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涤明

近日,一则关于安徽六安市舒城县政府大院开放的短视频火了,网友亲切地称:比自家小区还容易进出的政府大院。根据视频介绍,舒城县政府大院随意进出无门卡,自由停车不收费。舒城一位市民说,“从我们有印象记事的时候,大门永远是敞开的,也没有看到有人被阻拦在门外。外卖小哥,或者有时候车子没地方停,群众进出很方便。”

“无围墙政府”多年前就已是很多地方“亲民工程”的一项内容,按理说,这事应该不算新闻了。但是,不算新闻的政府大院开放话题之所以又火了一把,一是因为“这个大院真的好进”,而且不仅是大院好进,院内的卫生间、食堂群众都进得去,院内停车场也能免费停车;二是因为该政府大院并非短时间、应景式开放,而是“一直以来都是开放的”。

总结起来,该政府大院开放的消息引发热议,看点在于其一直开放、开放到底。显然,“一直开放”和“开放到底”是相对于那些不能一直开放、坚持不下来的政府大院而言的。相信不少网友都看到过,有些地方的政府大院虽然拆除了围墙,但与真正的开放并不是一个概念,不管是周边遗留或重新垒砌的砖石矮墙、种植的花草“墙”,还是通道口站立的保安,都实实在在向群众传递着“墙”的信号。

我们能够理解,政府大院即便对外开放,基本秩序还是要有管理、有保障,否则,会影响政府机关的工作。因此,拆除围墙的政府大院依然安排保安人员维护秩序,确实必要。但是,政府大院“门难进”、管理人员“脸难看”,就成了一种形式上的开放。

回头再看安徽六安舒城县,不只是政府大院,不在大院的县直机关单位的卫生间也成了公共卫生间。这都体现着“开放”的诚意。按照县长的说法,大家都是人民群众,没有什么不方便的。事实上,政府本来就是公共服务机构,官员是人民公仆,而机关大院以及相关服务设施向人民群众开放,最能体现公共服务的价值、人民公仆的意义。在保障工作基本秩序之外,政府机关的对外开放,是亲民情怀、现代公共价值观的十分形象生动的一种表达。

由此说,在对外开放政府大院的问题上,不应将其看作一种短期的形象工程,开放不能持续,或是干脆是形式上的开放,政府大院对外开放,贵在真开放、可持续。而由此带来的政府公共形象、声誉,以及政府公信力的提升,是实实在在的“花钱买不来”的无形收益。(马涤明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