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赛坡

赵赛坡

网易号

关注
265粉丝
1关注
55被推荐
IP属地:河北

付费邮件通讯产品Dailyio创始人、出品人

4枚勋章

解读科技新闻背后的价值

  • 大模型「算力上云」,阿里云抢先一步
    2023-11-04
  • 芯片出口限制提前生效,中国 AI 产业面临三大不确定性考验
    付费
    2023-10-27
  • 文心大模型4.0揭晓!李彦宏:我们即将进入一个AI原生的时代
    2023-10-17
  • 2023 年 9 月,看似热闹的智能手机市场只有两个关键词:5G 和 USB-C。前者对应华为刚刚发布的 Mate 60 系列手机里的芯片能力,后者则是聚焦 iPhone 15。
    这是 2023 年的智能手机市场的现状,抛开民族情感与戏谑成分,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大概我会选择「乏味」,这种「乏味」已经持续了近三年的时间,并还将继续下去,至少还有两年。 发布会后,关于 iPhone 15 系列的细节与购买指南充斥在全球互联网的各个角落,但 iPhone 早已失去了引流行业创新的能力。发布会前几乎被完整「泄密」的功能和与特性,甚至连发布会也从「被迫线上」变成了「主动线上」的广告片,转场精致、画面完美,令人敬畏。 只是,这几年其他竞争对手们又在做什么呢?被誉为「创新」代表的折叠屏手机几乎是整个市场忽略不计的存在,IDC 的预测,预计到 2027 年,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占有全球 3.5% 的份额,请注意这两个数字:2027、3.5%。 另一个所谓的「创新」则是不断上涨的价格,2017 年,iPhone X 是第一款触及 1000 美元价格线的智能手机(999 美元),随后的时间里,1000 美元(约合 7000 元人民币)俨然成为高端智能手机的标准价,从苹果到三星到华为,早已超过或即将超过这个价格。 FT 的一项数字统计指出,如果计算通胀,以第一代 iPhone 499 美元的定价作为标准,现在新款 iPhone 的价格大概在 749 美元,但今天发布的 iPhone 15 Pro,起售价就达到 999 美元。 两个令人欣慰的细节: - 发布会开始的宣传片里,iPhone 成为「拯救生命的机器」,这是人机——人类与智能手机——关系的新发展; - 另一个细节,库克透露 Vision Pro 将按原计划于 2024 年年初发布,这也是 iPhone 15 Pro 相机的卖点之一——其拍摄的「空间照片或视频」可以在 Vision Pro 上观看。
  • 中国大模型赛道发令枪响后,文心一言能否继续领跑?
    2023-09-01
  • 比亚迪无疑已经接近丰田昔日在燃油车市场的霸主身份,但距离登顶世界汽车霸主,比亚迪还差最后一环:高端车。
    先看数字,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增速降至44%,而比亚迪却保持了90%的销量增速,市场份额达到33.5%,利润增长200%。这一切的关键,都是价格。 比亚迪在上半年挥舞着价格镰刀,靠着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在维持20%高毛利的基础上,给旗下产品定出一个又一个让人难以拒绝的价格。比亚迪已经彻底化身价格屠夫,新产品越做越便宜。 其次,上半年,比亚迪的汽车业务毛利率为20.67%,与去年全年水平基本一致,但今年比亚迪的车可比去年便宜多了,之所以可以如此低价而不影响毛利率的原因就是规模效应。 汽车本身是个讲究规模的行业,边际效应明显。加上比亚迪实现了多数环节的自研自产,可以把成本控制做到极致。 第三,比亚迪在高端市场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比亚迪的豪华子品牌腾势,虽然在半年报中出现了17次,显示出比亚迪对其的重视,但其对比亚迪营收的贡献还不算突出。 显 长期以来,比亚迪手握的核心武器就是性价比,它擅长用最实惠的定价征服消费者,最终坐上新能源全球销冠宝座。不过,这套逻辑显然很难在高端市场完全复制。 接下来,比亚迪如何像丰田那样造出自己的「雷克萨斯」,会成为比亚迪能否持续增长的重要一环,腾势会是那个最优解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 OnlyFans 可能是最成功的内容(或者叫创作者)平台,看看其 2022 年的数据:
    - 平台 GMV 共计5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7% - 创作者分成高达45 亿美元 - 11亿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长17%) - 5.25亿美元的税前利润(48%的利润率) - 平台上的310万创作者,同比增长47% 你听过或用过 Onlyfans 吗?
  • ARM 的确处在 IPO 的最好时刻,但 ARM 又处在 IPO 的黯淡时刻,欢迎阅读我的分析,👇
    深度解析 ARM IPO 背后的四重影响
    赵赛坡
  • 深度解析 ARM IPO 背后的四重影响

