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2020年的门槛上,回顾2019年的中国美术馆界,一场场展览、一次次评选勾勒出新中国70年的美术发展的波澜壮阔,也串联起一位位美术工作者的艺术成就。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在展示了当下美术工作者如何以画笔描绘新时代的同时也陷入了“画照片”的争议;2019年也是钱松喦、陆俨少、古元、石鲁整岁诞辰,他们的艺术人生时代同频共振,又延续中华文化与艺术的文脉。
而 “24亿基弗、吕佩尔茨作品不知去向”所引发的罗生门或将加快艺术品运营规范、美术馆条例等的制定。
回顾:馆藏活化,新中国70年经典作品陆续亮相
2019年,是新中国70年,众多美术馆推出一系列展览回顾一代代美术工作者的一系列作品,他们用多彩的画笔、鲜活的形象,为时代立传。
董希文的《开国大典》
其中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屹立东方——国家博物馆藏经典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美术作品展”可谓汇聚最多最全的经典名作。
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了包括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百万雄师下江南》,石鲁的《转战陕北》,叶浅予的《北平解放》,何香凝的《万古长青》等经典作品,还从馆藏中挑选了部分优秀油画、国画和雕塑作品,力图全景式地向观众展示中国革命从星火燎原到开国大典的艰难曲折和苦难辉煌。
中国美术馆也以中国美术馆藏经典作品为主,汇集国内19个重要学术机构、美术博物馆的经典藏品,展出作品包括李可染的《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傅抱石《待细把江山图画》、方增先《粒粒皆辛苦》、靳尚谊《塔吉克新娘》、罗中立《父亲》等作品。
《首都之春》(局部)
而北京画院也依托自己的馆藏推出的“京彩70年绘画精品展” 首次将46米巨幅国画长卷《首都之春》全卷展开展出。此外,众多美术馆也依托馆藏展出一系列植根于当地的美术作品,其中,上海中华艺术宫与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上海中国画院的系列展览、江苏省美术馆“我和我的祖国、中国百家金陵典藏作品主题展”、深圳美术馆“深圳市建市40周年影像时空——深圳美术馆馆藏深圳题材摄影作品展”等皆从不同角度勾画新中国70年发展的风雨历程和沧桑巨变。
何煌友《蛇口开山炮打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第一炮》
如此众多的经典美术作品齐齐亮相,很大程度上源于“让文物活起来”的观念,众多美术馆(博物馆)也以“典藏活化”的理念将原本“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经典藏品,通过研究分类、策划展示,激发出灵感与创新并存的展览。
此外,近年来各美术馆、博物馆之间的展览交流也变得更为频繁,以策划主题性展览为引领,互通有无,整合资源,以完整体现艺术的力量,也更好地惠及全民,实行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让经典作品走到群众中去。
全国美展部分作品仍存争议
一系列美术展览活动中,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在业内备受瞩目,自从2019年初,五年一届全国美展征稿工作全面展开,经过一系列的评选和十三个分展区的展览,12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进京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集中展出十三个分展区推举的573件作品,其中37件为第三届“中国美术奖”获奖作品(金奖作品9件,银奖作品14件,铜奖作品14件)。
然而,今年的全国美展却出现了两个争议,一是在展区的展出中,一些展览作品与照片雷同,甚至被认为是“抄”照片,这也引发出画照片是否属于抄袭的讨论。当时美协紧急发布通知,对展览中出现抄袭的作品将严处。
十三届全国美展油画作品(下)与网络图片比较图(上)
美术评论家陈履生也希望有一些章法来杜绝这样的问题发生。“否则下一届什么状况,今天我们已经可以预料到。”
画照片,甚至将照片以投影的方式打在画布上作画的方式,在十多年前就早有耳闻,其实早在从维米尔时代就开始利用机械成像的原理。只是当下随着网络的发展和各种技术的提升,很多画家以此“投机取巧”之法创作作品更为方便。但画照片往往会陷入套路,让画面情感不足。当然什么是“神品”、什么是“能品”在古代就有分辨标准。或许无论是利用图像、写生素材还是其他辅助手段,重要的还是画家绘画水、修养和眼界的高低。
而今年另外一比较突出的点是获奖作品题材的雷同性,获奖作品虽然版画、雕塑、国画均有,但描绘的多为建设者、消防员等带着高昂基调的雄壮人物,在色调上稍显厚重。
曹丹,《阳光下的大桥浇筑工》,湖北,版画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进京作品展”金奖作品)
从某种意义上讲,全国美展不单是研究学术或技术,更多的是宏观的艺术和社会的总体呈现。其实在更多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中国现实的方方面面均有生动的涉及,但艺术家的多样风格和不同种类艺术碰撞或需强化。
