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沙漠玫瑰”正式开放,中东艺术中心多哈再添重量级博物馆

卡塔尔新国家博物馆,在它旁边的伊斯兰风格建筑是阿勒萨尼家族的复原宫殿。Iwan Baan/Qatar Museums 图

卡塔尔国家博物馆坐落于环多哈湾高速公路,多哈滨海大道(Corniche)上。1975年至1996年间,卡塔尔首间国家博物馆以及一家颇受欢迎的水族馆曾短暂地坐落于此,据说,它们之所以被取代,是因为前埃米尔谢赫·哈迈德·本·哈利法·阿勒萨尼在理政期间,希望这个国家能拥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强有力的文化名片。带着这样的诉求,他找到了素有“顽童”之称的建筑师让·努维尔,委托其设计一座连接沙漠与海洋的博物馆——建筑使用的设计语言,既要融入卡塔尔的文化起源,又需凸显这个国家的现代化特征。

因缘际会之下,“沙漠玫瑰”成为这个中东文化新地标的项目代号。“沙漠玫瑰”又称“戈壁石”,是盐水、含水硫酸钙和沙子经千万年厮磨,由多片板状结晶交叉形成的簇群玫瑰状结晶体。

这种奇特的地质现象仅仅出现在沙漠地区的土壤里,在努维尔看来,它是沙漠风沙千万年鬼斧神工的建筑杰作,“其‘建造’过程是全然非理性的,没有人可以预知这些石中之花会以什么样的形态出现,每次驻足观赏,人们都会产生不可思议的怪诞心情,惊喜之感会时时扑面而来。”

倾斜的圆盘设计是这栋建筑的亮点。Iwan Baan/Qatar Museums 图

努维尔选择沙黄色作为整体建筑的主色调,暗合贝都因人沙漠文化的起源。建筑外立面采用无数交错层叠的圆盘构建而成,从空中俯瞰,宛若波斯湾畔盛放的玫瑰花簇。为了将这些不同曲面构件衔接在一起,博物馆建造过程中不得不使用了总数超过25万个以上的钢螺。

博物馆内部的空间设计同样具备高低错落、变化多端的美感。访客步入其中,可能会感受到一种突如其来的眩晕,就像跌进一个地质裂缝里;倾斜的圆盘营造出来的不规则空间,带来迷宫般的体验,天花板耸立在高高的大堂之上,向下俯冲,创造出一个个私密的角落和缝隙。空间的戏剧性被放大到极致。

努维尔说,他的灵感来自导师克劳德·帕尔德所畅想的激进未来,所有建筑都由陡峭的斜坡表面组成,既有未来感又兼具实用性。

实用面积高八千平米的展厅被切割成大大小小11个展馆。长约1.6公里的展馆长廊按照“起源”、“生活在卡塔尔”以及“卡塔尔当代史”三个章节,依次呈现与卡塔尔半岛发展史相关的文献、地图、模型、影像资料等。展品也是分门别类,从化石到考古文物到珠宝服饰均有涉及,它们直观的展现了卡塔尔从一个受贝都因文化、早期的沿海聚居点,到凭借石油和天然气现实现经济腾飞,向着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度转变的全过程。

展厅一角。Danica O Kus 图

在正式开幕前就已经被“剧透”得一清二楚的巴罗达珍珠地毯(Pearl Carpet of Baroda)是一件当之无愧的稀世珍宝,也是博物馆众多展品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不过,在博物馆馆长哈穆德·本·可哈里发·阿勒萨尼眼中,真正的馆藏珍宝其实是这里的沉浸式影像作品。

沙漠生活馆入口处的巨幕投影墙上,银灰色沙瀑倾泻而下,沙沙声雷鸣作响,一只蹲伏的骆驼抖动身体,缓步起身,一名贝都因女子抱着帐篷,一家子贝都因人带着他们的猎鹰聚在帐篷前,旁边燃着火堆。这些场景出自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廷巴克图》的导演阿伯德拉马纳·希萨之手。

在自然历史及环境展馆,投影墙上滚动播放的是令人眼花缭乱的波斯湾鲸鲨嬉戏的场景。幕墙刻意被设计成角度倾斜、不规则衔接的360度环状带,鲸鲨会在缝隙和重叠处游动嬉戏。

除此之外,来自本地及国际艺术家的当代艺术创作也为博物馆增色不少。黎巴嫩艺术家西蒙·法塔尔(Simone Fattal)创作的雕塑《海洋之门》,卡塔尔艺术家阿里·哈萨的墙面装置《国家智慧》,还有以潟湖为舞台,被放置在景观公园里的法国艺术家让-迈克尔·奥森尼尔的大型喷泉装置《标题ALFA》,都致力于为访客带来有别于传统的观展体验。

用馆长阿勒萨尼的话来说,博物馆内最不缺的就是互动,“这是一个有灵魂的博物馆,我们希望访客每一次造访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发现。”

镇馆之宝,1865年的巴罗达珍珠地毯,曾在多哈苏富比拍卖会上以550万美元高价拍出。Danica O Kus 图

值得一提的是,努维尔的“沙漠玫瑰”是卡塔尔近年“文化建国”布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从千禧年开始,卡塔尔的首都多哈陆续启动了一系列文博场馆建设,其中有不少备受艺术界关注的项目,包括已经竣工的由贝聿铭设计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由拉斐尔·维诺里设计的阿拉伯现代美术馆,由OMA设计的卡塔尔国家图书馆。到了2022年,多哈作为世界杯东道主城市,还将迎来奥林匹克博物馆等近20座博物馆。

作者:Daisy 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