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人最重视吃,古人云:“民以食为天”。

日常问候语:“您吃了嘛?”

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家没地方吃饭

一间不大的屋子,被承重墙层层分割,再放一张1米多的餐桌,让你过个道都能意识到减肥的重要。

不少小户型的装修设计中,餐厅直接被阉割了,996的上班族,下班后在客厅茶几上对付几口成了常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小红书@王三一

小户型就不配有用餐区了吗?餐桌就一定得牺牲过道吗?

今天这几个真实人家案例,针对「小户型用餐区」上交了高分答卷,希望能为同样困扰的家庭提供一些思路。

▼「小户型设计改造」专属报名入口▼

定制卡座

短窄餐厅福音

条形的短窄客餐厅,是最让人头疼的天崩开局,无论放长桌还是圆桌,吃饭时起身落座、从桌旁经过,都大大受到空间限制。

坐在长桌靠墙一侧吃饭的人,每一次从夹缝中挤进去,都面临着磕碰桌椅腿的风险。长桌贴墙放置,又有种在便利店面壁吃盒饭的感觉,还浪费了桌面收纳面积。

大部分小户型都能尝试的小圆桌,遇到短窄户型反而被嫌弃,平时不用餐的时候,长桌椅尚且能推进去,圆桌椅就只能傻愣愣的摆在那里占地方。

能贴墙、不磕腿、不面壁的定制卡座餐桌,就是专门为这种短窄客餐厅设计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的陈女士家套内面积46㎡,卧室、卫生间加阳台就占了三分之二,剩下客厅+厨房总共才15㎡,宽度仅2.4m,没有餐厅

原户型各个区域都是封闭的,设计师拆掉多余的墙体,将同一直线上的客厅、厨房、厨房阳台打通,并将厨房操作区挪到了阳台上,原厨房的位置打造出一个用餐区。

改造前 & 改造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意将洗手台设置在现厨房和用餐区之间,对齐1.9m的卡座式餐桌,颇有西式岛台的意味,无论是备菜、洗手、洗水果,动线都非常顺畅。

座位下方的储物空间,住范儿更推荐免拉手柜门设计,补充餐边杂物收纳的同时,避免拉手磕碰,也避免了上翻式找物的尴尬。

▼点击图片get同款装修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本的无餐厅小户型,自己吃饭都找不到地方,更别说亲友来访了,现在的卡座式餐桌,6-7人用餐没问题,平时办公、看书都有了落脚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面这间北京轻法式小屋,在用餐区处理上也有异曲同工之妙。69㎡的面积两人住,还有两室两卫,依然没有餐厅

夫妻俩都是对生活品质有追求的人,平时都有喝咖啡、泡茶、品酒的习惯,在面积不大的客厅里定制了一整面墙的沙发角,针对用餐区留给住范儿的发挥空间就不多了。

▼点击图片get同款装修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设计师便将原先的厨房阳台利用起来,作为餐厅使用,离厨房近,饭做好后,转个身就端上餐桌了。

在狭窄的空间里定制了两人位卡座,侧面还能挤出两个开放格,用来放零食。

客厅望向餐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咖啡角、餐厅、厨房这三个空间都是开放式的,通过两道拱形门相连,增强空间互动感。屋主无论冲咖啡还是做饭,都不是孤单一个人。

厨房望向餐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嵌入式餐边柜

人多必备

有这么一种情况,在中国式家庭还挺常见,就是一个家中常住人口就2、3个,但是亲戚朋友多,有时到了饭点吃饭的有5、6张嘴

对于小户型而言,特意安排一张大餐桌显然不合理,可以调节大小的方变圆餐桌,就深受我们父母辈的喜爱,在30年前几乎家家都有。

如今变形餐桌的升级版——动线更为便利、更多功能集成的嵌入式餐边柜,被许多中小户型青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这套45㎡的房子,是S女士为父母准备的,平常大多是妈妈独自待在家,S女士也不时会带着丈夫孩子来父母这儿蹭饭。

一家人聚在父母家大多是饭点,这段时间就想和家人聊聊天、说说话,用餐区的交流性、舒适性就显得格外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设计师经过综合考量后,为S女士定制了嵌入式餐边柜,餐边柜中间留白,人少时餐桌推进去,过道更宽敞

聚餐时拉出来就行,位置足够大,可以容纳5-8个人,有好友来访也完全够用,还预留了轨道插座,吃火锅很方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间开放格安排了微波炉,热好菜后,直接端上桌;最上面拿取不便,囤货或者放不常用的杂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的太阳花女士,是个极具艺术品位的收藏爱好者,也因此拥有不少志同道合的友人,可以邀来家中品茶鉴赏。

除了临窗预留了一间专门的茶室之外,用餐区也要能随机应变,平时一家三口吃饭,偶尔也能留下友人吃饭、聊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收放自如的餐桌+餐边柜设计,就恰如其分,选用了成品餐边柜,最大的优点就是颜值高

餐边柜采用榉木材质,非常有质感,也跟周围的中古风装修相得益彰,组合出能彰显主人品位的东方美学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面陈列泡茶、泡酒的“设备”,花草茶、马克杯等用配件悬挂在墙上,柜体实木柜门搭配茶色玻璃,整体藏露得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圆桌

氛围感王炸

除了开头提到的短窄户型,很多小户型偏爱圆桌,就是因为它占地面积小,找个角落随便一放就行,挪动起来也比四条腿的长桌方便。

在普通人家中,圆桌似乎就是一个无奈之举,你不知道的是,长期被你低估的它其实是氛围感王炸,轻轻松松打造1㎡美学角落

▼点击图片get同款装修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这对夫妻就直言:如果非要为他们的家评一个最佳区域,那当属餐厅

这个62㎡的家拥有一个方正的客厅,然而夫妻俩平时除了吃饭,很少在客厅活动,为了满足两人的独立办公需求,设计师还借用了客厅一部分空间,做成了一个独立的房间。

改造前 & 改造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领取你的专属户型改造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娱乐室旁边就是餐厅所在,比起方桌,小圆桌适合这样的小空间,坐的人更多,动线也更灵活。

超强设计感的吊灯搭配圆桌,再加上几把经典设计的椅子,一下让这个平平无奇的空间别具一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之下,下面这对北京90后小夫妻的第二居所,就十分极限操作了。

原户型两室一厅,合并客厅、厨房、次卧,不到37㎡,设计师大胆拆除一个小卧室,再合并客厅和过道,让“厨房”足足扩大近3倍

改造前 & 改造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环绕厨房做U型橱柜,收纳空间相当充足,用餐区就安排在厨房里面

中间放一张圆桌和两把餐椅,蕾丝桌布和压花玻璃吊灯相互呼应,就是一个小而讲究的双人用餐区。

▼点击图片get同款装修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相信你家能比37㎡还极限,有的话联系我们,我们帮你出主意。

大多数人都认同「餐桌是家中的核心区」,然而在中国,80㎡以内的住宅基本都没有专门的餐厅,用餐区只能作为客厅、厨房的边角料存在。

设计最大的作用就是“变废为宝”,让一个平平无奇的用餐区更有人情味儿,让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能够舒适享受用餐时光

你有多久没有好好吃饭了?又有多久没和家人一起坐在桌前好好聊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