骅骏老师张

骅骏老师张

网易号

关注
980粉丝
3关注
685被推荐
IP属地:河南

河南省社旗县教育体育局中学高级教师

13枚勋章

教育资讯

  • 高考选择题蒙题的技巧
    选择题可以钻的空子就比较多了,主要根据以下几个原则: 1.平均分布原则 高考选择题的答案是有比例的,而且比例接近1:1:1:1。 比如,根据江湖传言,英语完形填空20道题的答案ABCD的数量都是相等的,每个答案占5个,阅读题的四篇答案分布也趋近这个比例。在数学中,四个选项的比例大概是2:3:3:4,至于每个比例对应什么选项,还要根据近几年的答案做预测。连续出现3个以上(不包含3个)的相同答案,往往是错误的。 2.逻辑推理 这里以某道题为例,直接看选项即可: A.18,3 B.18,7 C.18,-3 D.9,7 不用看题,闭着眼睛都敢选,正确的可能性最大的应该是A。说白了,要用到找相似的方法,四个选项中,A和C答案最为相似,先排除B、D,A、C选哪一个,还要看A、B、C、D的相似程度,A、B、D相似程度更大,A、B、D和A、C的交集是A。仔细想想的话,A、C的区别在于正负,考官目的可能是在此设置易错点,四个选项只有一个答案有负数,太过显眼,题目难度会降低,答案应该是正数。 3.考点集中 类似于经济原则,一道题尽可能考到多个点,往往集多个考点于一身的答案会是正确的,考点层次越多,混淆力度也越大。 4.还有一套“骗分”玄学顺口溜: 三长一短选最短,三短一长选最长,长短不一就选B,全都一样就选C,参差不齐就选D。两A后面BBC,三A后面写BC,两B后面ACA,三B后面写CC。 #乘风计划,动态激励#
  • 今年是“最残忍”的一届高考。
    数据显示,今年高考报名人数约1354万人,其中复读往届生约413万人;而对应的本科学位数只有约450万个,也就是说本科录取率约33%,只有三分之一;对于约941万名应届生来说,还要跟比自己多复习至少一年并已参加过高考的413万往届生,争抢那450万个本科名额。 除了极少数天才和一直名列前茅的学霸可能相对笃定,其他绝大多数人的“一考定终身”也许大多是“七分靠运气,三分来打拼”。这种形势下,能考上本科院校已属“人中龙凤”,不能计较是二本或原三本还是民办,能挑选到心仪专业的已是牛娃,谈论就读城市和院校层次更好比“要什么自行车”。 以上数据里,为什么复读生的人数那么多?有个重要原因是,大家都彻底明白了,现在的专科毕业文凭,在“学历贬值”的时代,跟考生父母当年的高中文凭类似,只能证明是“成年合格劳动力”,都不如那时的中专学历有找工作进体制的效用。这也是前面在各省高校排名金字塔里,都没有列专科和高职院校的主要缘由。 本以为都到“地狱”难度了,没想到“地狱还分十八层”。因为出生人口的变化状态,对参加高考人数的影响,涉及到升学率的升降,没有我们通常认为的人口下降趋势下的那么乐观。 今年参加高考的孩子,大概可以认为是2006年及之前出生的为主,那年出生人口约1581万。从那之后,每年数据都在缓慢攀升,峰值在2016年的1786万,而在2018年达到1523万,才进入每年出生人口均较上年减少100万到200万以上的“断崖”区间。 不考虑因对985、211等双一流高校的追求,而形成复读生的“雪球”越滚越大的可能,即使是出生人口递增造成参加考试的“需求方”都很可能“热度”难减;而随着国家对民办高校的规范整顿、对专科升格本科扩招的严控,对应中外合作办学的引入和新设本科高校,“供给侧”的质量提升、数量减少也是大势所趋,未来12年,整体上“供不应求”尤其是优质高教资源竞争白热化,将是不争事实。 #乘风计划,动态激励#
  • 两所电力大学两所民航高校,皆为双非院校,知道它们好在哪里吗?
