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面前有一幅世界著名画作,你面对它矗立良久,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记住了作家的名字、作画的年代、画作的内容,而后一转身,这些枯燥的信息在你的脑海里可能就片甲不留了。那么,面对那些西方古典传世佳作该看哪里、看什么,该如何知其美并知其何以美?作为一个普通观众,你会有这样的疑问。两年前,上海姑娘董悠悠从保罗·塞尚的家乡,法国埃克斯学成回国,用她的专业知识解答了一个知乎上的问题:“在欧仁·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中,自由女神为什么一定要露胸。”此后,她像侦探一样解读分析那些名画,一发不可收拾。今年年初,董悠悠将18个侦破名画的故事集结成册,在《被误诊的艺术史》中带领大家观察名画、侦破悬案。她说,艺术甚至比侦探剧更有趣。

用侦探的眼睛看艺术

放弃经济转学艺术

董悠悠毕业于法国埃克斯马赛大学艺术史专业,精通英语和法语,并掌握一定的拉丁语和古希腊语。曾任中法文化交流协会秘书长,法国“阿尔勒竞技场修复项目”文物修复人员。她与名画的缘分是大学毕业之后才产生的。和很多父母一样,董悠悠的父母在大学时拦下了她学艺术的念头,让女儿学了经济专业。“我当时退而求其次想学历史,一样被拦下了。”大学毕业后来到法国留学,最初也是选择了经管专业。法国浓厚的艺术氛围再次唤醒了她内心对艺术的渴望,主意颇大的她毅然转专业,并直到毕业后才跟父母实话实说自己拿到的是法国埃克斯马赛大学艺术史考古专业的学位。

周围的朋友都喜欢跟董悠悠一起旅行。“我们当时的课不仅仅涉及画还有建筑,他们很愿意跟我一起逛街,随时随地有一个随身向导,走到一个地方会说,这个教堂你能不能给我们讲一下。在卢浮宫大家通常都会先往金字塔走,因为那里要排队。我们会办一张年卡,就有一个特殊通道,走廊对面有个透明大玻璃,透过窗户看到卢浮宫地下的雕塑,经常会有旅行团通过,有一次我看见一个导游对团友说‘看有雕塑,四个’,说完就走了,这个讲解简直了。还有一次有导游带着一大票人走过《自由引导人民》,我正好讲累了就让朋友去听导游讲,导游的讲解是‘这幅画是欧仁·德拉克罗瓦反映1830年革命的作品,后来雨果根据这幅画写了《悲惨世界》’,而后他就开始介绍《悲惨世界》。我的朋友眼睛里有一个大大的问号,好像在问,难道只是这样吗?”

登录知乎解疑答疑

两年前,董悠悠开始在知乎开设艺术专栏,专门破解名画谜团,至今已积累5万多粉丝,“回国后我不想马上工作,休息了一段时间,去知乎答题是因为身边有很多朋友都在知乎上开了账户,他们说关于名作的问题都没有人答,比如有人问‘在欧仁·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中,自由女神为什么一定要露胸?’。朋友们觉得这个问题好像不怎么正经,我看了之后觉得,可以啊。只要在国内经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都在教科书上看到过《自由引导人民》,但是从来没有人跟我认真解释过这幅画到底画了什么,我看到的介绍也只是说这是一幅浪漫主义伟大的杰作。对于一个门外汉来说,浪漫主义意味着什么,我们根本就不知道。所以,在我学习了艺术史之后,我更喜欢用一种探索的方式,或者是更接近侦探破案的方式去看艺术,而且我发现这种方式并不需要你有太多的文化沉淀,或者是艺术史的背景。”

自由女神为什么要露胸?董悠悠在知乎上这样回答:“其实画家的小心思就是,通过自由女神身着胜利女神同款长袍的修辞,给人以自由终将引导人们走向革命胜利的暗示。而敞开的衣服还给人一种解脱束缚的感觉。与画家要表达的自由,革命等概念一致。总结来说,这样的裸胸女子,符合画家想要创造的既有革命特性又有胜利暗示的自由女神形象,同时裸体强调了古典希腊感,彰显画家对希腊独立战争的支持及欣赏。”

