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茂

李荣茂

关注
5594粉丝
0关注
2966被推荐
IP属地:山东

网易号优质内容创作者

2枚勋章

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THLDL大课堂、清大领导力创始人;财经类自媒体创作者。

  • 泽连斯基的“双线作战”!
    【澎湃新闻】1月1日参考消息网援引法新社报道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2024年12月31日表示,2025年乌克兰不仅要在“战场”上作战,还要在“谈判桌”上作战,力求结束近三年的俄乌冲突。“未来一年的每一天,我们都必须为一个足够强大的乌克兰而战。因为只有这样的乌克兰才能得到尊重和倾听。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谈判桌上。”泽连斯基在向全国发表的新年致辞中说。 从战场局势来看,过去两年乌克兰丢失土地面积急剧扩大,2023年失去465平方公里,2024年竟达到3200平方公里,且呈现加速溃败之势。乌军伤亡惨重,截至2024年年底,伤亡达196万人,死亡92万人,其多支精锐部队在如红军村等地面临被围歼的危机。可以说,乌克兰在军事上已愈发艰难,单纯依靠军事对抗来扭转战局几近无望,这是泽连斯基谋求谈判解决冲突的现实背景。 尽管泽连斯基期望通过谈判结束冲突,然而这其中充满变数。一方面,俄罗斯有着自己在特别军事行动中的既定目标,不会轻易妥协;另一方面,谈判的关键影响因素还在于美国。特朗普即将再任总统,此前其表示上任后要在“24小时内”结束冲突,这种表态虽看似积极推动和平,却也引发了乌克兰可能需被迫放弃领土换取和平的担忧。并且,特朗普对泽连斯基的态度已然改变,不再将其视为坚定盟友,后续美国对乌的军事、政治支持存疑,援助规模大概率会缩减甚至中断,泽连斯基被当做棋子的可能性很高。 另外,在俄乌冲突中,乌克兰无论是在军事资源补充,还是在外交斡旋影响力上,都高度依赖美国。没有美国的大力支持,乌克兰很难在谈判桌上与俄罗斯平等对话、争取有利条件,更难以凭自身决定战争的终止。所以说,俄乌停战的主动权不在泽连斯基手中,而在美国手里,美国的政策走向、对乌支持力度以及与俄罗斯的谈判策略等,都将直接决定俄乌冲突未来能否走向平息。 当然,泽连斯基“两条腿”走路的外交政策,也暗含着对俄罗斯的忽悠,泽连斯基知道,相比自己,普京更希望早点结束战争,但对于泽连斯基呢,停战和战争的心态是复杂且矛盾的,一方面是对美国未来之君特朗普外交政策的担忧,一方面又担心,一旦停战,自己下台会被清算。所以,泽连斯基也希望自己和拜登一样能够拿到安全落地伞。
  • 美国智库出来说实话了!
    【网易】美国智库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战略科技项目主任詹姆斯·刘易斯表示,中国最短会在五年后摆脱对美国高端芯片技术的依赖,美国的科技封锁将完全失败。为什么会这样呢?刘易斯表示,这有两方面的原因。 刘易斯的这一结论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基于两大核心原因。 首先,他指出中国拥有庞大的工程师队伍。这些工程师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具备极高的专业能力。尽管他们在技术攻关中面临一些障碍,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无可置疑。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是中国打破技术封锁的基础。 其次,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投资规模远超美国。根据刘易斯的说法,中国的投入是美国的三倍之多。中国政府已经连续推出三期国家大基金,专注于支持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如此庞大的资金支持,加上强大的技术基础,几乎注定了中国在芯片领域的成功。他认为,中国在打造自主芯片产业上的决心和行动力,已经让美国的遏制政策显得无力。 然而,刘易斯的观点并未完全揭示出中国在这一领域崛起的全貌。事实上,还有一些关键因素是他未提及的,但对中国突破美国封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国的制裁措施实际上为中国企业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可能被国际巨头压制的本土企业,如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长机会。没有强大的外部竞争者,中国企业得以专注于技术突破和市场扩展。这种环境不仅推动了企业的创新,也加速了中国芯片行业整体的进步。 半导体并不是一个全新的产业,而是一个已经发展了数十年的成熟领域。中国并非从零开始,而是在中低端芯片制造上已经取得了稳固的基础。这意味着中国并不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是在已有经验和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向更高端的领域迈进。这种逐步突破的模式需要时间,但极具可行性。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拥有显著的制度优势。这种优势体现在资源整合能力上,无论是资金支持、政策倾斜还是政府采购,中国都能够快速集中力量办大事。通过整合多方面资源,中国能够为半导体企业提供稳定的研发环境和市场支持,这种模式是许多西方国家难以复制的。 此外,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合作能力也不容忽视。尽管美国试图通过封锁切断中国与国际技术的联系,但中国依然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持续获取先进技术和经验。这种灵活的策略使得中国能够在全球化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而不是被完全孤立。 总之,中国在芯片行业的崛起也得益于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从智能手机到电动车,再到人工智能应用,中国市场对芯片的需求量极为庞大。这种内需驱动不仅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也为技术研发提供了持续的动力。 美国的科技封锁政策表面上看似强硬,但实际上却存在诸多漏洞。这种政策不仅未能遏制中国的发展,反而成为中国技术崛起的催化剂。正如刘易斯所说,美国的封锁注定会失败,但其深层次的原因远不止人才和资金投入。中国在市场、技术、制度和国际合作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正在共同推动着一个更强大的芯片产业的崛起。美国的遏制政策,最终只会成就一个更强大的竞争对手。
  • 2024年,中国军工杀疯了,用意太明显!