    17小时前
    18跟贴
  • 张柏芝说不接纳谢霆锋,但可以住在一起,为了教育孩子两个人拼了
    17小时前
    43跟贴
  • “越是底层的家庭,孩子的试错机会就越少。”
    张雪峰曾经和一个来自河北农村的高三女生连过麦。 当时距离高考,还有半年。 女孩学的是物化地,现在大概能考490分左右,她的理想是中医,而且不太能接受去唐山或者石家庄以外的城市当医生。 张雪峰听罢,直言不讳地告诉她,分数不够,只能去民办。 因为就算是按最低标准来,公办的中医学校,也需要再往上努力个二三十分。 而且这等级学校没有硕士点,上不了硕博,上不了5+3,就是个本科,还要去考研。 可中医,即便硕士毕业,也只能够勉强在地级市级别的医院工作。 女孩的父母只是普通的农民,没有背景,没有医院人脉。 张雪峰当机立断,更不建议学医。 原因嘛?张雪峰没有展开说,但懂得都懂。 就像他之前告诫想学金融的学生:金融专业学得好不好,跟将来工作牛B不牛B没啥关系,你有什么资源才重要。 还有那句,进烟草不需要看专业,也不用看学校,不懂的自己想。 最后,在得知女生不排斥毕业后回当地考公务员后,他给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志愿方向:提前批农业管理定向生。 如果能在这半年内再努把力,分再高一点,建议她选择乡村卫生院的乡村医生计划。 可能是在计划之外,女生有些迷茫。 张雪峰语重心长地说出下面一番话: “我们有时候去想要一个所谓的更好的发展,但前提条件是分,你有更高的分,你就有更多的选择。 你刚才说你爸你妈就是农村普通务农的农民,你能从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在你这一代,通过你的努力学习,变成你们乡镇卫生院的医生,能够变成你们当地农村农业发展的管理者。我个人觉得,你已经比你爸妈这一代,是一种进步了。 孩子,瞄着乡村医生计划那个底线的分去奔。你现在的任务是用你半年的时间换你一生的稳定,那这半年,你将付出多大的努力,你自己看着办。” “越是底层的家庭,孩子的试错机会就越少。” 家里有矿的,爱学啥学啥,找不到工作大不了回家继承家产。 家里有人的,朝着对口专业去就行了,毕业就失业?没听说过。 你再看看普通家庭,禁得起这么折腾吗? #乘风计划,动态激励#
  • 谢霆锋恢复单身,张柏芝公开宣称不会接纳他,但可以住在一起。
    在娱乐圈,谢霆锋和张柏芝的关系一直是话题中心。他们的婚姻、分手,以及对孩子的共同抚养,都在公众视野下展开。张柏芝的这番言论,虽然表面上看似决绝,却也透露出了对家庭和孩子未来的深切考虑。 选择住在一起,但不复合,这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是一种难以理解的决定。然而,在现代社会,这样的安排并不罕见。对于谢霆锋和张柏芝而言,这种选择可能基于对孩子最大利益的考虑。共同居住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稳定的家庭环境,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爱,即使父母之间的关系已经改变。 这种安排也体现了谢霆锋和张柏芝作为父母的成熟与责任感。他们愿意为了孩子的幸福,放下个人的情感纠葛,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这种做法值得赞赏,也为其他处于类似情况的家庭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 然而,这样的决定也必然伴随着挑战。两人如何在保持个人空间和独立性的同时,共同管理家庭事务,如何处理外界的猜疑和评价,都是他们需要面对的问题。但无论如何,谢霆锋和张柏芝的选择都是基于对孩子最好的考虑,这一点值得所有人的尊重。我们见证了谢霆锋和张柏芝两位明星在个人生活上的选择,以及他们如何为了孩子的幸福而作出了不同寻常的决定。这种决定虽然在外人看来可能充满了疑惑和不解,但却是他们在深思熟虑后的选择。他们的这一决策不仅反映了对孩子无私的爱,也展现了他们对家庭价值的重视。 谢霆锋和张柏芝选择共同生活,但不复合的决定,是基于对孩子成长环境的深切考虑。在他们看来,尽管两人的情感关系已经结束,但他们仍然是孩子的父母,有责任和义务为孩子提供一个完整和稳定的家庭环境。这种家庭结构虽然与传统观念中的家庭有所不同,但在当今社会,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多,它挑战了我们对家庭的传统认知,也让我们开始思考什么才是对孩子最好的。 在这个选择背后,谢霆锋和张柏芝所展现出的是一种成熟的父母角色。他们愿意为了孩子的幸福牺牲个人的情感,这种无私的爱让人感动。同时,这也是一种勇气的体现,他们敢于打破传统的束缚,尝试新的生活方式。这种勇敢和无私,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乘风计划,动态激励#
  • 男老师穿旗袍,董宇辉送上祝福,雷军说放松再放松,都为了高考生
    1天前
    24跟贴
  • 土猪白菜论的张锡峰,说学计算机很后悔,高考后还有多少张锡峰?
