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顾 韩
编辑|李春晖
临近年末,大新闻反而越来越多,且都是对2025年行业格局将产生重大影响的信号型事件。
12月17日,于正预告了很久的“至尊短剧”《吉天照》官宣杀青。除了自家小花吴佳怡担任女主、签约新人白川担任男主,剧中还启用了刘擎、许梦圆、滕泽文等多位短剧熟脸。阵容很有话题,宣传相当卖力。不过从产业角度,最值得玩味的还是它的首发平台——不是大家熟悉的爱优腾芒,而是红果短剧。
于正的制作人生涯,跌宕起伏却又超长续航,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的敏锐嗅觉。在网剧崛起与短剧崛起的前夜,他都率先入局,用吸收了新思维的作品对市场发动奇袭。
可能有人不欣赏于正的作品,但很少有人否认于正的嗅觉。“长剧短剧化”的能量已经通过《墨雨云间》得到展示,这令人对他提出的另一个概念——“短剧精致化”,更加不敢小觑。吃瓜网友、短剧从业者、相信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传统影视从业者,都在翘首等待这次尝试的结果。
而在硬糖君看来,不管于正是又一次引领风尚还是又一次雷大雨小,他所看到并下注的短剧行业变革都无可置疑。以红果短剧为代表的免费模式,不仅在用户群上更加扩大化、年轻化、直接“和长剧抢人”,在商业模式上也可摒弃付费短剧长期倚赖的投流模式、获得更多长尾收益。这一切都让“短剧精品化”可行且必要。
当短剧遇上长剧思维
《吉天照》是于正一贯擅长的大女主爽剧,讲述了性格倔强的梅萍一朝重获新生,由低等小丫鬟开启斗天斗地的复仇之路。按于正的描述,它精致唯美、铿锵有力,作为一部竖屏短剧,在保持“应有的快节奏、强反转和高情绪价值”的同时,也将追求创作技法上的升级。
为此,他选择让《延禧攻略》编剧周末搭档短剧导演,并用自己惯用的长剧班底为他们保驾护航。剧宣规格也比肩长剧,既有于正在社交媒体积极造势,又有朱山尽为其拍摄精美海报。
凡此种种都可推论:《吉天照》遵从了用投入换精品的长剧思维,而非将高性价比作为盈利主要手段的短剧思维。如果说《墨雨云间》是内容风格上的长剧短剧化,《吉天照》就是制播思路上的短剧精致化。
所以,喊了好几年的“短剧精品化”,真要大刀阔斧干起来了吗?我们首先要看短剧行业格局、尤其是传播渠道的变化。
年初短剧爆款频出之时,硬糖君还常被询问这些短剧都是在哪里播出。到了下半年,红果短剧已越来越频繁出现在网友讨论和身边朋友的口中。
红果短剧是抖音集团于2023年推出的免费短剧平台。起初,很多人将其视为短剧版的免费阅读。从2023到2024,它也确实倍速走上了免费阅读的道路,即凭借免费模式实现快速增长,进而重塑行业格局。
但进入2024下半年,付费已不再是短剧唯一的商业模式。红果短剧的定位也一变再变,从接收二轮三轮老剧,到同步首发新剧,再到如今的独家首发新剧。
不难看出,红果的崛起、变化与短剧在2024年的进一步出圈密不可分。年初的一系列爆款为短剧吸引到了大批流动用户。此后全年,短剧行业所做的就是一边服务好付费主力,一边将这部分新用户固定下来。
那么,爆款的稳定产出是一方面,降低追剧成本则是另一方面。红果以免费、在线替代了盗版,以聚合、推荐替代了搜索,这既是短剧人群扩展的必然产物,也进一步催化了短剧消费习惯的养成,使“短剧观众”这个庞大客群最终成型。
这样的红果,其用户价值便十分值得再讨论。一是规模足够大,二是纯度足够高。想找短剧观众,直接一步到位。
值得注意的是,红果用户与传统付费短剧观众还有一定区别。这种差异的产业影响,同样可以对标网文。
回顾网文界的免费与付费之战,免费阅读最初吸引的是不愿踏入付费体系的萌新读者,做大做强之后又有更多资深读者转移过来。短剧界同理,免费短剧接收的很可能是2024年才对短剧产生兴趣、却又不甘付费充值的萌新观众。
这类观众一方面更加年轻多元、口味更加开放,足以让一些在付费模式下行不通的题材重获新生,展现短剧的更多可能。
另一方面,他们可能更具有长剧培养出的消费习惯与审美意识。有媒体统计红果平台近三个月的播放时长TOP30,女频占比超过86%,现言占比过半。对比同一部短剧得到的评论,红果的评论区明显更加活跃、也更加干货。
这就难怪一向嗅觉灵敏的于正会果断选择了。还有哪里比红果更适合传统影视人的精品短剧尝试呢?
