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宣布胜选之后,国际局势也随之迅速发生变化,很多国家都开始“抱团取暖”。
希望能够在美国即将到来的孤立主义之下,为自己寻得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
当地时间11月13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俄罗斯与伊朗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文本已准备就绪,双方正在协商具体的签署时间。
普京政府在短时间内,就和伊朗、朝鲜建立了同盟关系,强化其“反美同盟”的力量。
作为邻国的中国,也成为了俄方的邀请对象,不过中方给出的反应却和朝鲜、伊朗大不相同。
毕竟虽然中俄两国有共同的敌人,但是大国和小国在处理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和切入点是完全不同的。
一、俄伊朝因何站在一起?
将这三个国家连接到一起的最重要的线索就是它们共同的敌人,正坐在世界第一宝座上的美利坚合众国。
当然他们和美国交恶的原因还是存在一定差别的。俄罗斯是因为继承了苏联的“遗泽”,一直都被美方当作是假想敌。
直到前几年,俄罗斯和苏联还是好莱坞电影大反派的最佳人选。最近几年因为中美关系的恶化,这个大反派的位置被中国继承了。
俄罗斯不是没想过和美国以及其他西方国家握手言和,甚至还一度想要成为北约的一员。
但是在经历过多年努力,甚至通过休克疗法自废武功之后,俄方的政府高官才意识到,西方世界永远不可能接受他们。
因为他们实在是太强大了,即便失去了苏联时期的广袤领土,他们仍然拥有和美国掰手腕的能力。敌对或许永远都是俄美的主旋律。
朝美两国之间的问题,则属于战争遗留问题。
付出了巨大的大代价却没能得到预期的战果,甚至还间接让全世界知道了新中国的强大,简直就是里外双输。
朝鲜政府和人民对美国非常厌恶,美方自然也对这个不愿意向它低头的国家抱有强烈的敌意。
从朝鲜建国开始,美国的制裁基本上就停过,朝鲜民众的生活甚至一度因此陷入严重的困顿之中。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对朝鲜的制裁措施的效果开始减弱。朝鲜自己也逐渐发展起来。
讽刺的是,在朝鲜正式成为拥核国家之外,国际社会对于朝鲜谴责和制裁骤然减弱。
这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有些国家确实是“畏威而不畏德”的。
对于一个真的有能力伤害他们的国家,他们反而变得礼貌起来。
伊朗和美国之间的恩怨,则更多地是因为前者是后者贯彻其中东策略的绊脚石。
伊朗是伊斯兰什叶派抵抗之弧的领头羊,很多和美国不对付的中东军事组织的背后,都有伊朗的身影。
比如前段时间敢于攻击美国航母的胡塞武装,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伊朗也是拥核国家,而且曾经就核问题和美国进行了深度谈判。伊核协议的签署曾经被视为和平解决伊朗问题的钥匙。
结果美方又是单方毁约,又是刺杀伊朗重要人物,直接让该国的仇美情绪直线上升。
现在俄罗斯因为俄乌问题被美国针对,伊朗在不断面对拥有美国支持的以色列的挑衅,朝鲜方面则是动作频频对驻韩美军感觉到不满。
不可否认的是,即便是三国中最强大的俄罗斯,面对美国的压力也感觉到非常吃力,更别提其他两个国家了。
所以这三个国家站在一起统一战线,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必然的选择。而且它们在经济、军事、政治等方面还不存在太大的利益冲突。
二、俄方想让中国加入
任何斗争想要胜利,大多离不开以多打少、以强胜弱。俄罗斯搞的这个小圈子自然也不能例外。
在这个小圈子里俄罗斯是综合实力最强的,这不影响它还想要引入更强的伙伴,这个伙伴的最佳人选就是中国。
普京想要让中国加入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俄伊朝联盟里面缺乏生产力足够的工业国家,为它们提供足够的物资支撑。
这三个国家虽然都是地区重要国家,但是他们的强大和重要基本上都体现在军事战略和能源方面。
它们都缺乏生产工业产品,尤其是高性价比的工业产品的能力。
这就好像玩游戏组团打boss,团队里必须要有一个人承担“奶妈”的职责。
中国作为拥有全世界最全工业产业链的国家,生产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如果中国能够加入,这个小团体的战斗力将会直线上升。
其次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能够吸引更多的国家加入进来。
近几年,中国开始在各类国际组织中扮演重要角色。
无论是上海经合组织还是金砖组织,中国都是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而且因为中国多年以来在外交上奉行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所以中方的国际口碑还是非常不错的。
很多国家可能并不信任,表现出极强攻击性的俄罗斯、伊朗、朝鲜等国,但是它们对于中国是报以很大信任的。
有了中国的加入,俄伊朝的小团体很有可能会逐步演变成,一个以对抗美国为主要目的的大型联盟。
在中美博弈的关键节点,俄方也认为中方需要来自外界的帮助和支持,以便更好地对抗美国。
在抵制美国霸权这一目标上,中国和俄伊朝是一致的,有共同的目标就有合作的空间。
俄罗斯是资源出口国,国内民用工业品缺口较大。中国则是资源进口国和工业品出口大国。双方在经济方面恰好互补。
俄方之所以发出此次邀请,也是认为中方有一定概率会给出肯定的回答。在俄方看来,这是一次双赢的结盟。
不过从现有的公开信息来看,中方大概率并没有给出普京想要的答案。
三、中国为何拒绝俄方邀请?