    1天前
    34跟贴
  • 广东潮州的王女士有一天下班较晚,路过一家烧烤摊被正吃烧烤喝酒的张某看到了,张某顿时对王某产生了邪念。
    张某偷偷尾随王某,试图找机会对张某行不轨之事。恰巧王某走进一条巷子里,巷子里黑黑的没有光线。张某趁王某不备,将她按倒在地,威胁王某“不许出声,不然就杀了你!” 王某被吓傻了,不敢反抗,被张某给侵犯了。 张某结束了犯罪,背对着王某穿衣服。王某认为此时正是反抗的最好时机,她从墙角捡起一块砖头朝张某头部用力砸去。“呯”地一声,张某倒地没了声音。 王某立即拨打110报警,声称自己被人侵犯了。警察来到现场后,发现张某已经死亡,王某因涉嫌故意杀人被逮捕了。 #乘风计划,动态激励#
  • 某公司的一个女工十分漂亮,领导有意安排她和自己及几个其他同事去广东出差。
    这个领导利用招待出差人员吃饭的机会,骗女子多喝了几杯酒,然后把她先打发到房间里为自己准备第二天参加会议的资料。 过了一段时间,领导解散了酒席回到房间里,骗女子把会议资料给自己送来。当女子来到领导的房间后,领导趁机用暴力将女孩性侵了。 事情过后,女孩回到自己的房间,立刻把领导性侵自己的物证保留了下来,连夜去公安局报案。第二天,领导被公安局抓走了,最终也被判处了有期徒刑。这件事情过后,人们都说:“这个女孩很勇敢,她以最合理的方式,对性侵自己的罪犯实施了最有效的报复和打击,值得钦佩。” #乘风计划,动态激励#
  • 河南2025新高考,今年竞争尤为激烈,明年复读生会不会大幅减少?
    2024-06-05
    17跟贴
  • 高考试题难度3:5:2,30%简单题50%中档题,何谓填报志愿六步法?
    2024-06-05
    1跟贴
  • 就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女排对意大利的比赛里,咱们吃了个大亏,以0比3的比分被意大利队给横扫了。
    听着是不是很心疼?比赛的结果直接让日本队一路超车,这场比赛后,大家都焦虑得跟丢了钱包似的。 场上的“战神”朱婷这回又坐了板凳,这操作多少让人摸不着头脑,毕竟人家上一场还嗨得不行,狂轰17分。 蔡斌教练这一折腾,不仅让球迷们心塞,连热搜都被他“霸占”了,成了“全民公敌”。 蔡斌教练这回可是火了一把,还上了微博热搜第二,网友们也不是吃素的,一边嚷嚷着要蔡斌“下课”,一边又开始怀念郎平的金牌时代。 有人直呼,“快把郎导请回来,咱们需要金牌教练的魔力!” 这声音,大概比我家楼下的小卖部喇叭还响。 话说这场比赛,蔡斌的决策真的是让人大跌眼镜,跟吃了个没加糖的酸梅汤似的,酸爽! 我们的女排队长朱婷,名头响当当的,粉丝无数,本该是这场关键战役的主角。 结果呢?这位排球界的明星大侦探竟然神秘坐上了替补席,观战去了! 这操作,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在比赛现场,气氛紧张得就像是大年三十的鞭炮,一触即发。 球迷们情绪高涨,可以说是激动人心到了极点。 每当摄像机一扫过来,你可以看到那些涂着国旗、挥舞着旗帜的热情面孔,他们的情绪随着比赛的起伏波动,就像是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 尤其当意识到朱婷没有首发,整个场馆里的气氛就从预期的狂欢变成了怨声载道。 蔡斌教练的压力大得像是背了五座大山,那种重负可以从他每次镜头前的表情看出来。 而咱们的女排,曾经的世界之巅,现在却连亚洲霸主的位置都摇摇欲坠,真是让人唏嘘。 咱们的球员们这时候面临的,是一个如何从失败中站起来的大考验。 这需要的不只是技术上的调整,更是心态上的重建。 如何在压力之下保持冷静,如何在批评与质疑中找到前进的动力,这是每个竞技体育中的运动员都需要面对的挑战。 心态崩了,比分自然也就崩了。 这就像是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如果我们一味沮丧、失落,那么困难只会越来越大。 