精品短剧照进现实
事实上,自2024下半年红果将业务拓展到内容自制出品,其题材、调性的选择无一不在向外界释出强烈的“精品化”讯号。
6月的《锦衣巷》,围绕一条曾经齐聚传统手艺人的蜀中老巷以及一对戏剧世家的祖孙展开,每集都会选择一个传统文化或非遗项目作为载体,多组人物、多线并行,充分展现出传统魅力、深入探讨传承话题。
为了保证专业性,剧组特意聘请科班出身的川剧老师与武术老师到场指导。上线之后,该剧不仅在观众处收获赞誉,也入选了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2024年度拟扶持及奖励作品。
近日上线的《重回永乐大典》,以古籍修复为主题,由红果短剧发起,央视频、国家图书馆联合出品,凭借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入选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第四批推荐剧目。
该剧幕后也深具匠心,编剧团队曾多次深入国图与修复师面对面交流,收集故事案例,拍摄中也邀请专家现场指导。为了捕捉修复师在拷贝台上的精细操作,导演多次转换拍摄方式,追求最佳效果。
尽管《锦衣巷》与《重回永乐大典》并非出自传统影视人之手,但它们都在许多方面挑战了竖屏短剧的刻板印象。纵观红果平台的其他热剧,特别言情类,也都称得上剧情细腻、服化精良。
而与其说是精品短剧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红果,不如说是红果这样的免费平台,让短剧可以选择精品化、依靠精品化。
此前,短剧的定位比较快消,短剧精品化听上去就像用顶级食材做麻辣烫,很美但没必要。不仅生产者会考虑性价比,消费者也害怕价格越堆越高,有一天连这电子麻辣烫都消费不起了。
红果的免费模式则带来了根本性变化。首先,短剧在免费平台上的收入是观众出注意力、广告主买单。免费无价,又何来涨价。
其次,平台机制和有效运营延长了短剧的生命周期与收入周期。红果短剧版权合作负责人袁子超曾透露,一部好剧在红果短剧的首月分账只占到全生命周期分账收入的20%到30%。如此一来,长尾、口碑对短剧都变得有意义,制作方也就有了追求精品的动力。
在红果平台上,一部短剧有多少人看,一靠自身的口碑与名气,二靠用户体量与算法推荐。影响推荐力度的则是一些全新指标。
袁子超曾在演讲中公布免费好剧的四个方向:一是剧情完整性,系统认为完播率越高,代表用户对某部剧的认可度越高;二是物理时长,时长越长,广告容量就越大,收益天花板就越高;三是原创性与反同质化,系统推荐时会打压抄袭融梗内容;四是题材丰富性,满足更多人群的需求,行业规模才能进一步扩大。
如今,红果的用户体量与分账金额已经完全能支持短剧独播。那么,短剧的创作也需兼顾甚至首要考虑这些新指标,在此形成良性竞争。
“老师傅”来到短剧
毫无疑问,在短剧行业结构的重塑中,免费模式的崛起是一个重要变量。它为短剧提供了新的发行方式,进一步削弱了制作方对投流方的依赖。如此,不仅内容创作得以放开手脚,实际成本分配也无需将大头留给投流,而是可以在制作上加码。
在经历长期的野蛮生长之后,免费模式后来居上,给了短剧一个回归内容逻辑的选择。这既让早就跃跃欲试的传统影视人看到了熟悉的竞争方式,免除一些“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担忧,也让这个500亿的蓬勃市场真正成为众多影视从业者的新机遇。
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平台向更多的“王晶、周星驰、于正”抛出橄榄枝,像过去争夺电影大导的网剧首秀一样,争夺大咖的短剧首秀。当然,传统影视人也不只是被动的一方,也可借此尝试更多长短融合的玩法。
例如,于正在微博上谈论《吉天照》时一并提到,短剧可以作为一部长剧的先导片、甚至一部电影的宣传片,可以为长剧编剧汲取短平快思维提供实战型学习机会,还可以是孵化新人、打破内娱“换乘恋爱”问题的起点。
按照他的说法,《吉天照》的整体规划就是短剧-长剧-电影。可以想见,如果《吉天照》短剧获得成功,后续的长剧很可能会获得比纯原创、全新人项目更好的待遇。
那么,“内娱老师傅”们的到来,对于短剧市场又意味着什么?
还是要从于正说起。他的《墨雨云间》是今年成绩最好的古偶长剧之一,是用短剧思维改造长剧的成功案例,既引发了行业关注,也拉高了观众阈值。
同样的道理,如果未来的某天,于正或者其他传统主创探索出了何为有效的“短剧精致化”,市面上诞生了这样的新式爆款,不够精致的旧式短剧可能也会从此变得难以入眼。短剧市场将会围绕品质与审美掀起新的内卷潮流,更多坚定的“长剧派”开始看短剧,厂牌、主创随之迎来新一轮的大浪淘沙,掉队上桌换座位。
短剧的魅力,正在于这种生机勃勃,一切都远未到巅峰。2025将是各路势力围绕短剧蓄势待发的一年,也会是精彩的一年。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