    13小时前
    图片
  • 越南“精兵简政”革命:政府改革的破局之举
    【综合消息】12月31日,根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越南领导人苏林对越南官僚机构长期因职权不清、效率低下和冗员进行批评,苏林将这一问题描述成“瓶颈中的瓶颈”。越南内务部称,越南将对政府机构进行精简组织。 越南将对政府机构进行全面精简,预计改革后政府将仅保留13个部、四个部级机关和五个政府下属机构。这场“精简革命”将削减多达177个司和190个事业单位。这一举措不仅旨在提高政府效率,还将大幅节省财政支出,助力国家经济发展。 越南此次改革的决心和力度非同寻常。谁都知道,解决政府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形式主义等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精兵简政。通过精简机构,不仅可以提升行政效率,还能释放更多资源用于公共服务和社会发展。从越南的手笔来看,这次改革显然不是简单的调整,而是从根本上重塑政府运作模式的一次重大尝试。 事实上,越南并非第一个进行此类改革的国家。近年来,全球多个国家都在积极探索政府机构的精简化和高效化,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之一是阿根廷。阿根廷总统米莱上台后,迅速推行了一系列激进的改革措施,其中包括在上任第一天就砍掉了18个政府部门中的9个,并配合一系列放松管制的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即将上台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也计划对美国政府机构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他提名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牵头政府效率委员会,这一举动引发了广泛关注。无论是越南、阿根廷还是美国,各国都在探索适合自己的改革路径,以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而越南的改革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 信号明确!中国布局曝光!2025重头戏来了!

    1天前
    4跟贴
    图片
  • 美国历史“最后善人”卡特去世,他到底做对了什么?

    2024-12-31
    图片
  • 太尴尬!伊朗生死攸关,这时候想起求中国来了!

