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试想下,如果没有这场疫情,你此刻正在做什么呢?
你可能正与伴侣踏上飞机,准备开启一场浪漫的海外之旅;你可能约上了三五好友,在灯火通明的火锅店,涮着肥牛唱着歌;你可能已经投入忙碌的工作,处理着让人头疼的Excel和PowerPoint;你可能正在接孩子的路上,计划着等会去菜市场买一条最新鲜的鱼回家炖汤喝…….
然而,一切都因为一场突然而至的“暴风雨”戛然而止。而武汉,这座享有“九省通衢”美誉的城市,就在这场“暴风雨”的中心。
疫情之下,来自8KRAW的武汉籍摄影师杨柯、林齐涛、罗浩兵分三路,用镜头捕捉了抗疫时期的武汉城市风貌,并完整记录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过程,用真实的画面告诉人们这一场关速度和勇气的“战役”。
武汉是武汉人的武汉,也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的武汉。
杨柯:火神山不是一个奇迹,它的实现靠的是每个人的努力
我是武汉本地人,从小就生活在中国地质大学附近。
武汉“封城”的前一天,我刚结束滑雪旅行开车回家。那天很奇怪,出武汉的公路上几乎一直在堵车,而回武汉的路却一路畅通,这时,同事发来信息说,武汉人现在都在买N95口罩。
说实话,我以前都不知道N95是什么东西,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直到回到武汉,才发现整个世界好像就变了。
我的本职工作是在互联网公司做软件设计,摄影是我的爱好。疫情又恰逢过年,很多外乡人都离开了这座城市,能完成任务的本地摄影师屈指可数。我想这个时候如果我不去的话,可能就没人去记录了。于是,1月24号,我带上设备,出发去拍摄。
在火神山医院交付的前一天,我来到现场,看到十几个单位在一起协作,赶最后的工期。吊车在天上飞来飞去,下面挖土机、平土机嘈杂的施工声此起彼伏,指挥的人员说话都要靠吼,嗓子都喊哑了。然后,你站在高处再低头一看,发现工地上、路边、土堆上面睡的都是人。他们中,很多人可能一天工作了20几个小时,只睡3个小时,吃饭就坐在路,地上全是泥浆,还有扬起的灰尘。
说实在的,在现场,你可以感觉到不光领导有压力,每个参与者都很有压力。对我来说,火神山不是一个奇迹,它的实现靠的是每个人的努力。
武汉是我家乡的,我觉得它是一个非常多元的城市,并且“九省通衢”,许多干道都经过这里。武汉人性格比较泼辣、直爽。有首歌叫《武汉伢》,里面唱道:“只准自己骂,只许别人夸”。
光谷广场是武汉一个地标建筑,从天上俯瞰,它就像一个大转盘,周围延伸出六条马路,通常在这个地方开车,绝对会堵。新手司机要是能在这里安全通过,那说明他的驾车水平OK了。那天,我用无人机从上俯拍了一个镜头,整个广场几乎一辆车都没有。那天,武汉的天空很阴沉,还下着雨。
1月26日,我把拍纪录片时期随手拍下的零碎素材剪了一个片子,而这就是《摄影师镜头下的武汉一天》。网上发布后,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也被各大媒体转载,总点击量达到了1亿多。
我当时想的是,这样做,可以让更多外省的、关心武汉的人看一下武汉现在是什么样。另外,一些国外媒体发布了很多不实的信息,故意“黑化”武汉这座城市,因此我想把武汉真实的样子展现给大家看。
其实对我来说,不管有没有疫情,记录武汉都是我一直会做的一件事。从开始学会摄影时,我就有一个想法:总有一天,我要把武汉所有的美都记录下来。
我父母家离我住的地方不远,但是今年春节,我们没有见面,包括大年三十那天,我在拍摄。大年初一,我也在拍摄。起初,他们是反对的,但后来他们渐渐觉得我是在做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不过我认为,摄影师在这里做的事情真的非常微小,并不算什么,真正的英雄应该是那些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建筑工人。
这几天,武汉终于出太阳了,很多大爷大妈在家里也憋不住了,带着口罩,短暂地出来遛个小弯。
我希望这座城市能早日结束“封闭”,大家都能走出来晒晒太阳。
武汉的一天 | 2020年1月24日 (视频) 摄影师 | 杨柯;文字 | 鹿游原;出品 | 8KRAW;BGM | a·Pav-C(03:30)
林齐涛:中国速度,让别人看到我们中国人的团结一心
早在12月的时候,我们已经从网上陆陆续续发布的新闻里“嗅”到了疫情的蛛丝马迹,但那时候报道只说有13人感染,人数比较少,我们也相信政府可以很好地控制,就没太当回事,该怎么过日子就怎么过。