纪念:钱松喦、陆维钊、陆俨少、古元、石鲁等诞辰大展
2019年是钱松喦、陆维钊诞辰120周年、陆俨少诞辰110周年、王朝闻、尹瘦石、古元、石鲁、吴冠中诞辰百年。多家美术馆都推出了相关纪念性展览,其中钱松喦的纪念展分别在中国美术馆和其家乡无锡博物院举办;新中国首个书法系的创办人陆维钊纪念文献展在中国美院举行;陆俨少诞辰110周年在上海陆俨少艺术院、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同时拉开帷幕。石鲁百年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尹瘦石百年回顾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行;古元百年回顾展在中央美院美术馆举行,在中华艺术宫、浙江美术馆等则为吴冠中办展。
在陆俨少展中除了最为著名的“峡江”“杜甫诗意”题材外,上海龙美术馆的馆藏《古今人物山水册(12开)》几乎融合了陆俨少对古人笔墨的研究和转义,作品中清晰可见他对南北二宗均有涉猎。其中水文站和夜诊两开中能看到新元素在画面中注入却与传统画面融合地恰到好处,毫无任何违和感。
陆俨少,《古今人物山水册-夜诊》,1961,龙美术馆藏
钱松喦的回顾展将他作为20世纪的中国绘画史上一个特别值得研究的个案,看他的作品如何在时代影响下的由旧变新,顺应潮流而又能在艺术上有所成就。
“笔墨松喦:钱松喦诞辰120周年纪念展”展览海报
陆维钊从书法教育切入,而展示出他在诗词、学术、书法、教育、医学等方面的才华,以及深厚的学术修养和严谨的治学精神。
“石鲁百年艺术展”将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转战陕北》原作首次与17件珍贵的创作手稿一并展出,并结合艺术家马改户对《转战陕北》创作情况的回顾文章,帮助观众真实还原艺术家创作的诞生过程以及背后所付出的努力。
石鲁,《转战陕北》,195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石鲁,《转战陕北》草图之一
回顾他们的一生,有很多共同点,他们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走来,经历过山河破碎和民族存亡,目睹过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在艰难的历史条件下,他们坚定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的人生信仰,胸怀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以笔代枪,发出振聋发聩的艺术之声。在复杂的历史环境当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给养,“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国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面对他们的艺术和人生,不难发现他们的艺术创作随时代而行,因时而兴,乘势而变,与时代同频共振,以中国人独特的思想、情感、审美创作出一大批属于时代、又有鲜明中国风格的优秀作品,同时也延续中华文化与艺术的文脉。
话题:基弗、吕佩尔茨丢失作品与叶永青抄袭后续
2019年11月18日,一次在北京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引起了一场“罗生门”,发布会称“德国艺术家基弗、吕佩尔茨价值24亿的作品丢失”,吕佩尔茨还亲自出席发布会,希望自己的作品得到善待。
吕佩尔茨
其实这场风波可追溯到3年前,2016年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基弗在中国”展览首站。临近展览开幕,基弗强烈发声,称自己并不认可本次展览。之后的3年,“基弗展”又巡回南京、山东、湖南等地,直至如今作品“丢失”。同样“丢失”的还有吕佩尔茨在上海、武汉、山东等地巡展的作品。事实的真相如何,似乎扑朔迷离。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范围内艺术品跨国运营的趋势势必增强,对于这类“罗生门”式的争端,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法律咨询行业从业者江洲曾撰文称:“涉事当事人所在的公司和机构都为德国之民事主体,而事件所涉及的商业行为都在中国境内,这又涉及到国际法的具体应用问题。但每位从业者都应该加强契约精神的培养,也要对自己在运营过程中的权利义务有足够的认识,并且最好寻求法律专业人士在风险把控及维权方面的协助。”
该事件或也应该引起业内的一些反思,如今各地的美术馆等文化机构如同井喷式增长,但很多从业规范却没有对等,比如什么样的场馆可以被定义为美术馆?美术馆对于引进展应该做怎样的把控?做在世艺术家的回顾展是否需要本人认可?
此外,叶永青抄袭比利时艺术家西尔万事件中,也是一波三折,而据相关报道,当事主角叶永青至今仍未对此事作出真正的道歉。
2019年即将过去,2020年代真的要来了,时间是没有结尾的故事,艺术也是。艺术在不断流转,潮流不断转变,中国美术从传统中来,讲述着历史和当下,更希冀着未来,在美术史中,一些名字离开、一些名字被怀念,一些作品还未真正出现,或者已经出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