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届中国匠人大会的现场,有一个忙碌的身影,白色的衬衫被汗水几次浸湿,匆忙的步伐却始终不停,杭州接近40度的高温晒的人昏昏沉沉,可他圆眼镜后面的目光始终灼灼。

在东方匠人精品展中,他不厌其烦地为大家介绍展品,热络地和手艺人们打招呼,尽心招待到场的观众;在会场里,他虽坐在前排,却总能第一时间洞悉嘉宾们的需求,间隙里还会帮忙协调媒体。好不容易等到和他坐下来聊上两句,却始终脱不开“服务员”的角色,在小小的采访间里“瞻前顾后”。

从“财会界最懂艺术”的资深文青,到“匠人界最懂生意”的创业者,朱见山的身份几经转换,最终还是落在了文化和一双手上。两年前破釜沉舟的创业路,如今已初见成效,数千匠人参与的首届中国匠人大会,成为中国老中青三代匠人对世界的集体发声。

谈起自己的经历朱见山打开了话匣子,或许是因为早年间做茶艺的经历,他了解匠人的需求和不易,也知道手工艺在面对市场时的无措与被动,由学习、交流、见面出发,到为他们搭建平台,开见到了真正从生活中而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的各种手艺。

想他们所想,为他们鼓劲,是“匠人大会”和初衷与坚持

网易艺术:起初是怎么想到把匠人们集合在一起的?

朱见山:匠人群体的特点是“小”,小公司、小品牌,人少钱少,还散,所以我们想用一种办法把他们聚起来,聚起来就是一种力量,大家就会来关注我们。他们也需要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聚起来,相互学习、交流、见个面都是很好的。

网易艺术:在和匠人打交道的这两年中,您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感到最欣慰的事情是什么?

朱见山:最大的困难是很“散”。散是说匠人们的语境不一样,语境不一样产生的各自需求就不一样,而且匠人是一帮耐得住寂寞的人,跟流行的互联网有区别,他们更喜欢自己安静地干事,那么以怎样的语境来跟他们沟通,在一个恰当的时间来帮助他们,这些都是我们要做的事情。欣慰的部分是难了之后,我们有所积累,我们同行的人越来越多了。

网易艺术:印象中匠人们是个性十足的一个群体,他们更愿意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和认同自己观念的社群分享观点、作品,您是怎样邀请匠人们从幕后走到台前,在更多的人面前展示自己呢?

朱见山:时代在发展,匠人要成长,他们也有他们做不到的地方,我们怎样去帮助他们,怎样真的为他们着想,这是我们的态度,也是我们邀请他们的初衷。今天的匠人大会,主角都是匠人,其他人都是来帮匠人来撑腰、帮匠人来呐喊的,也为他们提供各方面的帮助。怎么来打动、邀请他们,就是急他们所急的,想他们所想的,能够帮他们来做他们想做的事情。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突破瓶颈,做立体而长远的百年规划

网易艺术:在维护、吸收和推广匠人的过程中,目前您遇到的瓶颈是什么?

朱见山:瓶颈就是慢,不过要耐得住寂寞。没有一个文化产业是快速的、泡沫式的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是立体、多方位、高要求的,其实看上去越虚的东西,恰恰要越实的东西来补充,更要落地。要实的话,仅凭一句话两句话是影响不了人家的,所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文化引领、资本、运营模式等各方面吧,难就难在要从无形到有形。

网易艺术:对这个漫长的过程,您有什么规划吗?

朱见山:我计划是要做103年,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要前行是需要时间的。文化是泡出来的,它是要大概影响三代,所以真的是一个百年大计的事情。也许我们会很快,因为有需求;但也许我们又会很慢,这并不矛盾。我们在逐渐构建不同板块的模型,最后拼合在一起,让更多的人看到和得到。

持续深入、勇做实验,在更纯粹的文化语境中继续发展

网易艺术:接下来最迫切的要开展的工作是什么?

朱:深入。深到用户当中去,深到匠人地区,真正知道他们要什么、需要什么,匠人精神需要什么。第二呢,让大家感到文化的魅力是立体式的,让他们体验,线上与线下的,不是简单的线上的,也不是简单的买卖。我们的优势是文化的多样性、包容性、可玩性,可以同时建立线上线下的联系,既有广泛的推广,也有线下像匠人大会这样的集会。所以接下来会深入到每一个行业,打造更好的体验,更好的产品品质的体验、空间的体验,要把这部分做的更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