突然有一天,我出门上街,发现所有人都戴上了口罩。那时,我才意识到问题有些严重了。因为你知道吗,武汉人几乎没有戴口罩的习惯,一年12个月,就算遇上大雾霾,也很少有人戴口罩。
这场疫情对我的影响可以说非常大。
我原本计划今年5月份结婚,酒店订好了,婚期也订好了。武汉有一个习俗,结婚前的春节要带女朋友回家,一起给亲戚朋友们拜年,顺便通知大家来参加婚礼。然而,疫情的到来让所有安排都泡汤了。
不仅如此,我们还计划在2月2号去民政局登记,时间都已经预约好了,结果就被取消了(注:1月26日,湖北省民政厅办公室发布《关于全面取消2020年2月2日办理预约结婚登记的通知》,决定取消2020年2月2日加班办理结婚登记。)
大年初三,我戴着口罩,背着设备走上了街头,想记录一些武汉城市的景象。江汉路步行街是武汉最繁华的地方,一年四季365天,几乎天天都是人山人海。但那天,空旷的街道上,只有稀稀拉拉的两三个人影。我站在马路中间拍照,没有一辆车一个人从发我的镜头前经过,这在平时是绝对不可想象的。
还有汉口附近的“武汉天地”,平常也是很热闹的商圈,那天去的时候也是冷冷清清,楚河汉街也几乎没有人。
虽然作为摄影师来说,我们很喜欢没有人的感觉,因为可以拍出纯粹且干净的画面。但作为一个武汉市民来说,当时我的感觉很难受。
我的身体难受,心理也很难受。身体上来说,我不喜欢戴口罩,长时间戴着口罩,我的耳朵被勒红了,疼得厉害。再加上所有的店都关门,生活不便利。拍照的时候,想吃个饭喝个水,包括上洗手间都没有地方。心理的难受,就是看到自己生活了这么多年的城市变成了这样,内心不免有些埋怨。
1月25号,武汉决定建造雷神山医院的消息一出,我就关注了。我很想拍,但是担心没有合适的渠道,正巧8KRAW的创始人王源宗找到我,他说:“雷神山开始建了,你想不想去全程记录一下呢?”,他表示可以提供公函或介绍信,我说可以。于是,从28号开始,我几乎每天都待在雷神山,白天拍摄,晚上做后期。
在雷神山拍摄时,感触最深的就是所有人都很辛苦,尤其是建筑工人。一天中午,我路过工地的一处拐角,看到前方摆着一张桌子,上面垒着许多的酸奶。午休时间一到,不管是刚刚在休息的,还是在工作的,所有的工人都从四面八方涌了过来,人流浩浩荡荡的场面十分壮观。拿到酸奶后,工人的脸上洋溢起笑容,那笑容里,你可以感觉到他们很幸福。
食堂附近也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景象。几千人在外面排着队,因为吃饭前要摘安全帽,测体温,所以每次都是分批进入,有一些工人太累了,不免也会产生些小情绪, 大家都想赶紧吃上饭。
说实话,从前我拍过很多的纪录片,但是从来没有像拍雷神山这样,从头到尾,每日不停地去记录它的变化。这是我从来都没有做过的事情,所以我想去尝试。同时,这么多人齐心协力,在几天内就把一座医院给建好,我觉得非常厉害,这样的中国建筑、中国速度在外国人眼里也是不可思议的。
我希望通过我的记录,在悲观和压抑的大环境下,给观众传递更多的正能量,打打气,让别人看到我们中国人的团结一心。
女朋友觉得我做这个事很有意义,因此很支持我,同时也叮嘱我要注意安全。父母方面,除了外婆会时不时打电话来,让我妈规劝我别再出去拍了之外,大多数情况也是理解并支持的。我也知道,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健康更重要了。
我们全家都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相信很多人都会这样,在某个城市生活久了,就会对这个城市有很多抱怨。我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武汉,以前总觉得武汉不好。于是大学毕业后,选择去北京工作。然而,在北京生活的五年里,只要听到有人说武汉不好,我就会很伤心,我觉得你不能这样说我的家乡。
还是那句话,当你失去它的时候,你才会懂得珍惜。
疫情发生后,我在网上也看到了很多评论。当然很多网友都给武汉打气,留言说“武汉加油“,但也有一些人可能对武汉有一些看法。我想说我们都很爱这座城市,也希望全国各地的朋友不要因为这件事对武汉有什么不好的印象。我希望疫情过去后,大家还能像以前那样友好地相处,我希望武汉越来越好。
罗浩:能多拍一些就多拍一些,武汉是我的家
火神山医院离我家不是很远,开车大概只要20多分钟,我爱人的单位正巧也在附近,所以我对那个地方比较熟悉。
当时听说火神山医院的建设工期只有短短的6~10天,立刻引起了我的兴趣。这么短的时间要建这么大的一个医院,这样的速度真的太快了。
