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31日讯(记者 俞吉吉 摄影 魏志阳)“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彻,为世所珍。”南宋人叶寘在《坦斋笔衡》中曾这样赞誉绚烂至极的南宋官窑。这一期,我们去欣赏一件南宋时的青瓷祭器,一睹如昙花般一现的南宋官窑的传奇魅力,并重温那段跨越了几个世纪的窑址发现历程。

南宋官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是朝廷专门设置的皇家御窑,由当时顶尖匠人烧制,享负盛名。它烧造不过百余年,即随南宋倾覆而如昙花一现般灰飞烟灭,为后世留下一段传奇,关于窑址的确切位置所在也一度在几个世纪间牵动了无数文物爱好者的心。

目前正在杭州博物馆《钱塘觅珍——杭州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上展出的一件仿商周青铜的簋式炉来自南宋官窑博物馆,作为南宋官窑的经典之作,这段传奇也随之再现世人面前。

南宋官窑的传奇之美到底在哪里,800年前古书上记载的官窑窑址又是如何现世的呢?

7月25日,记者走进南宋官窑博物馆,探访了800年前的南宋官窑遗址郊坛下遗址,在副馆长邓禾颖的讲述中,认识了这件独特的器物和深藏在其背后的南宋礼制故事,那段跨越几世纪的探寻传奇也得以重现。

在杭州博物馆南区的《钱塘觅珍——杭州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展厅里,记者见到了这件南宋官窑簋式炉,它与同柜的另外几件官窑珍品一起绽放着来自800年前的独特的青瓷光彩。

它形制朴厚凝重,肃穆大方,高10.5厘米,口径17厘米,足径13.5厘米。它仿商周青铜簋式样,侈口,束颈,鼓腹,龙首形双环耳,腹上部有两周弦纹,大圈足外撇。它灰色胎,胎质较细,粉青色厚釉,质感如玉,器身密布纹片,纹片大小适中。

众所周知,南宋官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但它传世甚少,鲜有人目睹过它的真容。

这是为什么呢?

邓禾颖表示,官窑的建立是专门为皇室烧造瓷品,“烧造的是限量的产品,而非批量的商品”,所以,数量非常有限。此外,官窑对品质的要求苛刻,那些不达标的产品在烧出来后就会被毁于窑址现场,这也导致了窑址出土的基本都是碎片。

而且,南宋官窑存世的时间只有南宋王朝在世的百余年,目前存世的完整器可以说是少之又少。邓禾颖表示,这件簋式炉原本也是碎片,经过修复后才得以完整成器,目前只有一件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完整器与这件簋式炉相似。

南宋官窑的传奇之美到底美在哪里呢?

“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彻,为世所珍。”在邓禾颖看来,这句话已道出美之精髓。

“澄泥为范,极其精致”,讲的是官窑的形。南宋官窑青瓷,在造型上推崇古朴典雅、敦厚玉色之美。造型轮廓或柔和流畅,或转折明快,结构规整,比例和谐,呈现出一种既端庄凝重又轻巧细腻的美妙。这独特的造型也使得其相比于越窑和龙泉窑,流于民间的仿品甚少。

“油色莹彻,为世所珍”,讲的是官窑的色。古瓷尚青,青瓷的极高境界就是类冰似玉。南宋官窑青瓷,无论是薄胎薄釉还是薄胎厚釉,无一例外都具备类玉的特征。其肥厚的釉层、典雅柔和的粉青色泽,堪与碧玉斗妍,达到了古代青瓷的巅峰。

此外,南宋官窑青瓷还有釉面开片和紫口铁足的特点。瓷器开片本来是一种工艺缺陷,主要是釉的膨胀系数大于胎的膨胀系数所致。而南宋官窑的工匠们创造性地将之作为美化瓷器的手段,从而使产品流溢出一种古朴而奇特的审美情趣。南宋官窑瓷器的“紫口铁足”则在于口沿薄釉处灰黑泛紫,足部无釉处呈现铁褐色,给人以稳重、朴雅之感。

那么,如此珍贵的南宋官窑到底是在哪里烧造的呢?从古至今,窑址的所在一直牵动着无数文物爱好者的心,直到20世纪20年代,这个谜团才得以慢慢解开。

八百多年前,在南宋都城临安的一隅,南宋官窑用恒久的炉火,煅烧出美如碧玉的青瓷珍品。八百多年后,走进博物馆内的郊坛下窑址,看那经过还原的作坊里整齐置于木架上的青瓷器物,再看那口长达几十米的龙窑,窑头、窑尾仍可辨认,还有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官窑碎片,昔日的窑场、制瓷工艺仿佛重现。这件簋式炉正是出土于此。

