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一群来自三藩市的年轻人,把一副眼镜放在美术馆的地板上,结果是怎样?这大概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美术馆的访客看着这副地板上的眼镜,不知道它是什么,于是就自行围观、理解、然后为这件「艺术品」拍照。

其中一位年轻人,17岁的TJ Khayatan,就把这个公众的反应拍摄下来,然后放到网上,引起相当大的回响,他们成功「愚弄」了多位访客,而引发的思考问题,当然也就是「什么是艺术」这个千古问题。

大家都很疑惑,墙上有两张纸,是那些年轻人贴上去的说明吗?

到底什么是艺术?替一副只为开玩笑的眼镜拍照,是不是很蠢?

其实替「艺术品」拍照,本身可能就已经很蠢,尤其那些并没有了解,也没有兴趣去认识一幅作品如绘画,却喜欢集邮式的匆匆拍摄,还要嫌其他观画的人阻着他构图的行为,确实很蠢。再者,有一种说法是认为,当代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建制式艺术」,即是一样东西是否艺术,视乎有没有「艺术界」去为它认证,再简言之,即是放进艺术馆的就是艺术。就是如此背景之下,这个/ 这类恶作剧才可以玩完又玩,历久常新。

要求大众在美术馆内分辨哪些是艺术,哪些不是,其实很困难。也有人会认为,在引起这么大的回响后,该眼镜确实已经成为艺术品了,一种anti-art的内涵已经诞生。如果他们能持续去做,这大概真的可以成事。

至于建制式艺术,又是否扼杀了公众的鉴赏力,及超越认证制度的好作品呢?那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