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几个月A股市场爆发了一个叫“谷子经济”的概念,很多股票炒得不亦乐乎。

好在这次的“谷子经济”倒也算实体经济,甚至还有很多线下商场作为支撑。

“谷子”一词,来源于英文“Goods”,指漫画、‌动画、‌游戏等IP周边商品,比如徽章、卡片、‌挂件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二次元文化”。

这么一说似乎有种“新瓶装旧酒”的意味。“二次元”概念早已有之,现在换个新名称,又来一番宏大叙事。

不过如果我们结合目前的消费现状和二次元经济的体量,就会发现赋予“谷子”一个“新经济”的名号,实在并不为过。

“谷子”经济:消费低迷时代的“口红效应”

“谷子”经济的产业链很长,产品形态和销售渠道也是五花八门,但核心逻辑还是在于各类IP的孵化打造,以及分发销售。

而这块市场的空间,已经不是我们一般理解上的小众市场。

截至去年,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已突破5亿人,以学生和白领为主,不过总体还是集中在12-20岁的学生群体。

二次元产业规模已超过2000亿元,IP周边产品规模超过1000亿元。

在如今这个消费降级时代,“谷子经济”是一道难得的靓丽风景线——增速达到两位数,预计到2029年的规模将近6000亿元。

“谷子经济”能够爆发,也跟现在的经济环境有关。

参考日本经济下行期,“谷子经济”也是异常火爆。可以说,“谷子”也是发挥了消费低迷时代的“口红效应”。

年轻人无力消费奢侈品,性价比高的“谷子”就被用来平替高消费,提供一定的情绪价值。

所以“谷子”虽然是实物,但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理解成“精神消费品”。它们起到了陪伴、悦己、社交等多方面的作用,年轻人也愿意承担较高的产品溢价。

二次元,正在拯救线下消费

“电商”时代,实体商场和门店早已门可罗雀。但是“谷子经济”的兴起,却正在拯救这些线下消费。

大概是因为注重实体体验和方面遴选,以及小件诱人实物容易引发购买冲动等因素,“谷子”的线下销售不完全依赖于线上,反而线下销售异常火爆。

这些年也跑出了像泡泡玛特、名创优品等知名公司,市值也都在数百亿、上千亿。

“谷子”店也从早些年的路边小店,逐渐成为一些商场的主流店铺。甚至很多商场已经进行全方位的“二次元改造”,以“谷子”作为主要特色。

时代轮回,一度人气低迷的很多商场,在拥有5亿客户的“谷子经济”的支撑下又重回巅峰。

不过随着大量资本涌入,“谷子经济”又开始过热,“二次元”们开始应接不暇。与其他赛道一样,假冒伪劣、价格战、品质战、IP战等混战,已经开始如火如荼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