平视艺术回味无穷

董悠悠的解答在知乎上收获了很多点赞,但也有一些批评。“有一种是,‘我觉得你讲的挺有意思的,但你这个是不是段子,臆想出来的让我们开心。’一开始我还很有热情回答,我说用了风趣的语言和类比的方式,并不能说我讲的不对,或者我凭空捏造臆断的,我都有专业画作的根据。还有一种,‘你侮辱了我心中的艺术,艺术明明是离大家有一段距离的。’因为我曾经用游戏的语言描述《自由引导人民》,评论说我太接地气儿,不严肃。我以前喜欢看评论,曾经有些问题会让我感觉我跟提问的人不在一个逻辑空间里。后来我发现网络什么人都有,渐渐觉得他们给了我不同的想法,吸收一下也能拓展我的视野。我现在能接受一切评价,能改进的就改进。”董悠悠认为,对待艺术的态度应该是“平视艺术”,“我在写作过程中,想尽量说人话,避免专有名词,或者一些大家貌似熟悉其实不知道是什么的词,比如浪漫主义。

我也尽量想让我写的东西能贴近大家的生活,让人觉得艺术不是那么高高在上。了解艺术和餐厅里点菜是一样的,大多数人只是来享受佳肴而不是来学厨师的。艺术初学者总想像点中餐一样讲究排场,满满一桌,最后眼大肚子小,点太多吃不了。我崇尚像吃法餐一样了解艺术,一次只品一道菜,关注摆盘,关注细节,关注材料之间的搭配,小而美,回味无穷。”

理论:三个原则

当你面前有一幅画作,第一眼该看哪里?董悠悠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其实我们在看画的时候可以运用侦探方式,大家最熟悉的福尔摩斯三原则,就可以运用在我们看画的过程中。”

福尔摩斯:我观察一切。

“很多人在看画的时候,不愿意跟画相处太久。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所以我给出的建议是,不如你先观察一切。我给大家一个建议,第一步你可以先看它30秒,30秒以后你离开这幅画作,然后你想一下它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这就是你对一幅画最初的印象。”

看完整体,下一步是看细节,董悠悠曾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加冕》真迹前坐了三天。“很多人说看细节应该怎么开始呢,要看哪里呢?其实看画的时候,生活中我们在看一个人的时候首先是整体印象,然后你会看他的脸,或者穿着、身材,你会对他有一个基本判断。一般画的内容跟我们生活中的内容差不多。一切都可以通过这种观察得到,所以大家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就像福尔摩斯在办案的时候,某一个蛛丝马迹或者一个小细节就会翻转他对整个案情的认识。观察之后你会发现心里有很多的疑问,比如你会觉得为什么画里有一个人比着‘胜利’手势,为什么画里暖炉会在最前面等。

福尔摩斯:我根据观察到的推理一切。

一般一幅画里不可能所有因素都是独立的,它是一个整体的存在,可以根据所看到的东西去推理。“这句话的前半句很重要,意思就是你不要多想,要像侦探一样看一幅名画,但你不要像毛利小五郎一样,观察到几点之后就开始脑补很多。我们应该像柯南一样去看一幅画,得实事求是,不能随意脑补。”

董悠悠以《自由引导人民》为例,陈述如何做到“我根据观察到的推理一切”。“很多人得到的信息是《自由引导人民》中举着法国三色旗的那个女子是自由女神,所以一旦有这个认知他就会脑补女神是什么样,我脑海里的女神应该是皮肤非常光滑,然后有完美的侧脸,我觉得女神就是这样。但实际上,这个女子的身体并没有那么完美,她的身上充满着尘土,甚至有腋毛,她戴了红色的帽子,红色的帽子叫弗吉尼亚帽,它代表自由,符合她自由女神的一个定位。这就是我所说的,我们得实事求是。”

