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文化艺术的精华,包含着难以言传的意义、情感和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习惯,蕴藏着传统文化的最深的根源,保留着形成该民族文化的原生状态。为了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非遗”与审美教育及创造力培养结合起来,近年来,全国各地中小学校启动“非遗”进课堂项目,特别是进入美术课堂。

展览开幕嘉宾合影

2017年5月14日,由中国美协美术教育委员会主办、山东美术馆承办的“接棒”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校本课程暨美术教育“高参小”成果展于山东美术馆正式开幕,本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28日。

展览由中国美协教育委员会主任高洪担任总策划,中国美协美术教育委员会秘书长王晓琳任总统筹,由中国美协美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余丁教授担任学术支持。展览由“非遗”进校园校本课程展示、“高参小”成果展,和以围绕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为代表的艺术家作品展三部分组成。并于开幕式后举办“接棒——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校本课程暨美术教育‘高参小’成果展”研讨会,中国美协美术教育委员会相关领导、非遗校本课程学校和“高参小”项目代表、艺术家、非遗传承人及高校代表纷纷发言。

研讨会现场

参加本次展览以及“高参小”项目的各个学校致力于把“非遗”与审美教育及创造力培养结合起来,并在国家美术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中国美协教育委员会主任高洪表示,“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高度重视基础美术教育中的‘非遗’课程,一方面通过课程‘接棒’,使得‘非遗’得以传承,另一方面,又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资源的现代转换,培养青少年的审美创造能力。‘非遗’课程正是基于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任务,进入中小学课堂的。”

充满童趣与想象力的学生作品

本次展览呈现了来自江浙、福建、山东、四川、辽宁、上海、重庆、云南、内蒙古等地15家中小学的精品非遗教学成果,其艺术形式包括篆刻、皮影、版画、青铜造型、面塑、刺绣、扎染等内容,不仅呈现了包括校本课程教材、学生习作、非遗项目新闻报道、文献手稿、笔记、图片样式,及原样范本在内的静态资料,还记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向校本课程转化的全过程,并结合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现场皮影及刺绣表演,力图全面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过程中非遗项目的材料、工艺、图案及拆解流程。

妙趣横生的学生作品

在此基础上,中国美协美术教育委员会动员高等院校从事基础美术教育的专家,对于中小学课程进行指导,并在展览中展示了“高参小”的部分成果。“高参小”是指高等美术院校参与小学美术基础教学。此次展览透过搭建小学美术教学及活动平台,探索高校与小学互动新机制,建立“非遗”现代传承新形式的契机,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深层次地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当代语境中进行“体验”、“传承”、“转换”、“创新”。

非物质文化刺绣传承人现场为嘉宾及观众演示织绣工艺

作为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中国美协美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余丁教授在谈及策展理念时表示,“在做非遗校本课程进课堂的过程中,不能只考虑课程本身的范畴,更要加入更具有深意、有引领性的内容,思考艺术与艺术教育之间的关系。”

“当我们谈及非遗传承的时候更多的是以此培养孩子们在当代意识下如何把传统文化合理进行转化的思维方式。在这一领域,很多优秀的中国艺术家已经树立了典范,他们从传统文化尤其是非遗资源中汲取营养进行当代艺术创作,这种作品的呈现不仅对孩子们有所启发,对非遗校本课程的设计者,即在校老师们也极具建设性意义。因而,我选择了徐冰、唐承华、邬建安这三位在该领域颇具建树的当代艺术家作品同时展出,使得展览在文脉和文法上有了一贯性,也从而树立方法论的启发。作品本身的文本呈现,加之文脉相承,文法互鉴,最终呈现了‘接棒’今天的面貌。”

中央美术学院优秀艺术家徐冰、邬建安、唐承华作品与中小学“小艺术家”的作品相互呼应

中国美协美术教育委员会秘书长、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助理王晓琳在宣读中国美协徐里秘书长发来的贺信时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创新与发展是当下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通过艺术教育,特别是基础的艺术教育,在向广大人民群众展现民族文化艺术的魅力,构建多元的文化艺术样态的同时,使之成为“非遗”的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手段是本次展览的宗旨所在。中国美协美术教育委员会将致力于把艺术家、“非遗”传承人与美术课堂结合起来,形成各具特色的,同时又是系统化的校本课程,希望本次展览成为一个良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