绍伊古在和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进行会谈时,确实提到了要与中国结盟一起面对共同敌人的问题。
但是在中方公布的会谈信息中,并没有将这部分内容纳入其中,这其实就代表着一种拒绝的态度。
中方的这个态度是非常耐人寻味的。
没有公开这部分谈话内容,就意味着不想就这个问题发表明确意见。
换言之,就是中方不想同意俄方提出了加入其反美同盟的计划,但是有关这个问题的其他问题,中俄仍然有进一步商讨的空间。
导致这个结果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以下几点:
一是中方一直在坚定贯彻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上个世纪中俄关系恶化的导火索之一,就是中国拒绝加入由苏联领导的华约组织。
从国际层面上看,结盟其实就意味着划分阵营,意味着国际组织和国家间的对抗甚至是战争。
冷战时期的零和博弈就好像是一个幽灵,一直在地球的上空飘荡。在很多西方政客的大脑中,冷战思维根深蒂固。
美国之所以在不断地扩张北约,加强其对北约的控制力,也是在冷战思维的催动下所作出的行为,并最终引发了俄乌战争。
中国一直将和平崛起作为自己的目标,和俄伊朝结盟无异于会让中美之间的对抗更加危险和激烈,让中方更加被动,在国际关系中失去一定的灵活度。
这并不符合中国的利益。不结盟政策至今仍然是中国的最佳选择,短时间内中方并没有放弃这一政策的想法。
二是当下无法清晰的判定国际局势的未来走向,结盟带来的影响很可能是弊大于利的。
俄方目前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战争何时能够结束。
这个问题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方的援乌行动何时能够停止,这会涉及到很多问题。
美国前总统拜登表示,美国支援乌克兰的武器大部分是美国的库存,他们会用支援乌克兰的资金,给美国军工企业下订单生产新的。
美方的经济数据也显示,这些军工订单确实拉动了军工企业所在地的GDP。
也就是说,战争持续的时间越长,军工复合体赚的钱也就越多。特朗普想要停止这场战争,就必须要面对军工复合体的政治反扑。
再看中美之间的博弈,可以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除了直接或者间接向中国发动战争之外,美国对中国的攻击可以说是在各个领域全面开花。
无论是愈演愈烈的贸易战,还是让中美双方都不好受的经济战,都给中美两国乃至于世界带来巨大的影响。
在国际环境都比较动荡的时间点,贸然结盟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结语
虽然在结盟问题上未达成共识,中俄是彼此重要合作伙伴的现实是不会改变的。
特朗普的胜选给全世界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可能会成为部分国家和个人的晋升阶梯。
当然,还有一部分国家和个人会被不确定性引发的浪潮彻底吞噬,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中国一直奉行的自主、稳定的外交政策,其实就是在风浪中为自身设立一个锚点,以便能够在洪水波涛中稳住自己、找到机遇。
在当下这种动荡不安的时代,这种稳定性不但是难能可贵的,还有可能会成为胜利的关键。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