    2024-12-31
    图片
  • 巴菲特大动作!美股危险!
    【澎湃新闻】时隔多月,巴菲特再次增持西方石油股票。根据当地时间12月19日深夜提交的监管文件显示,伯克希尔以4.05亿美元的价格增持近890万股的西方石油,经过这一次的增持行动之后,伯克希尔持有西方石油的持股比例超过了28%。 今年,美股市场一片沸腾,屡创新高,然而,股神巴菲特却采取了与众不同的策略,开启了他的“反向操作”模式。 那个他曾深爱有加的苹果,如今却成了他减持的对象。第一季度,小试牛刀,卖出1160万股;二季度,大幅减持,3.89亿股离手,近乎腰斩其持仓;三季度,老爷子再接再厉,又挥别了1亿股。至9月底,巴菲特手中的苹果股票仅剩3亿股,以255美元一股计,价值765亿美元。而第四季度,他是否还在继续卖出,我们不得而知,但苹果的股价,却在他一路减持中,倔强地大涨了63%,尤其是二季度,巴菲特卖得最凶时,苹果股价却涨得最猛。股神与全球第一大公司的较量,似乎并未如人们所想的那般,股神总是常胜。 巴菲特不仅减持了苹果,还大手笔抛售了其他公司,如美国银行,几十亿美元的股票从他手中流出。11月4日的数据显示,巴菲特手中的现金储备已达创纪录的3250亿美元,相较于2023年底的1000多亿美元,这一年的各种卖出操作,让他不断囤积现金,仿佛在诉说着某种我们看不见的未来。 此外,有人见巴菲特4亿美元买入西方石油,便断言他押注油价,押注明年通胀重来。但真相或许并非如此。查理·芒格曾解释,他们根本看不懂国际油价,买西方石油,只因这是一家无论油价涨跌都能赚钱的公司。再者,便是其股价便宜,10倍市盈率,较2011年减半,较巴菲特2019年初买入时跌了30%。巴菲特,这位典型的左侧价值投资者,算好的价值,只要下跌,他便越跌越买。或许,他还用了可转换优先股等交易工具,年化8%的收益先入手,等股价涨了再换成普通股,对他来说,旱涝保收。 纵观巴菲特的持仓,现在苹果虽仍居首位,但占比已降至26%;美国运通、美国银行紧随其后,分别占比15%、12%;可口可乐,这位股神从未卖过的“老情人”,占比10%;雪佛龙和西方石油占比分别为6.5%和不到5%。近期增持的4亿美元西方石油,对于巴菲特的总盘子来说,不过是毛毛雨,几乎无法改变其持仓结构。 综上,股神的持仓依旧三大块:零售、金融、能源。零售包括苹果、可口可乐、卡夫亨氏等,占比最高,近40%;金融涵盖美国运通、美国银行、穆迪等,占比30%多;能源占比最低,仅10%出头。仅凭这10%出头的能源持仓,就说股神在押注油价大涨、通胀重起,理由显然不够充分。 巴菲特,这位投资界的传奇人物,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值得我们深思。他到底看到了什么?他到底在布局什么?与此同时,审视巴菲特这一系列的减持操作,大家也不得不对美股保持更高的警惕。 总之,美股泡沫现在非常大,已经有裂痕,奉劝大家,及时远离华尔街的种种金融陷阱。
  • 武契奇惊爆:美国欲购北溪管道,背后算盘打得响?
    【观察者网】据“今日俄罗斯”(RT)12月27日报道,在最新一次访谈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表示,遭到破坏的“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可能会在一年内成为美国投资者的资产,届时俄罗斯对欧盟的天然气供应或得以恢复。在27日接受德国《商报》采访时,武契奇谈到了他对“北溪”管道未来的看法,“我敢预测:最迟一年内,‘北溪’将归一位美国投资者所有,通过该管道的天然气将从俄罗斯流向欧洲。” 当我看到这条新闻时,想起了几年前在北京流传的一件事——在摇号购车政策即将调整的前夜,人们纷纷前往4S店抢购,两个人甚至同时看上了一台展车,其中一人情急之下,砸裂了车玻璃,于是这辆车便归了他…… 美国真是无底线,其如此抢夺的目的很明确。其一,利用天然气差价牟利,甚至有望以更低价格击败俄罗斯,彰显其市场操控力;其二,继续紧握对俄罗斯及欧盟,尤其是德国的经济控制缰绳,以巩固其全球霸主地位;其三,缓解国内通货膨胀压力,为经济困境寻找出路;其四,借此修复与俄罗斯的关系裂痕,毕竟在伊朗、朝鲜等热点问题上,美国仍需俄罗斯的合作;其五,对东方大国施压,展示其经济制裁的威力;其六,为塞尔维亚提供与俄罗斯缓和关系的契机,以减轻地缘政治压力;其七,警示乌克兰,勿盲目追随美国,否则将被弃如敝屣;其八,挽救因俄罗斯天然气断供而陷入困境的美国能源企业;其九,助力欧洲国家经济复苏,使其有余力应对来自东方大国的挑战;其十,向国内民众表明,美国外交并非自私自利,而是旨在造福全球。 可以说,一旦美国掌控了北溪二号管线,那么天然气的价格就将由美国说了算,长期赚取差价也并非不可能。只要其价格比液化天然气便宜那么一点点,美国就能坐等收钱。 然而,深入思考这件事不难发现,美国的这步棋并不好走。俄罗斯会轻易将北溪管道这一战略资产拱手让给美国吗?以目前俄罗斯的战略布局来看,至少需要其在俄乌冲突中获得有力的筹码。未来存在很大的变数,如果俄罗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它不会轻易交易这个筹码。 总之,我认为这是美国对欧洲各国的赤裸裸玩弄。在能源牌上,美国也想通过金融霸权的手段实现利益收割,其本质是想维持自己的全球霸权。如果最终的结果变成美国控制天然气,俄罗斯出售天然气,而美国则加价卖给欧洲,那对欧洲来说真的是太惨了。
  • 时隔29年!日本高层再次承认历史错误!美日联盟或将崩盘!

