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 王学钧

近几年,乳胶床垫、乳胶枕头等乳胶床品因其多种优点而备受消费者追捧。随着乳胶床品的热销,消费者的投诉也多了起来,不少人感觉自己被商家忽悠了。

据央视记者调查,在乳胶床品市场上,确有不少商家在搞虚假宣传,忽悠消费者。

有的商家吹嘘自家销售的是100%纯乳胶床品。其实,制造乳胶床品时要加入发泡剂、氧化剂等助剂,这意味着所谓100%纯乳胶床品是不可能存在的。即使是乳胶制品中品质最好的产品,纯乳胶含量往往都只能在93%左右。

更多商家不敢这么吹,而是说自家商品乳胶含量在93%以上,并附上了检测报告。貌似谦虚了一些,实则还是在忽悠人——先是用特制的产品送检以获取“好看”的检测报告,然后把这一检测报告“通用”到其他产品上。

不仅如此,为了忽悠消费者,有些商家还会在产地上造假,在生产上做手脚。

有些乳胶床品明明是在国内某个地方由某家当地企业生产的,却刻意标上“泰国制造”的字样,冒充进口产品。有些乳胶床品明明不含丝毫石墨烯或薰衣草成分,却通过染色炮制出所谓的“石墨烯乳胶床垫”“薰衣草乳胶枕头”,以制造卖点、抬高售价。有些乳胶床品明明是偷工减料“合成”的,用不了多久就会出现粉化、塌泡等状况,甚至会挥发出有毒有害物质,相关商家却若无其事一脸无辜。

好端端的乳胶床品,可不能这么“虚”下去!有针对性地强化监管已成一项当务之急。

大多数消费者是通过网络了解并购卖乳胶床品的。相关电商与直播平台应尽到监管之责,努力为在售乳胶床品把好关。至少,不能放任自流,一切全凭卖家自觉。要给乳胶床品卖家划定几道硬杠杠,让他们知道什么样的东西能卖,什么样的东西不能卖,什么样的“宣传”可以做,什么样的“宣传”不能做,擅越雷池就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景区购物店是乳胶床品的另一重要销售渠道。景区及当地相关部门应尽到监管之责,不能让景区购物店沦为问题乳胶床品扎堆的地方。在有些景区,乳胶床品卖得贵一点儿可以理解,但是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不能容忍。通常,景区购物店也是消费者投诉的“热点”,销售问题乳胶床品这样的事是盖不住的,只要景区及相关部门真的想管,问题不难解决。

当然,监管不能只在销售端着力,还得在生产端发力。很多时候,制造产品的厂家同时就在做零售,直接下场忽悠消费者。有些厂家虽不做零售,但为了吸引商家,也会自觉“体贴”商家的“需要”,在生产乳胶床品时做手脚玩花样,“配合”商家忽悠消费者。

据报道,我国乳胶床品的主产地是浙江温州。仅仅是温州下辖的一个平阳县,就生产了国内90%的乳胶床垫、乳胶枕头。可以想见,只要主产地的监管部门肯动真格的,把一些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许多乳胶床品商家就忽悠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