    付费
    2023-08-27
    图片
  • 苹果 AirPods 业务有多大呢?年度营收 145 亿美元,略低于华硕和 Adobe,远高于 Spotify、Airbnb 以及 Twitter(𝕏) ,实在是太赚钱了。
  • 从腾讯最新发布的二季度财报来看,无论是广告收入、小游戏收入还是企业服务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都来自微信平台。具体来看:
    1. 广告收入增长34%,主要来源于视频号和朋友圈广告。视频号广告收入已经超过30亿元。 2. 企业服务收入增长15%,主要是微信支付交易量增长带动。视频号直播带货也提供了一定支持。 3. 社交娱乐收入增长2%,小程序内的小游戏贡献显著。 可以看出,微信已经成为支撑腾讯增长的关键所在。它已经从一个产品,成长为腾讯最重要的业务板块之一。这标志着微信不仅成为腾讯的增长引擎,更重要的是它彻底改变了腾讯的业务逻辑,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微信的平台效应明显。作为一个流量入口,微信实际上属于一个类似“商场”的平台,而基于微信的视频号、小游戏等业务就像“开店”一样,平台收取一定佣金后,商家可以通过更直接的方式变现。这种平台模式天然具有更高的毛利优势。 其二,由于微信广告收入的增长,腾讯自身获得的广告收入已经远超其用于投放自家产品广告的支出。这说明在流量经济条件下,腾讯从广告主转型为广告商,这是一次商业角色的变革。 只是,过于依赖微信对于腾讯并不是一件好事,何况微信广告业务,比如视频号业务的广告收入还非常少;而在更大的企业市场,腾讯还未找到真正的增长点,更多的还是靠微信支付来「撑场面」,云计算的收入几乎忽略不计,所有这些都指向一个可能:你觉得「腾讯公司」有一天会改名为「微信公司」吗?
  • 这个星球上哪里的特斯拉最便宜?答案就是中国。
    目前,与世界全球其他地区相比,中国的某些特斯拉车型的价格甚至只有一半。这家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正在引领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上的激烈价格战,从而颠覆了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格局。 特斯拉于本周一再次进行了一轮降价。Model Y豪华长续航版SUV的高端版本价格下降了人民币14000元,降至最低 30 万人民币以下(299,900元)。其他车型在考虑到延长保险补贴后甚至更为实惠。 特斯拉已在中国多次大幅降价,最近一次是在上个月。然而,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降价导致当地汽车制造商的股价大幅下跌。比亚迪的股价下跌了超过5%。较小规模的竞争对手零跑汽车的股价下跌了6%。 这场价格战在一定程度上是过剩产能的结果。在2019年,中国注册的电动汽车制造商超过500家,四年后,约有400家电动汽车制造商已经消失,竞争的惨烈度可见一斑。 两个不可靠的预期:其一,此前,投资者曾预期,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将成为「中国的特斯拉」,但它们仍在负运营利润。尽管比亚迪已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今年的销售额也创下了纪录,但其利润率仍低于 5%。 其二,市场曾人物购车者会出于爱国情感选择国货汽车。但特斯拉的受欢迎程度仍在不断攀升,并在第二季度实现了销售额的历史新高。 中国电动汽车公司现在别无选择,只能比特斯拉更快、更多地降价,让我们迎接更激烈的电动汽车价格战吧。 #特斯拉
  • 近期有内部消息称,钉钉将从阿里云智能集团中独立拆分出来,成为 “1+6+N” 组织架构中的N公司之一。这次钉钉从阿里云独立出来,是阿里云智能持续三年“云钉一体”战略的终结。这一调整虽有其积极意义,但也反映出该策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回顾“云钉一体”,这一战略在用户规模扩张上确实卓有成效,三年间钉钉的大客户数量实现了3倍增长,用户规模超过6亿,为行业龙头地位奠定了基础。 但从收入贡献看,这种捆绑并不理想。在阿里云的业务中,大客户才是真金白银的来源。相形之下,以中小企业为主的钉钉用户,对其收入影响很小。事实上,高额的服务器和带宽成本还拖累了阿里云的利润增长。 因此,让钉钉独立发展,可以更好地服务阿里云的上市需求。它可以专注争取大客户和提升利润空间,而不必承担钉钉的运营成本。 与此同时,独立也将促使钉钉管理团队思考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实现自主盈利。近年钉钉虽推出了付费服务,但还需继续完善商业体系,依靠自身实力而非集团支持来获利。 最后一点,让云计算和办公软件保持战略协同,仍是阿里需要思考的问题,参考微软的业务构成,办公软件 Office 和云业务就能实现高度整合,因此,未来还需要阿里云管理层在业务调整后,建立更好的机制,引导不同业务的有效互动。
  • 基本上,「集度」已死,「百度造车」不复存在,所谓「小米汽车」也不乐观。
  • 从OpenAI「即将破产」谈起,生成式 AI 市场需要更多冷静