    2024-12-30
    图片
  • 硅谷震惊!3878名科学家“逆流”奔东方,华裔顶尖学者揭秘真相!
    【网易】近期数据显示,从2018年开始华裔科学家正在逐渐回国,选择美国进行留学的中国学生也在逐渐减少,近四年来足足有3878名科学家离美归国。与此同时,外国留学生选择中国的人数却在逐年增加。 硅谷,这个全球科技创新的圣地,如今却上演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人才大逃亡”。3878名美国科学家,其中不乏华裔佼佼者,他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东方大国作为新的科研舞台。这究竟是一场怎样的“逆流”?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真相? 比如华裔科学家孙少聪,一个在美国科研界崭露头角的名字,却做出了一个令人诧异的决定——放弃美国的一切,回到东方大国。当被问及原因时,他坦诚相告,揭示了两个发人深省的理由。 “我不想一辈子做‘二等人’。”孙少聪的话语中透露出无奈与坚定。在美国,尽管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身为华裔,他始终无法摆脱那种无形的偏见和束缚。他的成功,在美国人眼中,似乎总是带着一丝“抄袭”或“偷盗”的嫌疑。这种不公正的待遇,让他深感心寒,也让他更加坚定了回国的决心。 而另一个原因,则是东方大国在科研投入上的慷慨与大方。孙少聪坦言,在美国做科学研究,拿到经费简直比登天还难。就算侥幸拿到了,那点钱也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在东方大国,国家对于科研的重视程度超乎他的想象。他回国这几年拿到的科研经费,竟然比在美国这么多年加起来还要多出一半!这样的支持力度,让他看到了在祖国科研事业蓬勃发展的无限可能。 孙少聪的感受,并非个例。众多成功的华裔科学家,在回到东方大国后,都发出了同样的感慨。他们在这里遇到了最好的“老师”——祖国。祖国不仅为他们提供了丰厚的科研经费和优越的工作环境,更给予了他们无限的信任和支持。在这里,他们可以尽情地挥洒才华,为实现祖国的科技强国梦想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场“人才大逃亡”,其实是一场心灵的归宿之旅。无论身在何方,这些华裔科学家的根始终在于祖国。他们深知,只有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才是他们最大的心愿和使命。而东方大国,也正以开放的姿态和博大的胸怀,迎接着这些海外游子的归来。
  • 雷蒙多“下台”前坦言真相:美国科技遏制,实则自掘坟墓!
    【环球时报】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2月21日报道,在拜登政府把芯片制造竞赛列为重中之重几年后,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表示,限制中国获取技术的努力并没有阻碍该国的进步,联邦政府对美国国内创新的资金支持才是让美国保持领先于北京的原因。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在卸任前的表态,击碎了美国对华科技遏制的虚幻泡沫。她承认,限制中国获取技术的努力并未能阻挡中国的进步步伐,这一言辞背后,揭示了两个无法回避的残酷现实。 首先,美国遏制政策的破产已是不争的事实。尽管美国处心积虑地构筑技术壁垒,但数据不会说谎。中国今年前11个月的集成电路进口额与出口额均实现显著增长,这不仅是中国市场需求旺盛的体现,更是中国芯片产业在逆境中崛起的有力证明。在具体技术层面,中国的进步更是有目共睹,让美国的遏制政策显得苍白无力。 其次,美国对于遏制政策能否确保其竞争优势的悲观情绪正在蔓延。随着全球科技格局的深刻变化,美国开始意识到,单纯的遏制和打压已经无法阻挡新兴科技力量的崛起。这种悲观情绪不仅反映了美国对自身科技实力的担忧,更暴露了其对未来科技竞争态势的无力感。 此外,基于中国市场的庞大潜力、丰富的人才储备和雄厚的资金实力。在成熟芯片制造领域,中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基础,完全有理由相信,在高端芯片制造领域,中国将取得举世瞩目的突破。 回顾芯片制造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强者并非永恒。从美国的独霸一方,到日本的迅速崛起,再到韩国和台湾的后来居上,芯片制造领域的竞争从未停止。创新,才是保持领先的唯一法宝。美国的科技遏制,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时的困难,但绝非无法逾越的鸿沟。相反,它只会激发我们更加坚定的创新决心和斗志。 更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禁令不仅削弱了其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还为我们的本土企业腾出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在军工和航天等受限领域,我们已经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这无疑是对美国遏制政策的有力回击,也是对我们自身实力的最好证明。 综上所述,美国的科技遏制政策实则是在自掘坟墓。它无法阻挡中国的进步步伐,只会加速我们的崛起和超越。最终的输家,必将是那些试图通过遏制和打压来维护自身利益的短视者。
  • 解放军要动真格了!