我的职业是摄影师,主要做的是延时航拍摄影。传统的记录方式可能就是拍一些照片或者视频,比较零散,延时航拍类的记录方式就比较适合这种规模宏大、短时间可以完成的建筑体拍摄。 我已经做了4年,具备了相当多的操作经验。
另外,当时武汉已经发布了“封城”的决定,我想如果没有团队去做这样的记录,这将会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所以我觉得自己可以去做。
在火神山医院的施工现场,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那些施工者,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很多人到现场的时候还背着自己的行囊,可见都是直接从别的地方奔波而来的,然后又马不停蹄投入到火神山的任务里去。
相比较雷神山,火神山的位置更加偏僻,并且在施工前,那里是一片荒地,什么基础设施都没有,配套的水、电,排污管道等等,全部都要重新建设。施工现场也没有食堂和休息区。大家吃中饭、吃晚饭、吃早饭,都在工地上随便找个角落,坐着或蹲着吃,吃完后又马上开工。紧迫的工期之下,大家的压力都很大。
到了现场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无人机拿出来,放上天去观察整个项目的位置,确定日出日落的方向,建筑群的分布等等,从而设计好我的拍摄轨迹。整个一天,我都在做这样的预备工作。
这次的拍摄对我来说很特殊,首先时间上恰逢春节,又赶在疫情高发的阶段。因此我想既然都去拍了,就从它的起始阶段开始,包括参与建设的人,各个方面,尽量多拍一些,多记录一些。
看到火神山每一天的变化,那种感觉还是很震撼的。特别是放眼望去,工地上全是密密麻麻的人,每个人做着不同的工作。交付的前一天,我从早上6点一直拍到晚上8点多,离开的时候,工人们还在施工。
疫情发生前,我一直在做关于湖北自然风光和人文的拍摄工作,平常的生活状态就是在武汉周边的城市里到处再跑。只要有拍摄任务,每天基本上都是在日出前一个小时起床,出门去捕捉清晨最好的光影,拍完后收拾一下,再去下一个地方。
本来这次春节,我和几个同学约好一起去西安过年,来回的动车票也买好了,住宿的酒店也都订好了,那时候还没有注意到疫情的相关报道。
事情发生后,我们也纠结了两三天,想等等看,会不会很快就会好转。然而,政府开始建议大家不要外出,我们发现事情真的很严重了,于是就把行程取消了。
1月23日上午,当我得知要建火神山医院后,下午武汉就“封城”了,当时我还很担心,封城以后,我的车能不能开出去,对此也做了很多预备方案。
我们家旁边有一个公园,每天都有很多人在里面散步。那天早上,我开车出去,所有人都不见,路上只有孤零零的几辆车在跑。接下来的十多天,连车也看不到了,整座城市一下子变得特别空旷。
以前不管多早出门,主干道永远那么繁忙,车辆川流不息,对面的写字楼里总能看到几盏灯亮着,如今这些景象都没有了。但还有两类人仍然在持续工作,一类是环保工人,另一类是小区保安。看到他们,多多少少还会让我觉得这个城市其实还在运转。
说实话,我自己每次出去的时候,心里都是很忐忑的,特别怕出去以后感染了病毒,再传给家里人。我有一个高中同学,他的父母被邻居传染了,现在处于居家自我隔离的阶段。
抗疫到现在,我还是有信心的。特别是火神山医院交付后,我相信大家的信心会更强一点。我和我的同学有好几个群,可以看到大家都非常配合政府关于防控采取的限制工作。
火神山建设医院全纪录,2020年1月24日至2月2日(视频) 摄影 | 罗浩、杨柯;后期 | 邵毅斌、罗浩、胡倚嘉、谷一鸣;剪辑、调色、字幕 | 邵毅斌;文字 | 鹿游原 / 统筹 | 王源宗;出品 | 8KRAW;BGM | Cesc Vilà,Fran Soto - Riding the Light(03:13)
我参与拍摄的《火神山医院建造超清延时摄影全记录》发布后,大家也很激动,纷纷帮忙转发。每次拍摄时,我也会在朋友圈发点现场照片和视频,亲朋好友们也会留言说一定要注意防护,注意安全。
我今年已经40岁了,武汉就是我的家,如果有人问我武汉有什么好?我的回答是:在家里什么都好。
以前我很喜欢旅游,基本上国内所有地方都去过,包括后来因为工作去深圳、广州或者上海等更繁华的城市,但我仍然会觉得武汉会更好一些。
可能因为在武汉,外面任何一条街道我都很熟悉,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我都知道早上走要多长时间,下午走需要多长时间,也不用导航,哪里有什么吃的,找什么人,都非常清楚。武汉人有过早的习惯也喜欢吃夜宵,有一个地方叫“户部巷”,大家都很喜欢去,很热闹,而现在的武汉真的很不“武汉”。
最后,我想说:武汉,加油。
热门跟贴