而如果我们能够调整心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挑战,那么就有可能将败局转为胜利。 这场比赛给我们的启示很多,让我们知道,无论面对何种困难,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始终不放弃希望,这是每一个挑战中最为宝贵的品质。 就像爬山一样,只有不断向上,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 所以,咱们的球员们,以及所有面临困境的人们,都应该记住:失败不可怕,放弃才是最大的敌人。 只有坚持下去,才能迎来属于自己的曙光。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值得被庆祝,每一次的尝试都值得被鼓励。 #乘风计划,动态激励#
  • “我们在北京大学等你”,
    你们笑着说出了最扎心的话! 等我,老妹! 我何德何能可以刷到北京大学,我不配! 北京大学不比专科差! 可惜这辈子你们是等不到我了! 下辈子好好学习,我在清华大学1508公里外的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南峰上,等你一起眺望北京! 你等我,我就一定去?那不显得我多没面子! 太冷门,我身边的人都没去过。 那年729没被贵校录取,原因竟然是门牌号不能作为录取分数! 我去年就在第一志愿选的贵校,为什么今年高考快开始了,录取通知书还没到? 你太瞧得起我了! 不用等我,你们北大已经请我去过了,我刮大白的。 你们不用等我,我来不了。 我下辈子争取,能等吗? 又刷到了我未曾见面的母校! 就说你们还招不招保安吧! 别等我,你们先走! 你以为是我不想去吗?你得劝劝学校赶紧发通知书给我! 等我可以呀,可你倒是把通知书发给我啊! 这个真的高攀不起! 颜值又高成绩又好! 谢谢你们的等待,吾辈十分想来,奈何实力不允许。 看来这个愿望得我孙子辈替我完成了! 妹儿啊,别怪哥狠心,哥是你们这辈子也等不到的人了,我们来世再见吧! 别等了,我们没有可能。 直接就北京大学了,不是还有几千公里之外的对面的什么的吗? 学校太冷门了,我们村没有一个人考上。 15年后,等我闺女去,加油! 我这样的都能刷到,看来大数据也不准啊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我的女儿,希望9月份能到这里! 这就是个冷门学校,我们村上百年都没有人去报名了。 画凌烟,上甘泉,自古功名属少年! 隔壁清华学哥祝…… 大家努力!但是因各种因素的限制,每个人不可能达到想要的目标,也不能气馁! 让我先做个梦! 你别劝我,我没意见,你劝劝你们招生办! 我梦见过考上了! 大家脑子都长得差不多,我的也不小,为啥我考不上? 评论区抽个入学名额吧,孩子真的想上大学! 你是在等我,可我到门口了你得把门打开啊! 这个学校可以,我要小孩以后考这个学校! 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欢迎报考北京大学! 我会加油的,但是北京大学录不录取我就不知道了。 问题是,这是我加油也够不着的! #乘风计划,动态激励#
  • 这所市级医科大学,却超过很多211,赞为“浙江第二医科大学?”
    2024-06-04
    118跟贴
  • 卷烟厂招聘,中科大研究生霸榜,浙大生当卷烟工,都是冲福利吗?
    2024-06-04
    49跟贴
  • 湖北是高校强省,今年大学难易度排名70所上榜,前十强都有哪些?
    2024-06-03
    82跟贴
  • 早上一上班,原老师告诉我的一个消息简直比惊雷还可怕:我班一个家长昨天跳楼了!而导致其走极端的直接原因就是因为孩子!