    2023-08-15
    图片
  • 富士康最近的确在印度加大投资,比如在 Telangana 州开始建设智能耳机工厂,并在卡纳塔克州购地建设 iPhone 工厂等。
    但还有两个事实:其一,富士康已经在印度投资 15 年;印度工厂的 5 万员工仅占富士康全球员工 100 万的 5%,可以说是很少的比例。 这也从侧面说明,富士康在印度发展的困境。更进一步,富士康在印度面临培育供应链、提高成本效益的限制,且电动汽车市场还不够成熟。智能手机组装将是其在印度的主要业务。 短期内,中国仍将是富士康的主要生产基地。富士康在印度的发展主要服务于当地国内市场,并成为其周边地区的生产基地。富士康也在探索印度电动车等新领域的机会。但印度取代中国成为全球技术制造中心的可能性不大,中国仍将是大规模消费类电子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
  • 最近,全球各地越来越多的 iPhone 14 Pro 用户反映他们的手机电池健康状况出现问题,最大容量迅速下降。具体来看,一些用户发现他们的iPhone 14 Pro 最大容量已经下降到 90% 以下,距离 Apple 建议更换电池的 80% 门槛不远。
    这一问题引起用户广泛关注的原因在于,电池健康直接影响电池使用时间。最大容量数值下降会导致电池使用时间变短,严重影响用户体验。iPhone 14 Pro 上线才不到一年时间,电池健康状况就出现明显问题,让不少用户感到担忧。 目前尚不清楚电池健康问题的具体原因。有分析认为可能与 iOS 17测试版、Always-On显示等iPhone 14 Pro 独有功能相关。电池健康状态还会受到充电次数、充电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另一方面,电池老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属于正常现象。 Apple官方尚未对此作出正式回应。但众多用户已经在社交媒体上提出疑问并表达不满,希望Apple能尽快调查问题原因,并给用户一个满意的解释。 你的 iPhone 14 Pro 电量还正常吗?
  • 从 Arc 浏览器到「Arc OS」
    付费
    2023-08-11
  • 据最近公布的数据,丰田在华新车销量持续下滑,其今年上半年累计销量同比下跌2.8%。尽管这个数字看似微小,但足以反应这个日系车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困境。
    而日产、本田等其他日系汽车品牌也同样陷入了类似的境地。就在2023年7月,日系品牌销量下滑最明显的正是日产,中国区销量环比下滑13.93%,同比更是下滑了惊人的40.61%。在此同时,本田7月成绩单的关键词也是“下滑”,7月在华销量环比下滑20.72%,同比降幅更是高达32.84%。 在这一连串业绩下滑的背后,除了全球供应链的问题,日系车在华经营已经举步维艰的深层原因在于其落后的产品结构和科技竞争力。 日系品牌的产品结构一直依赖于燃油车,而在今天这样一个新能源汽车正在爆发式增长的时代,日系品牌的这种依赖关系千方百计地拖累了它们的步伐。 尽管日系车品牌也有着少数的电动车产品,但比起中国品牌,无论是车机系统、智能座舱还是辅助驾驶、智能语音,体验上都显得不够理想。在产品定价上,日系车似乎仍旧固守着燃油车时代的“优越逻辑”,价格偏高,这无疑使得它们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失去了优势。
  • 今天华为发布 HarmonyOS 4,并展示了基于盘古大模型的「小艺」的全新能力,阅读摘要或撰写草稿这类大模型「基础操作」就不多说了,再分享三个有趣的观察:
    其一,设备功能交互入口。官方展示的是用户输入「给我换一个带天气效果的壁纸」,「小艺」快速理解之后帮用户找到相应的设置界面,这展示了未来人机交互的新特点,用户再也不用在一层层菜单查找功能,也不再再去翻看说明书了,直接用自然语言提出自己的需求就行了; 其二,互联网信息/网络入口,官方展示了用一句复杂的需求让「小艺」在附近找个餐馆,「小艺」可以通过插件能力,访问美团的服务,从而提供信息,这是各类互联网信息/服务基于大模型应用的重要落地场景,随着未来越来越多服务以插件形式进驻,「小艺」的实用性也会进一步提升; 其三,多模态模型能力的加持,进一步提升了智能手机的「创造力」,官方演示了一个基于本地图像进行的个性化处理,考虑到智能手机天然拥有生产影像、语音的能力,我们有理由相信,接下来智能手机会有更大围绕「影音内容创造」的场景。 当然,「小艺」现在的能力绝不是终点,比如如何把语音和自然能力结合起来、如何构建丰富的互联网插件生态、如何处理数据在终端上的处理和保护等等。 但这的确让我们看到接下来使用如何使用智能手机的一些线索,至少短期内,我们的手上,还离不开一部或几部智能手机。
正在载入...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