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川雅之(1937— ):日本建筑和工业设计新时代的代表性人物。其设计作品包括灯具、家居及工业产品,蕴含东西方审美理念,杂糅高贵、欲望和死亡,以及深邃的禅味。最喜欢三宅一生的衣服,最自豪的是“一直在认真生活”, 毕生追求的是“发现、融合和贯通各领域的美”。

书籍摘录:

全无秋意的秋日里,对日本审美意识的一点思考

今年的秋天来得含糊不明,还没看过真正意义上“秋高气爽”的晴空。仅有一日,刚觉得秋意盎然、天空如洗,转瞬便阴云密布,下起雨来。

这种情况简直让人感慨:日本这个国家,还真是天气多变呢!但正是这样的气候特点,孕育出日本人丰富多样的审美意识。我不禁要感谢这个全无秋意的秋天了。

回想自己的少年时代,会让我觉得十分有趣。那时的我,即使秋意暧昧且淡漠,也能捕捉到秋天的气息;在秋雨绵绵的日子里,我独爱那份凄美;秋风猎猎之时,也会欣赏它的肃杀;对于夏日里的酷热,我也不以为意,并用心去感受那份炎炎的暑意。

大概正是像我这样,日本人在一点点确立自然观的同时,也培养出丰富多样的审美意识。

拙作《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在日本由讲谈社出版。英国设计师贾斯伯?莫里森在读过这本书的摘要之后,惊讶地说:“日本人怎么会有如此深刻而多样的审美观念呢?”

这种对自然风物的领悟与思考,大约就是孕育了日本人敏锐感受力的原因。

最近我常到中国去,同中国人打交道越来越多,交情日益深厚。虽说与单个的中国人之间不乏共鸣,但与此相悖的是,我总会为中日两国文化间时至今日依然存在的巨大差异与隔阂而备感惊讶。

日本就像一个“文化垃圾箱”,经由亚洲诸国,尤其是中国,将世界各地的宗教与文化悉数吸纳进来,并使它们在日本共生共存。但这种共存又并非杂煮乱炖一般简单烩成一锅便罢,而是将其升华为独一无二的独特文化,我觉得这种独特性堪称奇迹。日本的审美观念迥异于东亚其他各国,甚至无法用“东方审美”一词粗略地加以概括。我认为,更不能单纯以“东方”“西方”之类的概念或范畴去进行对比。

日本审美意识的根源,我认为在于如何看待自身与世界的关系。日本人既为秋日晴空下如火的霜叶而欣悦,又热爱瑟瑟秋雨中凄寒的愁绪;既留恋夏日将逝、暑意尚未褪尽时的点点余韵,又动情于枯叶飘零、秋日将尽之际,生命流逝的凄美。将死亡看作生命的另一种形态并接纳它的这种自然观与生命观,便是日本审美意识的根源所在吧。如果不存在对于寂灭消亡的欢欣之情,就无法生出对中秋明月的怜惜之意。以此为出发点,才产生了对人的情感、对美的定义、对街道的构思、对建筑空间的设计,以及各种规矩礼仪、相爱方式,才孕育了日本人的审美意识。

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人,在意识观念方面,一度是西方近代思想的奴隶。如今,终于努力从中解放出来,开始回归日本人原有的心态。而且,世界各国的人们也开始渐渐留意到这一点。我也逐渐察觉,日本审美意识之中,存在一种能够预示未来世界形态的秩序感。

黑川雅之作品,来自:designboom
黑川雅之作品,来自:mggalerie
黑川雅之作品,来自:pinterest

归根结底,建筑也好,设计也罢,都是“爱的问题”?

爱是不可解的谜题。它微微隐藏着一丝羞耻感,让人难为情,没办法简单地说出口来。我曾经两次因为“爱”这个词,体验到人与人、心与心之间的隔阂。

某次学术研讨会上,在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讨论之后,我发言:“归根结底,建筑也好,设计也罢,都是‘爱的问题’。”话音刚落,听者面露愕然之色,说:“抱歉,我无法跟黑川先生交流下去了。”随后便不再搭理我。另一次发生在早稻田大学,印象中我面对学生也说了一番同样的话。最近,我发现当年的那名学生已经成为专业建筑师,并出版了自己的著作。在书中,他引述了我之前的原话,“有位黑川老师曾说……”

既然对方礼数周全,寄赠了自己的著作给我,可见当年并没有要跟我绝交的意思。可是,从他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对于我的这句话,他并不觉得感动,而是颇感惊讶。

“归根结底,建筑也好,设计也罢,都是‘爱的问题’”,这句话的确令人震惊。“爱”这个词太普通、太平常,并不适合拿来阐述哲学和思想,更何况是建筑与设计。对方大概是想告诉我:“拜托,别说得那么极端,好像所有问题最终都可以用一个‘爱’字来总结!”

