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尚谊前期的油画肖像创作主要对象是伟人。早在20世纪六十年初,他创作的《毛主席在十二月会议上》、1964年创作的《长征》(原名《踏遍青山》)以及1956年《在和平讲坛上》等肖像油画,把毛泽东、周恩来等领袖的形象风采刻画得栩栩如生,引起美术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肖像创作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点,凸显了靳尚谊肖像创作的艺术表现力。

《毛主席在十二月会议上》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变迁,靳尚谊的创作对象和审美眼光发生了转换。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他的画笔开始转向了普通人。采取侧光的方式,一半亮一半黑,用强烈的明暗对比凸显人物造型,借助西方油画技巧,以柔润的笔触、单纯而强烈的红黑两色,描绘了一位羞涩、含蓄的美丽姑娘。这便是1983年靳尚谊的标志性转型代表作《塔吉克新娘》。后来,他的《青年歌手》、《医生肖像》、《画家》、《晚年黄宾虹》等作品相继问世,并成为当代油画的代表作而得到广泛传播。靳尚谊说:“艺术不关注现实就没有意义,我的画笔转向老百姓就是关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这一系列的作品,实际上是通过人物表达我当时的心境和对理想主义的追求。” 当年,靳尚谊选择学油画,是因为他喜欢油画而不喜欢中国画。可是,随着年龄增大、修养加深,他却越来越喜欢中国画了。“我觉得中国画特别的妙。油画需要画一大堆才能表达的东西,中国画几笔就能表达出来了。”靳尚谊分析说,油画与中国画是两种体系,前者用阴暗、黑白造型,后者用线条造型。油画写实,中国画写意。中国画妙在哪里?他用一句话形容:“妙在似与不似间。”

《晚年黄宾虹》

1978年靳尚谊考察山西永乐宫和甘肃敦煌,中国古代壁画优美的造型、流畅的线条、艳丽的色彩令他叹服不已。随后,他访问西德和美国各地艺术博物馆,西方古典绘画大师们高超的绘画技巧也使他赞叹流连。从此,他开始尝试将西方古典油画技法与中国传统绘画神韵相结合,使作品独具东方情调和现代特点。

靳尚谊认为:“中国油画应根植于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中国的油画艺术必须在掌握西方的油画技术和基础之后,再把中国水墨的写意性和油画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的画风,从而使油画具有中国风格。”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创作的老画家画像《晚年黄宾虹》,把中国水墨的写意性融入油画创作,而凸显油画的中国风格。1997年创作《老桥东望》以佛罗伦萨为背景塑造意大利修女形象。2001年创作的《醉》,以屏风为背景表现日本艺妓醉态,反映东方社会现代化后的“醉生梦死”现象和画家本人对社会的看法。

《醉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