    2024-12-29
    20跟贴
    图片
  • 圣诞大战,俄乌对轰!卢卡申科访华前,中国送上大礼包!

    2024-12-28
    图片
  • 美国焦虑难掩霸道本色,中国推进国防现代化正当其时!
    【环球时报】当地时间18日,美国国防部发布年度《中国军力报告》,对上一年度中国军力发展状况以及战略意图进行揣测和评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9日下午表示,美方这份报告和此前类似报告一样,罔顾事实,充满偏见,散布“中国威胁”论,不过是为维持自己的军事霸权找借口。 美国军方高层之所以频繁提及中国的军力发展,一方面显示了其内心深处的不安与不甘,作为长期以来的全球霸主,美国习惯了在国际事务中发号施令,对于任何可能挑战其地位的国家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中国的军力增长,特别是核力量的增强,让美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在他们眼中,这种威胁不仅仅体现在军事层面,更关乎其全球霸主的地位和利益。 另一方面则是意在塑造中国的“核威胁”形象,给中国扣上“扩张主义”的帽子。通过不断渲染中国的军力威胁,美国试图在国际舆论场上占据道德高地,为其可能的军事行动或外交施压寻找借口。这种策略既狡猾又危险,通过试图将中国塑造成一个不遵守国际规则、意图扩张势力的国家,从而孤立中国,削弱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然而,美国似乎忘记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它自己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核武器数量远超中国。美国凭什么认为自己可以拥有的能力,而中国却不应该具备呢?这种双重标准不仅显得霸道无理,也暴露了美国对中国发展的深深恐惧。 更值得一提的是,从核政策的角度来看,美国至今仍未修改不率先使用核武器的条款,而中国则郑重承诺不率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这一对比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在核政策上的负责任态度。所以说,美国有何理由给中国扣上“核威胁”的帽子呢? 归根结底,美国军方是以一种非常不健康的遏制心态来看待对中国的军力增长。这种心态不仅无助于国际关系的和谐稳定,反而可能加剧国际紧张局势。因此,我们反倒应该更加坚定地推进国防现代化,提升自身的军事实力和核威慑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捍卫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防止某些狼子野心的国家铤而走险,破坏国际和平与稳定。
  • 普京表态!特朗普发声!俄乌冲突即将大变?

    2024-12-27
    图片
  • 一夜之间,伊朗大拉垮!无药可救!

    2024-12-27
    2跟贴
    图片
  • 算力过剩危机:智算中心面临租赁困境,行业洗牌在即!
    【新浪财经】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蓬勃发展,国内对智算中心的建设热情空前高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算力规模已达到246EFLOPS,智能算力同比增速更是超过65%。这一增速背后,是工业、教育、医疗、能源等多个领域算力应用项目的快速增加,总数超过1.3万个。然而,在这看似繁荣的景象下,却隐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算力租不出去。 当前,算力中心机房的出租率普遍徘徊在20%~30%之间,部分企业级智算中心更是低至10%左右。这一数据无疑给行业泼了一盆冷水。究其原因,算力需求的增长并未如预期那般强劲。尽管前期机构预测国内算力租赁市场年增长至少可达20%,但实际增长率仅为5%左右,远低于预期。 造成这一困境的根源在于AI需求增长乏力。一方面,大厂往往选择自建算力中心,以满足其庞大的数据处理需求;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对算力中心的需求并未如行业预期那般旺盛。这导致原本应该供不应求的算力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建造一个算力中心的前期投资高达3.5亿,每年还需承担5000万的运维费用。在这样的高投入下,超7成的算力中心处于实质性亏损状态,剩余的三成也仅依靠地方政府的土地优惠、税收减免和算力补贴等维持盈亏平衡。 从紧缺到产能过剩,中国的算力产业在短短两年内经历了巨大的转变。如今,收入覆盖不了运维费用已成为常态,AI革命迟迟未爆发,算力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可以预见的是,一场行业大洗牌已经在眼前。在这场洗牌中,如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算力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将成为算力中心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面对这一困境,行业需要冷静思考、积极应对。只有找到新的增长点,激发算力市场的活力,才能确保算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 这次,美国不仅栽了大跟头,还踢到了钢板上!

    2024-12-26
    图片
  • 关键时刻!解放军突然曝光!

    2024-12-25
    图片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