    孩子!又是孩子!孩子面前,我们家长到底要怎样扮演自己的角色,才能让孩子、自己及家庭的每个成员都有比较健康的生活和成长空间呢? 对于逝者,我没有也不想去指责,但总觉得说点什么才觉得对得起我的职业和这个家长朋友的情分。 她姓李,在山西一医院生殖中心工作。她是这届学生里我最早也最想结识的家长之一。 原因不止一个:刚入学时,校长就告诉我本班有个很优秀的贾姓学生(是女孩儿)。建X小学的第二名,有个很了得的妈妈。 我心生好奇,特想认识这位家长。教学开始后,我发觉这个女孩儿基础的确很扎实,学习习惯也很好,但思维并不灵活,离我想象中的优秀生还有些距离。 最吸引我的是,每次收缴的作业和随笔等,都有她妈妈的评语(据说其它各科也是这样),字很秀气,基本都是在我看到之前已经先期进行了评判。 我并不赞同家长这样做,第一次家长会后,我跟她有过短暂的交流,肯定了她的用心,同时告诉她,初中以后,无论如何要尽量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学习,去思考,用学习上的独立带动生活等方面的独立,家长要逐步从台前走到幕后。这之后似乎少看到她的批语了。 第二次接触是我班的“和你一起读”活动,我邀请她来分享读书体验。这也是我们真正交往的开始,她戴着眼镜,留剪发头,高高的个子,衣着朴素,很干练,很知性。 站在讲台上,她娓娓道来,把自己对《狼图腾》的体会深入浅出讲给学生听,课堂效果很好。 不久,学校搞亲子阅读时也让她作为家长代表发言,依然端庄大方,依然思维缜密。 我俩真正的交流是在今年上半年,学校要搞周六小班补课,贾同学因为成绩不达标没能进入补课名单。 她联系我见面,我俩在办公室谈了很久,也就是那次,我知道了她的职业,知道了她的认真,据说她写的病历在全科甚至全医院曾都是标杆儿。 当时主要探讨的是作业量太大,孩子休息不好,影响课堂效率的问题,我也有支招给她,虽略微感觉她在孩子的问题上有些焦虑,但相聊甚欢。 最终的缘分还要是我娘生病起,那段时间,她隔三差五到病房去看望老人,很主动找出娘的病历和医生沟通,并不时安慰我。 有两次休息日,我们坐在神外的病房外畅谈,她问我孩子初三了,她该怎么办,我开玩笑说“凉办”。她说孩子最近有些逆反,听不进去她的话,让我做做孩子的工作。 我请假回来上班,面临月考,发现贾同学时常不来学校,她说孩子有些小情绪。我也曾简短的和孩子沟通过。月考成绩下来贾同学年级70多名,这是他们娘俩都不能接受的结果。 国庆节后,孩子就几乎不怎么来学校了,我联系过她,说现正带孩子在外地,过两天就去上课。一直到上个月底,原老师告诉我他联系过贾同学,孩子就是不想上学了。 我又联系了李大夫,希望能帮助孩子能去家访,她回信说孩子暂时不想见我。我们约好等时机成熟再见面。 6号那天,她微信要和我见面,大概6:30左右,她到娘的病房找到我。我们在走廊聊了近两个小时,期间主要是她在诉说。 这段时间孩子身上的确发生了一些事情。孩子不想上学,她们之间有过激烈的冲突,孩子因此离家出走过;也曾带孩子到太原看过心理医生,结论是有焦虑症和轻微的抑郁。 孩子提出要上学的条件是先出去玩几天,她都一一接受,结果一回家,孩子就反悔,依旧不上学。 她也就变得比孩子更焦灼,甚至要决定让孩子休学。原因是落下很多课,怕赶不上。 她征求我的意见:休学是不是一种选择。我认为目前要解决的是孩子学习上的畏难情绪,学业好坏不是重点,所以休学不算是最好的决定,也把利害都讲给她。 最后建议,先冷静几天,等孩子情绪稳定下来老师和同学介入,或许事情会有转机。她说:学校介入会不会让孩子压力更大呀?那种矛盾焦躁无助让我有些担心。 就在前天晚上,因为要不要上学的问题,她跟孩子又一次激烈的争吵,爱人调解之后担心孩子出问题,就在孩子房间睡下。 凌晨5:00,她的闹铃响过一直没反应,丈夫起床后发现她已经跳楼身亡。 惊闻这一消息,我心情很沉痛。为李大夫痛,更为贾同学而痛。 我不知道这个孩子以后的人生会因她妈妈的这一冲动作为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我们一直在担心孩子的脆弱,不曾想家长才是家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方面。 #乘风计划,动态激励#
  • 大爷坐地铁被女生指责偷拍,网友:大家都在拍,逮着最好欺负的闹
    6月1日,郑州地铁上发生的一起“偷拍”争议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一名女生指责一位大爷偷拍地铁乘客,而大爷则坚称自己只是随意拍摄,并未涉及隐私内容,且未留存任何记录。 这一事件在社交媒体上迅速发酵,人们纷纷站队,各抒己见。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这一事件其实反映了当下人们对于隐私保护的敏感性和对偷拍行为的零容忍态度。然而,在追求正义的同时,我们也不应忽视真相的重要性。 据了解,大爷的拍摄行为确实存在,但他并未将照片留存或用于不当用途。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事件的严重性,但也提醒我们在公共场所应更加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纷争。 希望这起事件能让我们更加理性地看待类似事件,同时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和权益。 #乘风计划,动态激励#
  • 今年高考报名人数、复读生均创历史新高,注定成为竞争激烈的一年
    2024-06-03
    21跟贴
正在载入...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