刚指责科学院时,大概忘了还有工程院。
今年9月份有一个浦江论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前任院长白春礼发言,说“基础研究是未来产业技术创新的源头,没有基础研究的长期储备和雄厚积累,技术创新与突破、应用开发,往往就没有后劲”。这才是专家!
基础科学研究有多重要?我查到我们国家在2018年专门出台了一个文件——《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国家出台文件,这就充分说明基础科学研究很重要,这说明加强基础科学研究被上升到了国家战略。而项立刚不知道!
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到底处于什么水平?2019年共青团中央有一篇文章,题为《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到底处于什么水平?院士道破了真相!》,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所长王贻芳,具体介绍了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先介绍一下王贻芳院士的成就:
王贻芳院士是首位获得“基础物理学突破奖”的中国科学家,2012年,他领导的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被《科学》杂志列为当年全球十大科学突破。
王院士说,中国曾因不重视基础科学吃了大亏,古代有四大发明,也有勾股定理,但都没有进一步发展为纯粹的科学,只是停留在“发现”阶段,到了晚清向西方购买军舰、大炮,引进了技术,但是自己没有掌握科学规律,导致落后、失败。
王院士说,“从根本上来说,科学应该是主干,技术是主干上发展出来的枝叶,没有科学只去做技术,最终可能什么也得不到”,但是,“基础研究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当然,这些是不能即刻带来经济效益的”。项立刚肯定不懂这一点。
项立刚说,“中国高科技发展,必须产业为主导,科学界辅助”,这话在中科院院士面前,就显得太水了,只能忽悠忽悠、迷惑迷惑不懂的人,不懂的人听他满口“产业”“科学”什么的,又是什么“科技观察”,真容易信了他的胡说。
中国的基础科学在世界上是什么水平?王院士说:
中国的科技水平如今已经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了。但因为起步较晚,中国基础科学研究跟欧美的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教科书中也很少有用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公式、定理等。
我们国家善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所以我们能够看到某个领域突然冒头,但总体看来依旧是薄弱的。……我们基本上站在国际的平均水平。
这篇文章最后说:
掌握了最前沿的基础科学知识,自然就会有最前沿的技术,从而成为引领全球科技发展的大国。
总之,通过这篇文章,我认识到了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我们应该相信国家在科学发展方面的布局,绝不能像项立刚说的那样本末倒置,说什么产业为主,科学为辅,这是胡说八道。
回到那个“科技战略洞察”对“项立刚科技观察”的批判,指出项立刚攻击中科院走反智路线,就是在哗众取宠。他说他相信,国家不会任由项立刚这种人抹黑科学家。我也觉得项立刚搞不好也会去旅游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