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阁,人所皆知,不仅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私人藏书楼,其藏书之富,更是冠绝天下。目前,天一阁藏有古籍30余万卷,其中仅善本就有8万余卷。为加强保护,以天一阁为主体,在原址周围建立起天一阁博物馆。在国内,以藏书楼为主体建设的博物馆,天一阁是独一无二的。

天一阁藏书虽多,但对于藏书家来说,有一类书必定是他们的偏爱,就是书目类的图书。当我们说到天一阁的时候,也绕不过这么一部《崇文总目》。它堪称是天一阁的镇馆之宝。

事实上,没有一本藏书目录能够像《崇文总目》那样,拥有如此高的地位。清乾隆年间编修的《四库全书总目》还把《崇文总目》放在了史部目录类第一的位置。在历代官修书目当中,《崇文总目》是流传至今最早的一本,这本宋代官修书目已经成为后世修撰史书的编撰来源。

1962年郭沫若先生在宁波留下的一副对联“好事流芳千古,良书播惠九州”,说的就是天一阁。

天一阁位于宁波城中的月湖之滨,由明兵部右侍郎范钦在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主持修建,是中国最早的私人藏书楼。天一阁又名宝书楼,因为设计独特,连清朝收藏《四库全书》的故宫文渊阁、圆明园文津阁等书楼也都仿效其结构。

楼前的天一池与月湖相通,据说,这是范钦当时为防备火灾而开凿的蓄水池,以水能克火之意。而“天一阁”之名,取自《易经》中的“天一生水”之句,可见他为保护藏书真是煞费苦心。

说到范钦,虽然是兵部(即现在的国防部)官员,却爱书成痴,每到一地做官,他都想方设法搜集各种书籍,藏书一度曾达7万余卷,大多为明代的地方志和科举录,其中不乏稀有珍本和孤本。

在他的收藏中,宋代刻本《新刊名臣碑传琬琰之集》、元代刻本《针灸四书》、明初皇家刻本《洪武四年进士登科录》等9种传世珍本、孤本都入选了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崇文总目》共有六十六卷,北宋王尧臣等编撰。虽然天一阁中收藏的是手抄本,却已经是这本书目现存的最早版本,也几乎是其他后世书目的基本来源,比如著名的朱彝尊传抄本、钱東《崇文总目辑释》等版本,都是以天一阁本为基本依据。

现存的《总目》每半页九行,每行字数不等。半页版框高20.5厘米、宽14.8厘米,白口,无鱼尾,四周单边,书目采用的白棉纸,包背装,卷端钤“天一阁”朱文长方印。

《总目》的体例是仿照唐代开元年间《群书四部录》的模式,收录了北宋昭文馆、集贤院、史馆和秘阁等四馆的藏书三万六百六十九卷,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四十五类,每类有序,每书有解题。

虽然《崇文总目》后来不断增修,到了南宋以后还有繁本、简本两种,繁本有解题,简本无解题,可如今繁本已流失不知所踪,只有天一阁所藏的简本还可以流传至今。

据介绍,《崇文总目》是流传至今最早的官修目录,清乾隆年间编修的《四库全书总目》史部目录类还把这本《总目》列为第一种,并评价说:“数千年著作之目,总汇於斯。百世而下,藉以验存佚、辨真赝、核同异,固不失为册府之骊渊、艺林之玉圃也。”

为什么当时没有民间修撰书目呢?早在封建时期,念书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藏书的一般都是国家机构或政府官员,民间少有藏书,即便是私塾中用来教授的书籍,也多是手抄,因此,对于藏书书目的修撰,只要把官方收藏的书籍统计一遍即可。

说到《崇文总目》,就一定要说一下王尧臣。正是在他的牵头之下,这本《崇文总目》才能面世。

王尧臣是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进士第一的功名,后来从监丞一直做到了翰林学士。可宋夏战事一起,王尧臣就到前线,历任陕西体量安抚使、泾原路安抚使,对边防部署、将帅任用等很多军事方面的行为都有参与。

到皇祐三年(1051),王尧臣担任枢密副使。5年后,拜参知政事。

宋代初年,国家设立史馆、昭文馆、集贤院为三馆,长官对文史、文学、社会等方面书籍的修撰、收藏和校对。宋太宗即位后,修建三馆书院,赐名崇文院,收藏三馆书籍。端拱元年(988),又在崇文院中堂建秘阁,总称不变,但专门收藏三馆真本书籍及书画。

最早的时候,三馆秘阁都有自己的库藏目录,真宗,这些书目还被综合修成《三朝国史艺文志》,著录了太祖、太宗、真宗三朝的官府藏书三万六千二百八十卷。

仁宗景祐元年(1034),王尧臣以三馆、秘阁所藏有谬滥及不全之书,命翰林学士张观、知制诰李淑、宋祁定其存废、删去重复、补写校对差漏,“仿开元四部录,约国史艺文志,著为目录”。参与编录的还包括了大名鼎鼎的欧阳修、宋庠、王洙、吕公绰及聂冠卿、郭稹等,前后历时七年半,才告完工。庆历元年十二月(1042年1月),王尧臣领衔上奏宋仁宗,仁宗就把这本藏书目录赐名为《崇文总目》。

后来,宋神宗以崇文院为秘书省,又命王尧臣寻访散失的民间的书籍增补入总目,更名为《秘书总目》。

2016年的国际博物馆日,天一阁展出的展品用上了AR、VR、环景投影裸眼3D技术。最先尝试的只有22件刻石拓片,除《天封塔记》为明代万历年间所刻外,大部分为民国时期的文物拓片,其中不乏像吴昌硕、沙孟海、赵叔孺等名家撰文书写。

为了增强体验感,天一阁采用了当前最先进的4K高清VR设备,供观众免费体验,戴上眼镜,不但能看,还能摸到,甚至上下前后翻转。有了这样的设备,重现书目当年的风采,也就不再是什么难事了。

天一阁的目标,是让作为现今仅存的宋代官修书目《崇文总目》,不但可以看到、“触摸”书页,观众们还能“进入”收藏之地宝书楼内游览,“首先要解决一个电子录入的问题。”天一阁博物馆的古籍专家告诉记者,把古籍电子化后才能用上互动体验类技术,让游客观众身临其境,摸到不可能摸到的东西。

据介绍,现在使用比较多的,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扫描设备,这种设备可以在不接触书本纸张的情况下,对书目进行扫描。采用这种设备,不至于对书本本身带来影响。

目前,《崇文总目》的电子化率在70%左右,而且绝大多数都保存在博物馆的内部网络中,所以想要看的,还是得去博物馆内。

天一阁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因为对于书目的保护,电子化率并不会那么快,但接下来还是会继续完善《崇文总目》的电子化率,并转化为可以交互体验的电子版本。用上这样的“黑科技”,不但解决像《崇文总目》这样的孤本难以看到的尴尬,还可以吸引大家重新回到博物馆,了解博物馆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借助高科技,我们希望能让观众有一种全新的视角和不一样的体验,领略这些馆藏的独特魅力,从而加深对我们自身历史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