在谈及“爱”之前,似乎需要一些解释和铺垫。我的表述省去了大量的说明,而这些说明十分必要。

首先,就谈谈喜欢的城市吧。我喜欢一座城市的理由,必然是那里有我喜欢的人。也就是说,“起初,我们与人相识;随后,开始喜欢这个人;接着,变得连他居住的城市也一并喜欢起来”。人是构成一座城市的重要因素——不消说,这是理所当然的。对一座城市的爱,往往从爱这里的人开始——这是我活了这么大岁数的深切感受。假如说对城市的爱,是一个事关城市整体的宏观性问题,那么对人的爱,就是与某一个体之间的关系。这种“个体性”尤为关键。

接下来,我想介绍一个美国印第安原住民长老的故事,记得是从《今天是个适合死亡的日子》(南希?伍德著)这本书中读到的。在书里面,长老如此说道:“我知道远处的那个青年和立在那里的树木、岩石都在想些什么。”他说,往昔自己与这些事物是一个整体,但在今世,大家告别彼此,各奔东西,化身成不同的形态。虽说彼此之间各不相同,但因为过去曾为一体,所以能够明白对方的心情。这便是印第安人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的自然观。经由这种“一体感”,他们体会到与他人、树木等事物的联结。

长老是在讲述一种“与离别之物息息相通、一体相连”的感受。如此想来,我觉得也可以这样说——男女昔日同为一体,如今,由于“一分两性”,所以总在相互吸引。大概在长老眼中,与其说是“两性相吸”,倒不如理解为“灵魂深处的爱”才更恰当吧。事物一旦分离,就成了超越自身理解的存在。尽管如此,分离的两方也总在彼此吸引。这其中的哀愁与喜悦,我在他的叙述之中领悟到了。

在我看来,日本人依靠互相体恤去调和彼此的关系,从而活在世间。西方世界有基督教,西方人将价值判断的权柄交托在神的手中,人们靠遵守神制定的准则,才实现了共生共存。而在日本,这种共存依靠的却是“彼此体谅、为人着想”。日本人不倚仗神的管理和指引,而是凭借爱彼此相连。

声音与声音之间,画与画之间,物与物之间,都存在某种间隔。正因为有这些间隔,事物才构成一个浑然充实的整体。所谓的“间”与“隔”,究竟是指什么呢?在间与隔的作用下,声音与声音分离,人与人分离,由此才生出了人与人之间的体恤。而人与人、音与音、物与物的“间隔”,就靠一种“恢复原形”的驱动力来弥合。为了实现美妙动人的调和,“间隔”的存在不可或缺。

曾经在一起的人或物,彼此分离,陷入不安。每个人,每一物,为了消弭这份“分裂的不安”,会对彼此生出关照之心,而这样的互相关照,便是“间隔”。在我看来,这岂不就是爱吗?“间隔”之中,有一种潜在的聚合力。是分裂与聚合两股力量的抵牾与争执,充实了将人与人、物与物区隔开来的空间。

“空间”这个词,由“空”和“间”两个字构成。实际上,在日本文化中,“空”也好,“间”也好,都是充实的。它们和西方的“space”一词,蕴意相差甚远。“space”意味着空空如也、空荡无物,而日语的“空”和“间”,却是扎扎实实充满了意义的所在。“归根结底,建筑也好,设计也罢,都是爱的问题。”当我说出这句话时,“爱”这个让人怯于启齿、隐隐有一丝羞耻感的词语背后,存在着这样深刻的背景。

建筑与产品,归根结底都是为了空间而存在的。这样的空间,是张力满满、充实的空间。并且,人与人在不具有整体性的情况下,凭着个体之间的体恤关照而达成的调和不是依靠“神的秩序”,而是通过每个人的爱确立起来的秩序。不具备整体性的、个别的微小单元,凭借关心与爱去构建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换句话说,“归根结底,建筑也好,设计也罢,都是全体要素之间如何调和的问题,也是独立的每一点思想如何聚集,最终产生出审美意识的问题”。

不懂DESIGN 的设计师,也做不了design

所谓设计,它的范畴如何界定?在我看来,似乎可以将其划分为两大类别。一般而言,一类是用物品这种形式,将形形色色的欲求加以凝聚和统合,即为设计;另一个重要类别,则是创造出使物品设计得以成立的条件。

前者我用英文小写的“design” 来表示, 后者则用大写的“DESIGN”表示。

通常,设计师们都在从事 design ——在产品制造的过程中,将人、组织、时代与文化中过剩的欲望整合到某一形态之中。可以暂且假设,产品使用者的欲求是设计的最终决定力量。即便是这样来看,这也依然是个复杂的过程。便于使用却不利于回收的材料,即使拿来制造产品,最终也会给使用者的生活带来损失与不便,因此,问题并不简单。不仅仅是使用者,销售者、制造者也都有各自的欲求,如果满足不了,就无法创造出产品。要把如此之多的人与组织的欲求,整合成某个统一的形态,从这个角度来看,设计绝非仅仅拿出个简单美丽的样式便能宣告完成的。

不过复杂归复杂,在这件事上,也有灵光乍现、单纯凭直觉便找到最佳方案的情况,因为所谓欲望的聚合,换句话说就是“美如何形成”的问题。当各种各样的力量轰然汇聚一处的瞬间,也正是直觉催生出结论的瞬间。这种妙不可言的滋味,若非从事设计的人,恐怕很难领略。我想,这大概就像传奇棒球明星铃木一郎a 一举击中了投手的刁钻“魔球”,或者理论物理学家发现了某个公式时,那种痛快的感觉吧。

即使做到了这一步,也还称不上是满意的设计。哦,倒不如说仅仅做到这种程度的话,大多数情况下,根本无法产生真正的设计。此时,就该轮到 DESIGN 登场了。

DESIGN ,可以说是对条件的创造与把控。不设法整饬社会环境,开创让企业避免做出错误决策的良性生态,发起改变社会意识的公关宣传活动,就很难会有真正的 design 。想要做出好的 design ,单凭设计师的能力是绝对办不到的。

设计,与其说是“创造”,不如说是“应运而生”,需要作为“接纳者”的社会方面给予力量辅助。既有能力影响和改善社会环境,又有能力从事具体 design 的设计师,才能拿出优秀的作品。

换言之, DESIGN 为了 design 而存在。可以说,不懂 DESIGN 的设计师,也做不了 des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