事实上,这处郊坛下窑址与另一处老虎洞窑址在文献记载中被认为是南宋官窑,最早见于宋人笔记中的记载,元陶宗仪著《南村辍耕录》上转载宋叶寘撰的《坦斋笔衡》,内云:“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彻,为世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比旧窑大不侔矣。”

文献中的“郊坛下”和“修内司”是否真的存在,如果存在,又会在哪里呢,曾引来一代又一代的文物爱好者苦苦找寻。

20世纪20年代,以野外作业为标志的近代考古学传入我国,位于杭州玉皇山以南乌龟山西麓的郊坛下窑址成为当时最早被发现的古窑址之一。1956年,浙江省文管会曾在窑址南部进行过首次局部发掘。1985―1986年,南宋临安城考古队对窑址进行了全面考古发掘,发掘出练泥池、素烧炉、成型工房、釉缸等作坊遗迹和一座龙窑,出土了大量瓷片、窑具等实物标本,展现了南宋官窑的历史原貌,其中便有这件簋式炉的碎片。在窑址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第一座依托古窑址的陶瓷专题博物馆——南宋官窑博物馆。

目前,这处遗址的展出采用了总体覆土复原、局部展示原貌的方法,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那段800年前曾经创造的辉煌。

相比之下,由于修内司官窑迟迟没有发现,对于其是否存在,以及其烧造地的所在,学术争论由来已久。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众多学者通过各种途径苦苦找寻修内司官窑的蛛丝马迹,时间竟长达半个多世纪,并一度将郊坛下官窑误认为修内司官窑,直到1996年杭州老虎洞窑址的偶然发现。

老虎洞窑址位于杭州九华山麓,自1996年被偶然发现后,1998-2001年间,杭州市文物考古所对该窑址先后进行了三次考古调查和发掘,揭露出宋、元时期不同的陶瓷生产遗迹,其中的南宋层作坊营建考究,出土大量可拼对成型的瓷片,造型优美,制作精良,被多数陶瓷专家确认为历史记载的“修内司窑址”。2001年,该处窑址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2年起由南宋官窑博物馆管理,并于同年10月对外开放。目前,窑址四周铺设有参观道,各遗迹间有木构栈道相连,观众可通过说明牌详细了解这片神奇的古窑世界。

南宋官窑窑址之谜终得解开,这两处体现杭州南宋古都风貌的珍贵历史文化遗存,也为杭州的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书写了浓重的一笔。

这件簋式炉在800年前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簋,是古代中国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圆口,双耳。流行于商朝至东周,是中国青铜器时代标志性青铜器具之一。所以,目前学术界的推测是,这件南宋官窑簋式炉是一件南宋时期的祭器,与推崇复古的南宋王朝和当时的礼制不无关系。

祭天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祭祀活动之一,祭祀的对象主要是昊天上帝。

南宋祭天礼的规模非常宏大,有仪仗队12220人,官员上千人,同时还要设祭器9250件。

自商周以来,这些宫廷祭器多为青铜制品或者玉制品,而到了南宋则开始使用陶瓷器,以陶瓷质地的祭器代替铜玉祭器是宫廷礼器制度的一个重大变革。

这种变革是怎么产生的呢?

靖康二年,也就是1127年的时候,雄踞北方的金兵攻进了北宋的京城汴梁,不仅徽、钦二帝被俘,还掳走了皇子、宗室、后宫嫔妃,以及不愿意在金朝做官的官员和眷属近万人,并且在汴梁城内大肆地烧杀掳掠,北宋由此灭亡,历史上称为“靖康之难”。

从靖康之难到1138年定都临安,南宋皇室经历了十多年的颠沛流离。

在这十多年的逃亡生涯中,他们有时候连逃命都来不及,又怎么会顾及那些携带不便的祭祀礼器呢?

但古时,祭祀又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所以在政局稍作稳定后,祭祀活动就被提上日程,但是礼器的缺失也成为了问题。

仅从祭天所需要的9000多件祭器来看,南宋朝廷对祭器的需求量是非常巨大的。

可是,当时财力薄弱,浙江又缺少铜料,无法大量重新铸造青铜祭器,因此,南宋初期的祭祀活动,大多从俭,凡是应该用青铜器或是玉器的,都改为陶瓷器和漆器了。

祭器,通俗地讲,就是祭祀时盛放贡品的器皿。在南宋,这种特殊用途的宫廷器皿要按照夏商周“三代”礼器的式样来制作。

这件簋式炉,在祭祀时,应该是用来盛放食物的,与青铜簋也很相像。

南宋官窑的青瓷,它们简洁含蓄的造型,以及温润如玉的釉色,同样给人以美的感受,也同样表达了人们对上天的虔诚。

邓禾颖表示,对于这件簋式炉和这批遗址出土的南宋官窑青瓷究竟是干什么用的,目前尚在探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