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末中国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后,各界翘首以盼中国经济的强势复苏。
从刚刚公布的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等数据看,经济已经开始呈现“弱复苏”迹象,但也还存在一些隐忧。
制造业PMI持续回升,工业经济延续“弱复苏”
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3%,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
结合近1年以来的走势可以看到,今年5月份以来制造业PMI长时间都在50%以下的收缩区间。
这显示作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近半年的工业经济总体处于比较低迷的状态。
但10月份开始的制造业PMI重新回到50%以上的扩张区间,达到50.1%,反映了工业经济景气度提升。
而11月份的制造业PMI更进一步扩张到50.3%,说过工业经济的“弱复苏”还在延续。
服务业和建筑业仍然低迷
11月份制造业延续复苏态势,但是“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却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重新回到为50.0%的临界点。
这个“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如果按行业分,主要包括“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
这其中,11月份的“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7%,环比下降0.7个百分点。
这个指数从今年4月以来是直线下降,也反映了当前房地产和基建行业仍然还处在下行的状态。
时代变化确实太快,房地产和基建曾经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但如今两者都持续在走下坡路,转而成为制约经济的因素。
这样天壤之别的转换,其实就在几年时间里完成的,确实也让人不胜唏嘘。
服务业方面,11月份的“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再结合近1年的走势看,除了今年一季度有个短暂的冲高之外,其余月份都是在50%的临界点附近徘徊。
这也反映了当前国内消费仍然低迷,还不足以有效支撑经济增长。
经济复苏任重道远,实现“内循环”是关键
综合下来看,10月以来除了制造业持续小幅回升之外,服务业、建筑业等仍然处于相对低迷的状态。
所以可以说,当前的经济有复苏的迹象,但势头还不明显、基础还不稳固,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另外,关于制造业景气度的回升,也要进一步甄别是否是因为特朗普当选后,中国企业赶着在加征关税前出货,而不是国内自身需求的扩张。
随着欧美启动新一轮贸易战,中国的外需正在面临重大的不确定性。
未来,扩大内需、构建“消费型经济”,真正实现“内循环”来支撑经济,才是中国经济的长远之道。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