福尔摩斯:排除了所有不可能,剩下的再不可能也成了可能。

“最后,我们要做的是思考,因为一幅画我们会去思考这个画家,他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有很多画家很喜欢存一些小心思在画里,“比如刚刚说到的细节有两种,一是画家在订购者不知道的情况下,加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秘密,还有一个是画家跟订购者串通起来,他们两个知道,但观众不知道。我作为观众,喜欢去挖掘发现这个小秘诀,不正常和偏差的地方才是特别的地方。有时候我们认真看也不一定能发现,所以要慢慢看,有的时候我看一幅画会看三个月,或者五个月才发现它一点点的蛛丝马迹。有可能更多情况下,经过我们的推理之后,我们得到的答案不符合我们最初的印象,或者是跟我们的认知相差很远。这个时候你要相信你得到的结论,当你排除了所有的可能性之后,留下的你看起来多么离奇,多么神秘都可能是最后的真相。”做到这三点之后,还要再想一点,这幅画能让自己想到生活中的什么事情,或者是跟之前看到的作品做比较的话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做到这些,我相信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你对于一幅画的了解已经远远足够支撑你的兴趣爱好,或者是你对这幅画的理解。”

实操:两个案例

  《庆祝新生》

  如何看出孩子是隔壁老王的?

这幅画发生在十七世纪的荷兰,第一眼会看到画中有一个抱孩子的人,所以会觉得这幅画是庆祝孩子新生。但其实他并非父亲,孩子是“隔壁老王”的。

这个孩子在我们的视野中央,画家用的是红色。抱着孩子的人有点胡子,好像是老来得子,他的夫人在隐秘的角落里,看着跟丈夫年纪有点差距。虽然大家都笑得很开心,但有些人笑得有点邪恶。荷兰当时有一种传统,跟国内曾经的文言文时代一样,喜欢引经据典。这幅画最接近我们的是一个炉子,还有一地的碎鸡蛋。炉子在当时的荷兰是用来暖床的,当时有象征说在婚姻经历了一段时间后,婚床上唯一温暖的就是暖炉,说明夫妻的关系已经冷却了,只有暖炉是暖的。同样一地的碎鸡蛋也是有类似寓意,最最明显的是一个女子手里拿着一根萎缩的香肠。在抱孩子的人身后有一个人,有一只手比了胜利的手势。跟国内的情况不一样,当时的荷兰,包括现在的欧洲,这个手势代表被比手势的人戴了绿帽子。这个手势代表有犄角的动物,像鹿、犀牛等等,代表雄性的力量。一个人的头上长了两个角,他自己不知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等于一个人戴了绿帽子。抱孩子的男人被比了角,就代表着被人戴了绿帽子。

 《兰格小姐扮成维纳斯的肖像》

  如何将女神拉下神坛?

《被误诊的艺术史》封面用了法国十九世纪画家吉罗代的画,在第四章中的《兰格小姐扮成维纳斯的肖像》正是出自这位画家之手。董悠悠在给这幅画破案上花费的时间精力最多,“表面把你画得很美,沐浴在金色的光中,但其实所有的黑点都搬出来了。这个不多见。”

画里的女孩子是当时巴黎有名的戏剧演员,她请吉罗代给自己画肖像。但看到画后,她并不喜欢。画家觉得自尊受到了挑战,就迅速又画一幅,但第二幅完全是报复。画里的女子裸体兜金币,这并不是好的比喻。然后是鸽子,死的一只身上刻着“忠诚”,飞走的一只刻的是“永恒”。床底下有一个男人的头,眼睛里镶着一个金币,这个女演员有一个情人,情人的姓翻译过来叫美丽的眼神,画家就用眼睛里的金币代表。画家其实把这个人画成了当时欧洲神话里的“林神”,他整天在林子里飘,找仙女,欺负她们,比较猥琐的神。画的左边是一只戴戒指的火鸡,宝石戒指代表结婚,这个女子面前戴着婚戒的人应该是她丈夫。她旁边最显眼的位置有个小姑娘,这是她的私生女。画中一个祭坛,在手肘的右边有一团火,有蝴蝶不停飞去自焚。画家想说,对这个交际花来说,奉承者是在飞蛾扑火。大家会问,为什么画家把她骂得这么狠呢?这是因为画家看不惯当时这个女演员所代表的新兴贵族,他们瞬间暴富,然后过着堕落的生活。

(本文原发于北京晨报,作者王琳,本次由董悠悠女士授权本网站发布)

作者: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